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六味地黄丸“保健”的误区

来源 :新闻世界·健康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feng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少人把六味地黄丸当成补肾佳品,还有的中老年人,只要腰酸腿疼,就自行服用六味地黄丸来“强身健体”,并且“持之以恒”。大家看到周围吃六味地黄丸的人越来越多,好像没有什么副作用,也就认为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从而走入了六味地黄丸“保健”的误区。
  六味地黄丸是中医补益剂中滋补肾阴的代表方剂。方中六味药合用,三补三泻,以熟地黄、山萸肉、山药三补为主,滋养肝、脾、肾三脏;以泽泻、茯苓、丹皮三泻为佐,渗湿清热泄浊,寓泻于补,泻不伤正,主治由肾阴亏虚引起的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潮热盗汗、口燥咽干、足跟作痛等症。
  中医认为,肾虚可分为肾阴虚、肾阳虚、肾气不固、肾阴不足等症型,致病原因不同,也可兼有其他脏腑的病变,如脾肾阴虚、肝肾阳虚等。
  对于那些把六味地黄丸当成“保健品”的人来说,主要存在以下几个误区:
  首先,要明确的是并不是所有的男性“腰痛”都是肾虚所致,还可能由腰间盘突出、腰肌劳损、肾结石等疾病引起,建议那些不明原因腰痛的患者,应及时去医院诊治。
  另外,俗话所说“十男九肾虚”也未必尽然,即使是肾虚,也有阴阳之别。
  其次,六味地黄丸并非没有副作用,因为方中组成药物以滋润为主,久服过服,必易滞脾碍胃,脾胃失和影响食欲;脾受濕困易致脾虚泄泻。中医认为,肥人多湿,湿则困脾。因此,形体偏胖的人不可以随便服用六味地黄丸作为“进补”药品。
  是否适合服用六味地黄丸,一定要在医师的指导下,根据不同的身体状况,决定是否用药及用药剂量,这才是正确的。
  (摘自《健康导报》)
其他文献
问:常见中药处方中有小麦和浮小麦,两者是同一味药吗?有什么区别吗?贵阳市王南华答:小麦和浮小麦的来源相同,都属禾木科植物小麦的种子。不同的是,小麦 Q: Are there common
历史上有些事情,是非常有意思的。比如历史上很多东西产于中国,后来又流往外国,经过外国人的改造后,又传回中国。这本是件很平常的事,但却能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一种说
海马(Hippocampus trimaculatus)又称“木马”、“龙落子”、“马头鱼”,为海龙科、海马属海栖动物。体长10~18cm,体侧扁长,腹部非常突出,躯干部骨环节棱形,尾部骨环四棱形,卷
很多年轻的现代女性,尤其是25岁到35岁这个群体的女性,大多刚刚迈入社会,工作压力十分大,同时又面临结婚、生育、哺乳、月经、避孕等非常生理时期。但说起女性生理期食补,其
黄芪膏(《陶弘景方》)原料:黄芪1000g,炼蜜250g。制作:将黄芪洗净,切碎;锅内加水入药,煎煮后取汁去渣,重复3次;将3次滤液合并,用小火煎熬,浓缩至膏状,以不渗纸为度,兑入炼蜜
男女婚后数年不生孩子,并非都属女子不孕之故,作丈夫的也应承担大约一半责任。凡男性生殖系统因病理性改变和生理因素而不能让妻子受孕的,叫做男子不育症。 For men and wom
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中心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整个思想体系的出发点和归宿,过去我们更多地是局限于教育学领域内.本文试图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市场经济与人的全
上海市委党校精神文明研究中心、市委党校科社教研室、建委党校研究所近日联合召开了上海文明社区建设研讨会。本市有关街道的代表及有关专家、学者共30多人参加了研讨会。与
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组发现,中国传统中药菊花有助消除癌细胞。菊花不仅可入药,菊花茶还因其可清热明目成为中国人夏季常用的饮品,又因其清香的口感和宜人的外观而颇受 The N
[验方一]长途旅行,将梅干果肉涂于脐部,上敷棉纸。[验方二]以纸包硫磺细末敷于脐上。晕车或晕船时,饮用硫磺的细末也有功效。[验方三]取松脂三个,大小如大豆般,煮汤饮下,可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