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初中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284198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标准要求在初中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对事物的概念和性质的理解,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师通过创设实验型的思维情意并设计开放性的试题,以此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就一些教学实践经验谈谈在初中教学中如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思维能力培养
  数学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个重要的科目,教学中所体现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教学方法更是学生要掌握的重点.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初中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变得更加重要了.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出自己的一些浅显的意见.
  一、设置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主动性
  创新教育是一种较高级的脑力活动.如果要取得一定的成果,就要积极主动地去思维,使大脑不断地运转起来.恰当地使用提问的方式,能开启学生的思维.比如在讲解这则例题:在长为32m,宽为20m的矩形地面上,修筑同样宽的两条互相垂直的道路,余下部分作为耕地,要使耕地面积为道路的宽应为多少?解题思路是把两条道路往两边移动一下,余下部分的面积为一个长方形的面积.则余下的部分为一个矩形,长为(32一x)m,宽为(20一x),列出的方程为(32一x)(20-x)=540解这个方程,得x1=50, X2=2.xI=50不合题意,舍去。那么道路的宽应为2 m。这个题目要抓住学生质疑的好时机,让学生的思维灵动起来.
  二、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生创新意识的产生来源于师生之间的平等的关系.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让学生当课堂的主角,自己只做观众或配角.尊重宽容友善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使课堂不再是教师唱独角戏的地方,而是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发挥聪明才智共同进步的舞台.只有给学生更多的机会,让学生更加自主地学习,学生才会更积极主动地探究知识,思维能力才能得到锻炼.
  三、教师的教学过程要有创新
  教师的教学方法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要不断地更新才能迎合发展的需要.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方法只会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变得枯燥乏味,也不利于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在有一定的数学知识的基础上才能激发出来的.因此,基础的数学知识的学习亦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可组织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学生尝试解决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通常是由浅入深的.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教师还要选择一些新颖的教学方法来开展教学。备课过程中,不但要备好教材,还要备好学生,对学生的心理活动要有所准备.这样才能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来让学生学会思考.
  四、在实践活动中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习的动力.对教学有兴趣,学生才会去积极思考和探索.因此,在教学课堂上,教师要有效地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学生克服困难的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感知和认知能力.在教学中,可让学生参加教学实践,让学生亲身体会到成功并学会新知识.比如让学生使用量角器和尺子在纸上画一个△BCD,使∠C=20,BC=3cm,CD= 5cm,然后用剪刀剪下来,再把自己剪下的图形与其他同学对照.学生也会发现这图形能够重合.接下来让学生改变角度和长度再做个三角形,再对照,学生发现还是能重合.最后总结出,如果两个三角形夹角和两边对应相等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即"边角边"公理.学生们动手操作,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也使课堂的气氛更加活跃.这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也没有那么地抽象,更加易于接受了.
  五、挖掘知识价值,教会学生勇于质疑
  知识是创新的根基,但是已有的知识也可能会使思维僵化,这就要看知识的价值,创新的起点在于知识的背景和知识的产生.要用知识去解释问题并解决问题.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知识的价值,比如在讲解这一个例题时:一次科技知识竞赛,两组学生成绩统计如下:
  学生能马上算出学生的平均分为80分.那我再问道根据你们学的统计知识,进一步分析这两个组哪组在这次竞赛中能取得更好的成绩?说说你的理由.学生就会开始思考,并认真分析. 这些问题都来源于学生的生活,为学生所熟悉.因此也有思考的基础但对"哪一组更好些"的含义,就必须认真探讨,思考,也就是说,不同的竞赛目的,"哪一组更好些"的标准是不同的,另外要思考,在某一竞赛目的下,根据哪些统计量来判断"哪一组更好些"。
  因此,要抓住分析时机,训练联想思维。联想能使学生多角度地去观察思考问题,进行大胆联想,寻求答案。在教学中,教师应抓住有利于训练联想思维的时机,强化训练。
  综上所述,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改进教学模式,创设平等的师生关系,加强课堂上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要掌握好基础知识,才能有创新思维的根基.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分清主次,明确目标,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为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第一版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1月第四版
其他文献
【摘要】推行新课程改革就是要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模式。怎样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呢?“自主互助,展示反馈”教学模式应运而生。这一教学模式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意识,并通过“展示反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是一种先进的、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是符合新课标改革理念的课堂结构和
经济市场不断扩增,人们要求越来越高,各行各业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人们深刻地意识到,只有加强自身建设,完善机构内部管理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并以此
韦必江烈士纪念馆新馆揭幕10月30日,全国模范公安人员、灭火战斗英雄韦必江纪念馆新馆开馆仪式在广西柳州市消防支队鱼峰中队举行。1963年3月18日,柳州市公安局消防大队鱼峰中
期刊
【摘要】课堂传授是高中数学主要教学手段,而对于高中数学教学来讲,课堂教学又是主要阵地,因此对高中数学教学质量进行衡量的标准关键在于数学课堂的效率。自从实施新课程标准,高中数学教师主要传授知识信息的着重点放在了每节课上,这短短的40分钟课时极为有限,如何充分的把其运用好,真正的发挥其功能,是高中数学课堂建设实现高效的重中之重环节。  【关键词】高中数学高效课堂建设途径  对于当前高中数学教育而言,最
自2000年教育部正式批准第一批网络教育试点高校以来,我国高等网络教育发展迅速。中国的网络教育市场将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 随着网络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意识到
公共产品的提供一直被视为是政府活动的基本标志,但随着社会的不断转型发展和人们意识水平的不断提升,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数量与质量已渐渐无法满足人们的要求,供需关系的不平衡
在近7年的高中数学教学中发现,随着数学内容的逐步深化,高中女生数学能力逐渐下降,她们越学越用功,却越学越吃力,出现了部分女生严重偏科的现象,在高考中成绩不理想。因而,对高中女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应引起重视。  一、“弃重求轻”,培养兴趣  女生数学能力的下降,环境因素及心理因素不容忽视.首先从环境因素看,目前社会、家庭、学校对学生的期望值普遍过高,不管学生的基础和学习能力,非要考一本,上名校。使学生压
【摘要】目前,为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化,每个教师都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并取得了显著成果。但是随着新课程改革实验的逐步深入,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随之出现。笔者根据自己上课的体会和多次听课掌握的情况,呈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目前存在的一些现状,对其进行简要分析,并试图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现状思考  一、数学课堂教学要多进行互动  曾经,数学课总给人抽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