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临界流体沉积法对钯铜纳米粒子制备的影响

来源 :精细化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dingyo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乙酰丙酮钯、乙酰丙酮铜为金属前驱体,以氧化铝球为载体,采用超临界流体沉积法(SCFD)制备了氧化铝球负载的Pd-Cu纳米粒子(Pd-Cu/Al2O3)。采用高角度环形暗场-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HAADF-STEM)、XRD和称重法对金属前驱体负载状况与Pd-Cu纳米粒子平均粒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金属前驱体投料量一定时,沉积时间存在最佳值。沉积温度与沉积压力对Pd-Cu纳米粒子的平均粒径有重要影响。在沉积温度65℃、沉积压力15 MPa、沉积时间3.0 h时,Pd-Cu纳米粒子的平均粒径可达2.37 nm。助溶剂和Pd理论负载量也影响Pd-Cu纳米粒子的平均粒径。在上述条件下,使用8 mL二氯甲烷作为助溶剂,当Pd理论负载量为0.50%时,Pd-Cu纳米粒子的平均粒径出现最小值(1.81 nm)。
其他文献
目的 探究集成磁共振成像(syntheti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SyMRI)技术对轻微型肝性脑病(minimal hepatic encephalopathy,MHE)患者脑实质内特定区域弛豫值、质子密度(proton density,PD)值定量检测的价值。材料与方法 前瞻性纳入2020年8月至2021年11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感染疾病科经临床诊断为肝硬化的
在当前背景下,我国社会经济及科学技术都获得了迅猛的发展,同时,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正在逐步的增强。为了能够促进建筑行业实现健康发展,需要优化给排水设计,在给排水设计过程当中对于节能减排工作提出更大的要求,不仅仅应当实现正常给排水功能,同时也需要有效节约水资源,实现社会经济健康、稳定及持续性的发展。本文主要是关于建筑给排水设计当中节能减排设计的研究,以供相关专业人士进行参考和借鉴。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称“义教课标2022年版”)高度聚焦历史育人功能、初高学段融合、学习方式转变、全新评价标准等视角,内容实践性更强,为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学科评价、教育研究等领域的一体化推进指明了方向。本文结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称“义教课标2011年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称“高中课标”),对义教课标
期刊
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等发展特征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力量。从"卡脖子"高端合金材料,到装备制造核心零部件,再到无人机、专用机器人等产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正在成为国家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
期刊
2021年是新疆地质勘查“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开局之年,按照“三系、两带、一块加一缘”成矿规律新认识,优化布局,突出重点,进一步加强地质矿产勘查,在塔里木盆地西南缘中生代凹陷盆地、木吉金矿带、土屋-黄山铜镍矿带、西昆仑-阿尔金锂铍矿带及阿尔金皮亚子达坂萤石矿带,取得了页岩气、金、铜、镍、稀有金属及萤石矿等找矿新进展;生态文明建设和地质灾害防治等服务民生和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取得新成效;基础地质研究及高新
现如今节能环保事业在迅猛发展,可持续发展观念也逐步渗透到各个行业,引起了各个行业和不同领域的深刻变革。同时城市化进程在不断加快,建筑形式越来越丰富,产生了更多复杂和形式多样的建筑,想要实现这些建筑的功能,就必须要重视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并在实际设计环节提高对节能减排设计要求的把握力度,使得建筑给排水设计更加科学,更加契合可持续发展要求,并以此来带动经济发展,维护广大群众的优质生活状态,带动环保事
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对节能减排关注程度的提升,建筑给排水的节能设计也受到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建筑给排水的节能设计已成为一个主流发展趋势。为了很好地促进给排水系统的节能减排,文章以建筑物给排水系统设计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建筑给排水中设计中的一些节能减排与节水的手段和措施,旨在帮助从业者更好地了解节能建筑,为建筑物给排水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本工作采用水热-煅烧法合成出载体GO/CoSnO3,再通过浸渍还原法将Pd、PdPb纳米粒子(NPs)负载到载体上,制备出Pd@rGO/CoSnO3、PdPb@rGO/CoSnO3新型阳极电催化剂,并用于碱性介质中乙二醇(EG)的电催化氧化.采用多种测试手段对产物的结构、组成及价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摩尔比Pd∶Pb=1∶0.2时,Pd1Pb0.2@rGO/CoSnO3催化剂的正向峰电流密度高达
红色资源是优质的学校教育资源,在青少年的思想取向、政治认同、道德修养、心理健康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价值,能够陶冶青少年的身心。本文选择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和周边学校为案例,着眼红色资源与区域学校教育的共生性关系,评估红色资源在区域学校教育中价值实现的途径、成效,依据红色资源价值实现的主体、客体、介体和区域诸要素提出优化策略,这样既能够加深师生对红色资源价值的认识,又能够拓展学校教育的视野和边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