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苏州真山土墩墓(D33)发掘简报

来源 :文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ddhw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墩墓位于苏州市高新区通安与浒关交界处大真山的北麓,1992年苏州博物馆考古部田野调查时发现,为一座直径30、高约5米的土墩(编号D33)(图一)。2009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过程中发现该墩西南部有一盗坑。2010年4-6月,苏州市考古研究所对D33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掘采用四分法,首先发掘第二象限(T2),发现"石椁"之后,再发掘T4至石椁位置;之后T1、T3同时下挖,揭露出"石椁"范围。
其他文献
2008年8月,洛阳市伊川县彭婆镇昌营村一座墓葬被盗,原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闻讯后,随即对其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该墓(编号2008YCM1,以下简称M1)位于万安山南麓、伊川县彭婆镇昌营村以北约500米的坡地上,北距洛少高速公路约400米,西邻洛界高速(二广高速)约850米,西南距伊川鸦岭唐齐国太夫人墓约10公里(图一)。现将该墓发掘情况简报如下。
2002年4月.泰州市博物馆对位于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鼓楼南路文峰桥西南的一座夫妇合葬浇浆墓(编号M1、M2)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图一);其后,在此墓西侧又发现一座夫妇合葬墓(编号M3、M4),浇浆外出土墓志和瓷器,由于天气原因。将棺椁整体运回博物馆清理。墓葬所在地地处明代泰州城南门东侧,城河南侧。此处原地表形似小山,当地人称“刘家山子”或“蜡烛台”,现已被推平为农田。根据出土墓志可知,M1、M2墓主分别为明代义宰刘鉴及其妻田氏,M3、M4墓主分别为刘鉴之子刘济及其妻储氏。现将发掘情况简报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