教育教学一体化改革的创新人才培养探索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3585497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明确教育教学一体化改革的创新人才培养思路,探索如何规划各专业的课程体系和创新系列课程的建设、创新人才基地的建设、适应“创新教育”的实践性教学体系的建设、课外科技活动的建设以及创新环境的建设,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教育教学改革 创新人才 课程体系 教学实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003-02
  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必须从长远的角度,对课程、课程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内容与环节等进行全方位的规划。本着“育人为本、崇尚应用”和“一切为了学生”的教学教育理念,按照“夯实基础,强化实践,注重创新,突出特色”的思路,以专业建设为主线,建立“全程全员全面”素质教育体系;借鉴国际先进的CDIO高等工程教育理念和模式,推进“质量工程”,整合学校教育教学资源,重新架构教育教学体系,推行教育教学的一体化改革,促进学生知识、素质、能力的协调发展,着力培养具有国际意识的当代中国大学生,使我们的学生更加符合社会的需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为此,提出了全方位的、深层次的、教育教学一体化改革的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一、教育教学一体化改革的创新人才培养思路
  (一)依托现有教改环境
  按照学校倡导的“一切为了学生”的教育理念和建立“全程全员全面”的素质教育体系,借鉴CDIO高等工程教育理念和模式,对各专业课程体系、内容与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初步形成了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教学体系。多年的教学改革对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以及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等产生了重大影响,为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与探索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财富。
  (二)突出创新教育
  以专业建设为主线,在推行教育教学的一体化改革中,形成了各专业教学体系的改革思路,即:“降低重心,注重基础和交叉,扩大专业面向;创造条件,建设实践基地,强化实践环节;压缩学时,抓紧‘三改’(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三方面的改革),因材施教,实施分层(个性化)教育”。在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内容改革中的思路,即:“围绕着学生‘成长、成才和成功’为目标,建立‘基础→综合→研究→创新’多层次的、理论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体系;创新高等教育新观念,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三创(即创意、创新和创业)’能力、组织及协同工作能力、系统调控能力、综合竞争能力、正确的职业能力”。
  (三)重视实践
  实践是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观念、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是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的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工程、协作、开拓、创新的意识、思维和能力的需要。注重实践、强调动手能力、加强实验和工程训练环节、认识创新应用及设计开发的过程与规律、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整合,有利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而言,时间和空间是前提(课内学时的削减,校内外工程实践基地建设),环境与条件是必备的(配套的、符合技术发展要求的实践条件),要求、内容和方法是关键,评价与激励是指挥。
  二、创新人才培养改革研究与建设
  (一)规划各专业的课程体系和创新系列课程的建设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推出新的人才培养计划,规划了由公共(通识)基础必修课程(包括人文类基础系列课程、数理基础系列课、计算机基础系列课和工程基础系列课程)、学科基础系列课程、专业系列课程、实验教学与工程实践和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与社会实践等5个系列课程组成的课程体系,为营造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与探索提供了所需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创新人才培养改革应在更高的层面上考虑人才培养模式,营造更加柔性、更加生气勃勃的氛围。在教学体系与教学内容及整个教学实践环节中,应注重进一步对学生的能力(包括工程、协作、开拓、创新的意识、思维和能力)培养,从工程实际应用着手,着重培养学生创新应用及设计开发能力。应规划了创新课程体系,给学生传授创新应用及设计开发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这不仅向学生提供足够的专业理论与技术知识,还需要通过实际工程设计问题,锻炼学生掌握与利用现代先进的技术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规划创新人才基地的建设
  创新之源在于实践,加强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为培养学生综合设计与创新能力,应重点建设一批能够启发创新思维、拓展创新空间和开展创新实践的实践实训中心,提供创新能力培养条件。建立“基础→综合→研究→创新”多层次的理论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体系,使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创新意识等得到了培养和提高,为创新应用及设计开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助于培养专业基础知识扎实、知识结构合理,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同步提高的国际化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三)规划适应“创新教育”的实践性教学体系的建设
  在实践性教学体系的规划中,我们的思路是:以专业技术应用与网络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系列课程的实验与实践性环节作为工程实践的核心,利用先进技术大力改造原有实验、规划新实验;注重在较宽的学科基础(以计算机学科为基础)的前提下,进行工程实践的训练;以计算机学科及相关交叉学科建设为背景,引进学科前沿的先进技术,结合方向课程开拓视野、进行工程强化训练;依据人的认识规律,以及课程安排精心规划“基础→综合→研究→创新”不同层次的实验;课内、课外结合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规划开放式实验,让学生更多的进入实验室进行实践活动,将实验分为必修、选修,给学生以更充裕的时间、更广阔的空间去探索、创新实践。
  (四)规划课外科技活动的建设,培养学生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
  围绕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建立由教师团队、学生团队和校外导师团队组成的创新应用及设计开发联盟,大力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培养学生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启迪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开发创新潜能、培养创新能力,掌握创新应用及设计方法,培训学生团队协作、组织、交际、工程实践和动手能力。我们始终把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放在重要位置,采取理论学习与实验、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规范与激励相结合的全方位措施,培养高素质人才。
  (五)规划创新环境的建设
  为了加强以文化素质教育为核心的通识教育,可以构建一个包括必修、限选、任选三个层次和六大类课程在内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在构建并实施课内文化素质教育课的同时,还应制定并实施课外文化素质教育活动方案。实践活动方案的设置与课程体系相配套,每学期都有一个与课程体系相关的主题,依次为:德育与法律教育、历史教育、哲学教育、经济教育、文化教育、事实教育。课外实践活动一般通过在学生中组织协会和社团的方式进行,并适当组织教师参加,采取设立课外学分的方式管理。
  为了给创新人才培养营造宽松、科学的氛围,应紧密地结合各专业的科研优势,并注重对本科学生的培训教育过程,这样既保证了有强大的高水平师资积极参与到教改及创新活动之中,又能及时地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设施服务于教学,为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结语
  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到能否培养出大量的创新人才和能否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因此,应改革教育教学理念,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探索出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
其他文献
五,抓难点——难点,就是实际工作中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 难点有哪些?概括地讲: 一是实际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又一时找不到解决办法的问题; 二是人们各执一词,争论不休,一时
会议
会议
2015年9月22日,首次由亚洲地区主办的国际版画界“奥林匹克”盛会——第九届IMPACT国际版画会议在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开幕.200余位全球版画学者、艺术家汇聚杭城共商“后印
目前中学美术教学中存在一个问题: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乏味,教学效果也不理想。因此,我们美术老师很有必要转变教学观念,引入新课理念进行授课,发挥学生主体、老师主导的作
强化“深入”意识的思考深入群众,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调查研究,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然而,时至今日,怕艰苦不愿深入、没“油水”不想深入、不得要领不会深入、光空喊不带头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