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火:蓝叔叔的缔造者

来源 :新青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en_f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难忘18岁的夏天
  
  下午四点,蓝火准时出现在我的面前,眼含笑意,大大的棒球帽遮不住一脸的纯真。眼前的蓝火,脸上有阳光的颜色,就像他手中的那杯奶茶一样,甜甜的,醇醇的,让人感觉惬意。眼前这个大男孩,就是蓝叔叔漫游品牌的创始人,那个用布偶、文字和音乐温暖了众多文艺青年的心的年轻人。
  1997年的那个夏天,蓝火18岁,那时的他已经是广州市小有名气的才子——广州市小作家协会的成员、活跃在各种报刊杂志的知名小作者,高中毕业这一年,他还出版了自己的诗集。
  在这一年,蓝火从一个孩子走向了纷繁的成人世界。当年,南方一座城市一家知名电台广告部面向全市招聘工作人员,出于好奇,蓝火也报名参加了笔试,一个星期后,他呼机上的一条信息让他欢呼雀跃起来,蓝火在几百名初试者中得到了这个机会!
  电台的工作充满了新鲜感,每天在业内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蓝火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广告创意,然而,成人的世界里不光只有新奇,没过多久,他就发现这里的人际圈子很复杂,蓝火抱着友好的心态与人相处,却发现找不到真诚的朋友。
  蓝火很失望,原来生活不是童话,他第一次得出了自己的结论。
  做上班族的那些日子
  
  就在电台做兼职的那个暑假,蓝火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来到了,选择深造是他的理想。大学四年,蓝火坚持在一家咖啡厅兼职做服务生,那里有一群和自己一样单纯的伙伴——他们抱着一把民谣吉他用心弹唱,律动的旋律里有他们美丽的世界,蓝火很快和这些歌手成为了朋友,他们一起谈音乐、谈梦想,彼此之间透明得像一汪水。
  大学毕业以后,蓝火不愿意接受商人父亲的摆布,在他所谓的关系网下找一份安心的工作,18岁那年的疼痛还没有被淡忘,他选择了逃离,去往新的城市旅行,依然是找了一家咖啡馆,在音乐里继续孤单着。
  逃避终究不是办法,2001年8月,一位唱歌的朋友向蓝火推荐了当地的一家广告公司,这是一家在业内小有名气的房地产广告公司,要求应聘者是中文专业,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蓝火的条件并不符合——他大学的专业是工业设计,两年的广告从业经验更是无从说起,蓝火带着自己的诗集和几盘磁带就去了,应聘的过程却出奇地顺利,公司的老总直接把蓝火带到了多媒体会议室,翻看了他的诗集以后,顺手播放了他带来的磁带,听完他设计的广告以后,很快就决定留下他,在蓝火临走前,这位领导对他说:“我从朋友那里听过你的名字,你做这一行很有灵气。”
  世界原来这么小!没过几天,蓝火就顺利地成为了一名广告策划。
  好在企业的工作环境不像在电台一样复杂,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方式很直接,蓝火在这里成长很快,到2003年,他已经是部门的经理。当时,蓝火在工作中认识的一个合作伙伴,一家房地产公司的负责人向蓝火发出了邀约,以双倍的收入邀请他进入公司的市场部,一直盼望生活有所改变的蓝火很轻松地完成了人生的又一个跳跃。
  然而,不久以后,他就发现丰厚的薪水和体面的职位并不能给自己带来快乐,2005年,正好北京有一家出版社找他写书,借着这个机会,蓝火辞职来到了北京,企图寻求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做个自由人
  
  北京的新工作只能拿到以前的一半收入,蓝火对此却毫不在乎,他把大量的时间放在了写书上,书稿进展得很快,可等到快要出版的时候,却正好赶上了出版社开始尝试市场化的改制,对于图书的销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蓝火没想过要让自己的书卖多少册,也不想在数字上有一个承诺,最终,他放弃了这本书的出版。
  书虽然没有出版,写作的乐趣却没有因此而淡去,蓝火在一些网站和报刊、杂志编辑的邀约下写乐评,半年下来收入也不少,后来索性辞掉工作,开始了自由自在的撰稿生活。那段时间,他突然感觉生活变得从容起来,桌上有一杯清茶,手边有自己喜欢的书,远离了那些虚伪的面孔,结交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可没过多久,他就遇到了小麻烦——手头的积蓄快花完了,稿费却要过一段时间才能结算,钱包越来越空了,朋友们提议他重新做一段时间的上班族,蓝火却买回了一大堆花花绿绿的布,向朋友们宣布了自己的新想法——做创意布偶。
  这个想法几乎遭到了所有人的反对,尽管蓝火大学时的专业是设计,但在很多人的观念中,穿针引线的事情似乎天生与男孩子无缘,当蓝火拿着一个手工拙劣、被拆补了很多次的小布偶送给北京的一位好友时,还是让大家吃了一惊,虽说针脚还有些蹩脚,但蓝火还是把第一个作品完成了——蓝火得意地告诉我,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帮着妈妈一起做手工,妈妈绣花,他在一旁画图样。
  上海的文友得知蓝火在做这样一件有趣的事情,主动提出要在自己的网店上帮他卖掉这些布偶。
  很快,一批神态各异的布偶陆陆续续地被搬上了淘宝小店,蓝火像是孕育新生儿一般,将自己的伤痛、感动和梦想,一针一线地缝进每一个布偶,又亲自用文字描绘这一个个表情:
  被偕同着一直往前,是一种造化。
  哪怕它不过是一只不懂得呼吸和心跳的熊。
  这说的是一只叫巴珊的熊,在旅行中看透风景的她,如今静静地展示在小小的淘宝小店里,等着心灵相通的人带走她。
  熊熊烈火在脚下燃烧
  叛逆了整个世界
  在布满规条的故事里
  燃烧自己
  以灰烬埋没烦嚣
  洁净我们的领土
  你是唯一永恒的战士
  这段小诗属于一只叫哪吒的火红兔子,那火焰般的红色和孤寂的眼神正悄悄诉说着它的叛逆。
  很多人在这里驻足,买的人可能不多,但总能等到那些一见如故的人。
  一个月后,蓝火拿着卖布偶挣来的两千块钱交了房租。
  
  从蓝火到蓝叔叔
  
  突然有一天,零零散散的杂志和报纸找到了蓝火。
  记者们起初只是因为好奇,一个男孩子怎么会把自己关在家里缝制布偶,街头的一些报纸和杂志封面上登着蓝火的照片,男孩做布偶似乎成了一个卖点,只有蓝火自己知道,他想要的,只是在成人世界里构建一个天真、美好的王国。
  没过多久,集合了蓝火两年以来的乐评文章的《烟影靡行》面世,这本是一本自娱自乐的书,没有书号,书中所有的设计和排版都是蓝火亲历亲为,自己掏两万元印刷之后,先是放在了厦门的一家咖啡馆出售,却一度受到了很多旅行者的青睐,等到在更多的城市推广开来,这本没有“出生证明”的“地下出版物”居然成为了很多年轻读者的宠儿。
  2008年,名气越做越大的蓝火决定创立“蓝叔叔漫游”品牌。他找来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中间有灵气十足的插画师、向往自由的独立音乐人,彼此之间配合默契,内心坚定、充满激情。
  第一批蓝叔叔品牌的明信片印刷出来后,蓝火背着沉甸甸的背包,挨个书店进行推荐,很少有人愿意留下几张,这个不屈不挠的巨蟹座男孩却执着地坚持着,“这个世界的沟通方式太快了,明信片能让他们慢下来。”蓝火坚信自己的想法没有错。
  果然,很多人因为这些明信片成为了蓝叔叔的粉丝。慢慢的,那些用心设计的图案T-Shirt、陶器和各种小物件也都有了它们的意中人。更多的人记住了蓝叔叔淘宝店里独特的介绍:下雨时贩卖阳光,健康时贩卖药丸,赤裸时贩卖童真,冰冷时贩卖情欲,没有东西贩卖时贩卖蓝叔叔的五饼二鱼。
   2008年底,蓝叔叔旗下推出了国内第一本手工布偶绘本《孤单乘客的神秘宴会》,里面有孤单的木屋、孤独的兔子和猫,各种孤单的小生灵,还有独自缝着木偶的蓝叔叔,这本书没有太多刻意的宣传,书中那些淡淡的忧郁却很快在城市中间流行。
  2009年9月,蓝火又带着搭档东旭、木夕兔等制作了创意唱片《葵夏》,歌词也许算不上主流,也没有大面积的宣传攻势,唱片只制作了5000张,定价也远远高于市场价,这群用心玩音乐的孩子们,没有娱乐圈那些浮躁的野心,不刻意追求销量,只为那些有共鸣的人而准备。
  如今,北京、深圳都已经有了蓝叔叔的实品店,在很多城市的书店和咖啡馆也都能买到蓝叔叔的各种商品,但对于蓝火来说,蓝叔叔的故事还没有结局,或许我们应该庆幸,走过那么多地方,经历过那么多事情,多年以后的蓝火依然葆有童心,虽然孤单,却安慰了更多孤单的心。
其他文献
[北]  我现在在北方,离开那片温暖的州陆已经有一个多月了。或许是曾经在北方生活过些年份才会对这片土地不陌生不恐惧不排斥,所以一点也不想家。看着在国庆前到处请假订票的同学们,我还是一脸闲适地在电脑前写着国庆之后要交的作业。  从不喜欢粘人和被粘,所以被说是冷血。  既然已经选择了从南方到北方,我就希望能靠自己生活而不是母亲每天电话我,心疼我。既然选择了长大,就请暂时抛下让人软弱的亲情吧。  [军训
她抚着他的脸,指腹轻轻地熨帖他滑腻的皮肤,心中想着这个比自己年少3岁的年轻人真好,大把的光阴洒在他的身上,任他挥霍。这让年过30的她欣羡不已。  她突然问道:“世上有谁人,能够做到‘不负如来不负卿’?”  他抬头。随即又摇摇头。  她笑道:“戏子呀。你看啊,戏子在台上唱归唱,演归演。尝尽了故事的酸甜苦辣,领教了人性的贪嗔痴,曲终又可抽身而退。多好。”  他点点头,微笑着称许她的悟解。随即却露出焦灼
拎了一包栀子花,是公家的,怕有闲话,就合了拉链。心里暗喜,想:花香锁住了,回家一枝一枝掏出来,那香气憋久了,散开来,怕会把瓶子都给撑碎。  女人爱花,天经地义。偶尔拿一回,那罪行也是轻于文人窃书的。  忽然就想起童年时的那个花贼。那是个勤劳的女孩子,但嘴辣,我见过她骂人,嘴皮子掀动得飞快。我家门前的池塘边有棵栀子花树,在粮仓里谷子都能数得清的年头,那花树算得上稀罕之物。她早不读书了,夏天的傍晚,扛
针尖对麦芒的结合无论对于爱情抑或针对合作伙伴,大多数人都不看好,事实上是大家根本就没深入的去体会,而是人云亦云罢了。  当看到针尖和麦芒的矛盾时就片面的只看表面不看实质,于是就会歇斯底里的大肆渲染——啊!你瞧瞧,这就是针尖与麦芒的爱情,悲剧呀……其实深刻之人会静下心来去领悟这种结合的精髓,你会发现这种结合完美至极,只要你能悟出真理并把握这门特殊的爱的艺术。  国父孙先生与宋庆龄的爱情故事有口皆碑,
也许,与他相比,我们隔着的正是一颗自由驰骋的心灵吧 。正如,云在青山月在天……  1.  一天,手机突然响了起来。我一看,是陌生的来电。由于忙于应付手头的工作,我迟迟没有接,可手机一直固执地响着,大有不接就一直响下去的意思。  我只好接了电话。对方是个爽朗的男生。他说在报刊上读到我很多文章,前几天在电视上看到对我的专访,后来辗转找到我的联系方式。末了,又是一阵爽朗的笑声,最后他轻轻地问:“如此唐突
那天下班的路上,我不紧不慢地骑车往家里赶。  快过幸福大街的时候,一辆摩托车从身后呼啸着过来。我发现这辆车的轱辘后边好像拖带着一些东西。起初,我以为是一根慌了神的柴草,一失足被卷拽到了轱辘里。后来,我发现,那不是根柴草,好像是条线,线后边,还拴着一样东西。  正好这辆车要往旁边的巷子里拐,速度慢了许多。我才看清楚,车上是两个人,前面是个女的,后边是个男的。男的手里拿着一截短棍,短棍上系着一条细线,
最近又被我妈催婚了,烦呀!想想自己快“花儿都凋谢了”连个男友都没捞着,怪可怜的。于是,我装成意大利回来的白富美,居然成功地在征婚网站上勾搭到了“帅锅”。  不聊不知道,一聊吓一跳。原来……原来人家才是从法国回来的“霸王龟”,这可把我给乐坏了,为了不露馅,我只好死背一筐又一筐的意大利文学史、历史,鹦鹉学舌几句意大利语,差点成了个意大利控。  相亲那天,他送我浪漫漂亮的法国披肩,我送他包装精美的意大利
多年以前,在那个春风拂拂的季节里,在一树一树梨花开得正灿烂的时候,我们第一次触摸着了死亡。那年我们17岁,梨花一样的年龄,梨花一样的烂漫着。  被死亡召去的,是一个和我们一起吃着饭读着书上着课的女孩儿,女孩儿姓宋,犹如宋词里那个弹箜篌的女子,文文静静纤纤弱弱的,平时成绩不好也不坏,与同学的关系不疏也不密。记忆中的她,大多数时候,是安安静静一个人坐着,捧本书,就着窗外的夕阳读。  是在一个阳光融融的
1    他发现她的时候,她正昏倒在烈日下的草丛里。  过了好一阵子他才断定,她不是山里的妖精天上的仙女,她是一个昏过去的山外女人。他想,无论如何他得救她,不然她会死在这荒山野岭上。  他费了好大的劲才抱起她。气喘吁吁地放在他的土炕上,用清凉的泉水浸湿了毛巾覆在她的额头上,一个激灵,她醒了。浓密微翘的睫毛慢慢地张开露出一对儿水汪汪黑白分明的大眼睛,他又有一阵子恍惚,怕真的是什么精怪化身吧。不然哪里
总想陪你将流年看遍,纵使时光的流转衰老了容颜,然后挽起你的臂弯,回头看看景致怡然。  岁月逶迤而来,蜿蜒而去,谢谢这么多年我们一起的春夏秋冬。  冬天再一次告别在了我们的视线,春天到了,二月的细雨带着那些芬芳的花草气息,嫩绿的枝丫上落满了鸟儿的翅膀,蝴蝶驮着太阳,为天空勾勒出一道完美的弧线。  记忆在墨色的流年里旋转,沉浮着无数的昨日与今天。  北国的春天,阳光带着懒洋洋的倦意透过云层散射下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