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凝砂砾石坝深层抗滑稳定模型试验研究

来源 :岩土工程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rld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胶凝砂砾石坝(CSG坝)是一种新坝型,目前学术界主要针对坝体的结构形式、应力分布及结构强度等方面展开了研究,而关于地基对CSG坝的影响相关研究较少.通过设计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模拟了CSG坝在复杂地基上的正常运行及破坏状态.具体为,以守口堡大坝的典型坝段及武都水库#18坝段址区的坝基为研究对象,采用超载法,对模型进行了破坏试验研究,对该工况下CSG坝的深层抗滑稳定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模型的超载安全度Kp为6.0,CSG坝对复杂地基有良好的适应性.模型破坏的主要原因是坝基结构面发生破坏而形成滑移通道,最终坝体沿滑移通道滑动失稳.
其他文献
土体中锚板的上拔过程存在复杂的锚土相互作用,掌握其变形及破坏机制对于确定锚板的极限承载力和优化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三维物质点法(MPM)模拟了砂土中圆形锚板的上拔过程,探究了不同埋深条件下土体的位移场分布及锚板的上拔破坏机制,并结合极限平衡法研究了砂土密实度、锚板尺寸和埋深等因素对其极限承载力的影响.结果 表明,临界埋深比主要受土体性质影响,受锚板直径的影响较小.当埋深比小于临界埋深比时,土体表现为浅埋破坏,破坏面延伸至地表,其形状在松砂中为圆台状,在密砂中为曲面状;当埋深比大于临界埋深比时,土体中的
采用管棚预先对浅埋软弱围岩进行支护时,对管棚力学响应的精确预测是保证管棚结构设计合理性的重要依据.在管棚的弹性地基梁分析模型基础上,考虑掌子面失稳段对管棚约束的弱化,建立基于Pasternak弹性地基梁理论的管棚分析模型来预测预支护段开挖时管棚的受力和变形.利用Euler-Bernoulli梁的控制方程以及Pasternak弹性地基约束反力分布方程,推导出单循环进尺下管棚受力和变形的解析表达式,并通过考虑隧道施工动态过程,提出计算管棚全长范围力学响应的方法.综合分析管径、开挖进尺长度等主要技术参数对管棚力
砂土的初始剪切模量Gmax是反映土体刚度的一个重要的力学参数.利用多方向的弯曲元测试技术,对取自波斯湾人工岛礁的钙质砂小应变初始剪切模量进行研究,分析了不均匀系数Cu、平均粒径D50及应力历史对钙质砂水平(GHH)和垂直平面(GHV和GVH)上剪切模量的影响.结果 表明:各向同性固结下,钙质砂的Gmax各向异性显著,表现为GHH值大于GHV和GVH;Gmax随着平均粒径D50增大而增加,但随着不均匀系数Cu增大而降低;卸载阶段的Gmax高于加载阶段的Gmax值;将不均匀系数Cu、平均粒径D50和超固结比O
采用DIL806热膨胀仪,通过室内试验系统研究了不同影响因素对高庙子压实膨润土样品热膨胀性能的影响,获得了膨润土样品热膨胀系数随干密度、升温速率、含水率和环境气氛等条件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膨润土样品的热膨胀系数随着干密度的增大而增大;样品热膨胀系数随初始含水率的升高而降低;高含水率的膨润土样品,其热膨胀系数随升温速率的升高而增大,含水率为0的试验样品其热膨胀系数随升温速率的升高略有下降;对于同一干密度和含水率的试验样品,空气氛围环境下样品的热膨胀系数要高于氩气氛围环境下的热膨胀系数.研究成果对分析膨
根桩是一种新型桩基础,它通过从桩身预留位置将一定数量的水平根键顶入桩周土体中来提高桩基承载力.为分析多层土中根桩的非线性沉降问题,基于双曲线函数提出了土–根键的荷载传递模型,并推导建立了一种多层土中根桩的非线性沉降简化计算方法,基于MATLAB编制了根桩的非线性沉降分析程序.以安徽省池州长江公路大桥工程两根现场试桩为例,对该方法与现场荷载试验结果以及其它分析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 表明,该方法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较其它分析方法更符合根桩的荷载沉降曲线特性.根桩参数分析表明,根桩的荷载沉降特性对根键的布置型式
浅水三角洲前缘亚相储层是中国主力油田增储稳产的主要对象,为了深入探究储层砂体分布特征,以大庆长垣萨北油田北二区萨葡高油层为例,采用密井网资料对65个时间单元沉积微相进行研究,分别建立了该区物源供给充足和物源供给不充足2种情况下浅水三角洲前缘亚相储层砂体沉积模式.结果表明:①萨葡高油层发育大型浅水三角洲前缘亚相,具有岩性细、砂泥互层、间断正韵律、垂向相序不完整、水下分流河道为骨架和河口坝不发育的特征.②萨葡高油层三角洲内前缘亚相水下分流河道分为近岸宽带型、中岸窄带型和远岸断枝型,沿物源方向分流角逐渐增加、分
地震和地裂缝耦合作用严重威胁着地铁工程的安全.通过开展地裂缝场地(穿越地裂缝)地铁车站结构模型的振动台试验,分析了地震作用下地裂缝场地土的加速度反应、裂缝发展和车站的加速度、应变等动力反应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模型土在临近地裂缝的一定范围内地震响应较大,且距地裂缝相同距离处,上盘的加速度响应整体上大于下盘;地裂缝场地地铁车站峰值加速度沿结构高度的分布规律与地震强度有关,即小震作用下结构峰值加速度呈现随结构高度增大而增大的倒三角分布,强震作用下则呈现顶部和底部较大、中部相对较小的“K”型分布;地裂缝场地地铁车
为了研究东营凹陷营北地区沙三中亚段(Es32)重力流沉积特征及演化,利用岩心、测井、录井和化验资料分析了其沉积特征,并细化了砂组,绘制了沉积微相图.结果表明:该区Es32重力流沉积可划分为水道控制型沉积和非水道控制型沉积2类.水道控制型沉积包括重力流水道和前端复合体2类沉积亚相,重力流水道亚相包括重力流水道微相和堤岸微相;前端复合体亚相包括沟道化朵叶体微相、碎屑舌状体微相、浊积朵叶体微相和浊积席状体微相.非水道控制型沉积包括滑动亚相和滑塌亚相.沉积演化模式为:Z6—Z4砂组沉积期水体较深,发育半深湖的重力
正确认识曲流河点坝砂体的形态和规模,对井间砂体连通认识、流体运移路径分析及剩余油高效精准挖潜具有重要意义.以黄河源区现代白河为例,利用ArcGIS软件对白河卫星影像的31个典型点坝砂体进行矢量化,建立点坝砂体规模参数的基础测量数据表,并通过坡降划分选取典型点坝曲流段进行刻画,在曲率划分的基础上探讨了点坝砂体规模与河道宽度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坡降越大,则河道宽度越小,曲率越小;点坝长度、点坝宽度与河道宽度两两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且在不同曲率下,其相关性有所差异,当曲率k小于2时,点坝长度与河道宽度的相关系数
为了研究鄂西咸丰地区五峰组和龙马溪组硅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对咸丰地区沙岭剖面硅质岩进行薄片镜下鉴定、扫描电镜、主量和微量元素等分析测试,并与典型热液成因硅质岩对比.结果表明:研究区五峰组和龙马溪组硅质岩的SiO2含量较高(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83.58%和76.47%),硅质矿物主要为玉髓,含少量微粒状石英和陆源碎屑石英,具有较高的Al/(Al+Fe+Mn)值、较低的MnO/TiO2值和较高的LaN/YbN值.五峰组和龙马溪组硅质岩的w(LaN)/w(CeN)平均值分别为1.15和1.06,具有微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