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子泵抑制剂的药理毒理作用研究进展

来源 :医学综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ang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质子泵抑制剂(PPIs)通过作用于胃H+,K+-ATP酶,抑制胃酸分泌,其因具有强大的抑酸作用而成为消化性酸相关疾病治疗和预防的首选药物。PPIs在抗嗜酸细胞性食管炎、抗胰腺炎、抑制口腔细菌、抗结核分枝杆菌、抗真菌等方面具有药理活性。其能通过调节特定信号通路,作用于酸相关或无关的蛋白靶点,控制肿瘤pH酸性,抑制肿瘤的发生、侵袭、转移。然而,PPIs并非理想药物。其长期使用可能引起骨质疏松、肠道菌群改变、心血管风险等不良反应。因此,开展这类药物的药理毒理评价对于规
其他文献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参与肝脏的发育、代谢、纤维化、癌变,控制肝脏从发育到稳态再到病态的关键进程。肝星状细胞(HSC)是肝纤维化的中心细胞,而lncRNA能调控HSC的活化增殖、凋亡、自噬等,把控肝纤维化相关信号通路的启动。lncRNA不仅贯穿了HSC的活化、凋亡、自噬等环节,促使各环节之间相互影响,且还与微RNA(miRNA)以竞争性的关系构成了一个复杂的调控网络,影响着肝纤维化的进展。故lncRNA可作为治疗靶点应用于抗肝纤维化或以标志物的形式预测肝纤维化的进展。未来,深入研究lncRNA位
目的探讨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ITHBC)的盆底肌锻炼在早期宫颈癌术后合并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岳阳市妇幼保健院宫颈癌术后合并PFD的患者64例,采用简单随机化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2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的盆底肌锻炼,干预组使用基于ITHBC的盆底肌锻炼。对比2组患者的盆底肌力情况、盆底功能障碍情况、自我效能感与社会支持水平。结果干预1、3个月后,干预组患者盆底肌力均高于对照组;干预1个月后,干预组患者盆底功能障碍简表评分低于对照
生长停滞特异性基因6(GAS6)/TAM信号通路在血小板的充分、持续活化以及血栓稳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抑制GAS6/TAM通路可在不增加内出血的前提下,减少血小板聚集、改变构象、收缩血凝块,以及抑制血小板在流动条件下的聚集和活化标志物在表面的表达等预防动静脉血栓形成。与野生型小鼠相比,GAS6基因缺陷小鼠和TAM受体基因缺陷小鼠在体内表现出对动脉和静脉血栓形成的保护,但不表现出自发性或长时间出血,且在使用GAS6-TAM信号通路抑制剂的野生型小鼠中也观察到了类似结果。由此推断GAS6/TAM信号通路可
目的:通过分析结肠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病人凝血状态和相关临床资料,探索CRC与机体高凝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胃肠外科2018年8月至2019年12月手术治疗CRC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以术前外周血D-二聚体水平为评估机体高凝状态的指标,回顾性分析影响CRC病人机体高凝状态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249例中104例(41.8%)术前血清D-二聚体高于正常上限(>550μg/L)。其中27例(10.8%)术前D-二聚体显著升高(高于正常上限的3倍,即>1650μg/L)
目的 探讨经跗骨窦切口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对跟骨骨折患者足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至2019年10月重庆市南岸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62例,根据钢板内固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与肥胖症、代谢综合征以及糖尿病相关的慢性肝病。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近年NAFLD在全球范围内的患病率逐年升高,成为肝硬化、肝癌以及肝病相关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NAFLD的主要发病机制为脂质代谢紊乱和代谢应激诱导的炎症激活。天然免疫是体内一种至关重要的宿主防御反应机制,肝脏存在复杂的天然免疫信号网络,可直接调控NAFLD疾病过程中关键的病原学特征,包括代谢失调、炎症和纤维化。因此,深入研究天然免疫信号调控NAFLD的分子机制对于NAFLD的临床诊断以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高三酰甘油引起的急性胰腺炎在我国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已成为急性胰腺炎的第二大病因。高脂血症不仅是急性胰腺炎发生的重要病因,还会加重急性胰腺炎病情,引起更严重的器官功能衰竭。目前公认的高三酰甘油血症性胰腺炎(HTGP)的发病机制包括脂肪酸毒性作用、高黏度理论以及遗传理论。提示高三酰甘油是发病的直接原因,其根本原因可能与个体遗传因素有关。了解HTGP的发病机制可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对于预防急性胰腺炎的复发有重要意义。
脆性X智力障碍1号基因(FMR1)与卵巢功能的相关性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前突变与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明确相关,但POI患者中FMR1前突变携带率存在人种差异,两者的相关性在西方国家人群中尤为明显,在亚洲人群中的研究受到质疑。我国POI患者前突变的发生率稍高于健康女性,前突变可能与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有关。FMR1前突变导致脆性X相关的POI相关机制主要与mRNA毒性有关,高浓度mRNA干扰卵泡发育,对颗粒细胞呈现毒性作用。未来开展卵巢功能下降患者的FMR1基因筛查可为其提供生育指导,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肝癌是临床上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逐年升高,其发病机制与免疫系统密切相关,免疫治疗尤其是细胞免疫治疗近年在临床广泛研究和应用。细胞免疫治疗可通过调节机体免疫系统功能激活机体内抗肿瘤免疫应答,进而消灭肿瘤细胞,并避免肿瘤的转移和复发。目前临床应用的细胞免疫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靶向T细胞的免疫治疗和非靶向T细胞的免疫治疗。随着免疫技术的不断发展,细胞免疫治疗已成为肝癌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且多种细胞免疫疗法的联合使用可有效缓解治疗的不良反应,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目前肝癌的细胞免疫疗法仍需更多临床数据
术前焦虑、麻醉操作、手术创伤和术后疼痛等因素可引发应激反应。剧烈的应激反应不仅可延缓术后主要器官功能的恢复,而且严重影响患者术后快速康复。有效降低围手术期的应激反应对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促进切口愈合以及加快术后康复均十分有利。作为中国传统医学技术,电针通过对腧穴的刺激,沟通经络,降低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血清皮质醇以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激素的释放,减轻机体应激反应。在围手术期的不同阶段,电针可通过调节机体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免疫功能减轻术后机体炎症反应和免疫抑制,改善机体重要脏器功能,提高患者整体功能,加快术后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