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层铺垫 自然生成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815694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结构独特。上阕是下阕的铺垫,奠定全文感情基调。下阕由“一时多少豪杰”转向周瑜一人,又分三层意思,由一般到特殊,由虚到实,由抽象到具体,三层联缀成一个“怀古整体”。结尾,由“怀古”而伤己,自然转到对个人身世的哀叹。全文如行云流水,挥洒自如,自然生成。
  【关键词】苏轼 古典诗词 结构 赏析
  
  千古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于1028年因乌台诗案被贬谪黄州后的第三年写的。词作反应了他将近晚年功名未就,却又欲罢不休,然而终不得志的苦闷、无奈与凄凉的心绪。有关这首词的思想内容,笔者这里不想多言,只就其结构特点,略呈拙见,与同行商榷。
  这首词题名为怀古,全文紧扣“怀古”来写,“怀古”而“伤己”。在结构上前一部分怀古,结尾处写个人感慨,前文是后文的铺垫。
  “怀古”又分三层意思。“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怀古的第一层意思。作者身临赤壁,面对浩荡长江,不由想起历朝历代多少“风流人物”,他们一个个曾几何时声名显赫,但最终还不都如滚滚东去的波涛一般地消逝了么?作者将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与汹涌奔腾的滚滚江流联结在一起,使词作一开首便显示出不凡的博大气势,创设了一种发人深思的雄阔意境。这里既有滚滚东流水不可遏制的豪迈气势,又有历代英豪随历史长河渐渐消逝的叹惋与沉重心情。此两句点出全篇的主题,也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如果说,此两句是泛指、虚写,那么,接下来便是具体实写了。作者把读者由眼前的壮阔景象带到千古兴亡的历史长河中去,具体追寻那一个个“千古风流人物”。作者以眼前黄冈赤壁代三国时孙刘联军与曹军鏖战的蒲圻赤壁,自然地由“千古”缩小到“三国”。接下去自然引出“故垒西边”事。此中“一时”,就是指三国赤壁之战那时。在那场震惊华夏的大战之中,双方均涌现出不少英雄人物。“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三句描写赤壁景象,道出天堑长江的英雄气势,令人惊心动魄的画面,使人自然联想到当年赤壁激战的情景。“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两句承上启下。“江山如画”承上总结赤壁景物描写。此处的”江山“并非泛指祖国的大好河山,而是直指赤壁的景色;“画”也不是一般说的那种风景之美,而是直指赤壁之战时的雄伟壮观景象。如此壮烈的奇观美景,不难联想到当年曾经在此大显身手的英雄人物。“一时多少豪杰”,从结构上讲与开头的“千古风流人物”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作者由“一时”的多少豪杰转到下阕专写一个人——周瑜,又是“启下”。这是“怀古”的第二层次。
  下阕开始,作者怀古的思路集中到周瑜一人身上,这是“怀古”的第三层意思。赤壁之战作为战胜者一方的主帅周瑜来说,他足智多谋,英勇善战,年轻有为,作者字里行间倾注了对他的仰慕之情。“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精细地刻画,既写出他的威风雄姿,堪称作者心目中“千古风流人物”中的“佼佼者”。
  “怀古”三层意思,由远而近,有一般到特殊,由虚到实,由抽象到具体,三层意思;联缀成一个天衣无缝的怀古整体。
  “诗言志”,由怀古而联系自己,抒发情怀,古今诗人不乏其例。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词更显这种特点。全词以怀古为主,尤其重彩描写周瑜,赞其年轻潇洒,风流倜傥,赤壁一战建立奇功,名垂千古,寄予了无限的景仰、羡慕与向往之情。“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词作结尾处自然转到对个人身世的哀叹。作者由年轻而英气豪发、赫赫有名的周瑜,不难想到自己已年近半百,功业未就又遭贬谪,竟做了一个空有其名的小小团练副使,无限的悲凉忧伤油然而生。
  纵观全词,前半部分怀古,隐约流露出对“千古风流人物”的惋惜之情,似乎在为古人担忧;读到结尾处不难让人悟出名为“怀古”,实则抒写个人惆怅。前面大量篇幅的怀古,是为后文的抒发个人情怀铺垫、蓄势。上下阕过渡自然,以“怀古”伤己,行文不露痕迹,如行云流水,姿态横生,挥洒自如,自然成文。
  ★作者简介:门致民,内蒙古五原县第三中学高级教师;焦玉龙,内蒙古五原县第三中学教师。
其他文献
【摘要】中学语文教材蕴涵着极其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必须向学生传授古典文化的知识,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探讨了在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一些教学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中学语文 语文教学 传统文化 教学实践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所教授的语文学科,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综合素质等方面,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凝
【摘要】在交流研讨中学习,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实施赏识和情感教育,诱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内外因素,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以生活情趣,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语文教师应在学习与教材之间扮演桥的角色,提起学生对教材的兴趣,在教学中必须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锻炼他们动手操作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发现教材、生活中的美,引导其感受,创造美。  【关
【摘要】心理学告诉我们,动机在人的心理活动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祝福》中的祥林嫂的动机是卑微的,她的动机又是以需要为前提的。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对祥林嫂的动机进行微观分析,发现她的需要是低层次的,极其卑微的,而结局是极其悲惨的。卑微的动机与悲惨的结局,即是祥林嫂命运的全部。  【关键词】动机 需要 需要层次 悲惨结局    人的意志行动,一般说来,总是由一定的动机激发,指向一定的目的的。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官网2018年11月20日消息,UNESCO于当日发布了2019年《全球教育监测报告:移民、流离失所和教育》(Global Education Monitoring Report, Migration, Displacement and Education)。报告显示,自2000年以来,世界各地移民和难民学龄儿童的人数增加了26%,大约为50万个教室的学生总数。 
【摘要】语文应该是情感性、人文性最丰富的学科,在新时代,新课改背景下应努力让语文课堂充满“情”,充满“爱”,更加具备人文色彩。  【关键词】情感;语文教学    面对着他们惶恐的眼睛和苍白的内心,我犹如走进了自己的影子。在语文这块原本丰腴的土壤里,我们收获了什么?  学生最渴求的甘露、语言的精髓、语文课的灵魂——情,你遗落于何方!  我们本是迷惘的一代。我虽然参加工作已五年,可依然有青春的激情。我
[摘要]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学艺术,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教师职业水准的主要体现。本文通过具体教学案例,论述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修炼素质 创新方法 提高效率    要使课堂教学富有效率,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课前备课设计,把教材的逻辑结构和教学过程的程序结合起来,并找准最佳切入点。课堂讲析训练。既要重视文本,又要不为文本所困。认真审慎地选一个或几个知识点
鲁迅先生的文章向来是耐人寻味的,寓意深刻,给读者以不同的人生启示,比如《祝福》《阿Q正传》和《孔乙己》《狂人日记》等等。鲁迅先生写《祝福》旨在揭露封建礼教的罪恶,从这一文中我们可以看出鲁迅文章的主题——反对封建礼教。  小说起于祝福,止于祝福,中间一再写到祝福,作者的寓意就是强调,封建势力通过“祝福”杀害了祥林嫂。鲁迅先生以《祝福》为标题,就是要把“凶人的愚妄的欢呼”和“悲惨的弱者的呼声”摆在读者
[摘要]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关键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以学生影响学生,以学生带动学生,通过分组教学,让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关键词]学生 课堂 主体参与 分组教学    多年来,我国的学校教育尤其是课堂教学中忽视对学生创新潜能的开发,存在着诸多问题:如重书本知识传授,轻实践能力培养;重学习结果,轻学习过程:重间接知识学习,轻直接经验获取;重教师的
【摘要】细节描写是指作品中对一些富有艺术表现力的细小事物、人物的某些细微的举止行动以及景物片断等的具体细腻的描写。在记叙文写作中,好的细节描写能让人物鲜活起来,让故事精彩无限,让主题鲜亮深刻。  【关键词】记叙文 细节描写 形象性 生动性 真实性    纵观近年高考优秀作文,以记叙文、记叙抒情散文、议论哲理散文居多。而记叙类文体常常因立意新颖、情节曲折、情感真实、细节生动让人耳目一新,容易在众多文
据俄罗斯联邦基础教育部官网2020年2月5日消息,2020年俄罗斯联邦基础教育部将加大对中等职业教育体系的财政支持与技术支持。教育部长谢尔盖·克拉夫佐夫(Сергей Кравцов)认为,地区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对产业技能和产业工人的需求,俄罗斯需要实施必要措施来满足这些新的需求。到2024年,仅国家“教育发展”项目就將拨款500多亿卢布用于完善学校的技术设备。  2020年,俄罗斯联邦基础教育部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