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配合中药治疗痤疮的疗效观察

来源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yingguil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痤疮多发于青壮年,影响美观,常给患者造成困扰.痤疮的治疗方法较多,但疗效满意者少.笔者采用针刺配合中药的方法治疗痤疮50例,并与单纯针刺治疗的50例进行疗效比较,现报告如下。

其他文献
中药五味理论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我们所看到的中药五味理论大多源自中医药学的教科书,对于原滋原味的中药五味理论的起源以及其发展形成的过程缺乏了解,从而不能正确地对其产生认识和评价.本文概述了东汉至五代这一历史时期的中药药味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蛋白尿是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常迁延难愈,病情反复.长期蛋白尿可引起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加速肾病进展.因此,减少和控制蛋白尿是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的治疗手段之一.本病散见于"尿浊"、"腰痛"、"虚劳"等记载中,为虚实夹杂之证,脾肾亏虚为致病因素,故益气固摄法是临床最常见的治法之一.本文采用具有益气固摄作用的固精方治疗脾肾气虚
韩国韩医学研究所成立于1994年,1997年更名为韩国韩医学研究院,2006划归韩国科学技术部所属的基础技术研究会管理。
2004年9月,欧盟药品审评管理局根据2004/24/EC指令成立了草药产品委员会(committee on herbal medicinal products,HMPC),其主要职责之一就是建立“欧盟草药产品专论”。根据欧盟药品审评管理局官网介绍,“欧盟草药产品专论”是欧盟药品审评管理局和欧盟各成员因评审传统草药产品重要参考资料,
痔瘘是肛肠科常见病、多发病,任何年龄都可发病,尤以20~50岁的中青年人群多见,其症状可随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加重[1].痔瘘病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由于肛门直肠部位特殊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痔瘘术后创面易受分泌物、肠内细菌的刺激以及疼痛、出血、肛缘水肿等术后并发症的影响,致使创面愈合缓慢,给患者造成极大痛苦.中药熏洗疗法是将中药煎煮后,先利用蒸气熏蒸,再用药液淋洗、浸浴全身或患处的治疗方法,是祖国医学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64例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包括吸氧、抗感染、解痉平喘、化痰等),治疗组在对照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3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两组均治疗14d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为65.63%,两
湿疹好发于手、足、小腿、肘窝、外阴、肛门等处,多对称发病.病情时轻时重,缠绵难愈[1].笔者应用吴茱萸复方粉治疗慢性湿疹3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临床上,大面积烧伤后并发胰腺损伤的病例较多[1],乌司他丁(Ulinastatin,UTI)是广谱酶抑制剂,可有效保护重要脏器.中药清胰汤具有清热解毒,泻腹通便,活血化瘀之功效.笔者应用中药清胰汤联合乌司他丁治疗大面积烧伤后胰腺损伤,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观察对象为我院自2010年6月至2011年12月间收治20例住院患者,20例确诊患者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各1
颈源性头痛(cervicogenic headache,CEH)是指颈椎及颈部软组织器质或功能性病损引起的以慢性、单侧头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疼痛多从枕部起始,放射到额、颞及眼眶部,伴耳鸣、眩晕、恶心、呕吐、眼部胀痛或眼球内陷感、视物模糊、头颈或上肢活动受限甚至行动障碍等症状。
慢性化脓性泪囊炎是眼科泪道疾病的常见病、多发病,溢泪是其主要临床症状.与一般的慢性泪囊炎、鼻泪管阻塞的区别在于泪囊持续产生大量脓性分泌物.对其彻底治疗主要依靠泪囊-鼻腔吻合手术,但该术式易于面部遗留瘢痕,且手术操作复杂,患者难以接受.近年来,随着泪道插管、泪道支架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治疗泪道阻塞提供了新尝试,但大量分泌物可在插管、支架内壁沉积,阻塞管腔致使手术失败.笔者采用中药加减五味消毒饮煎剂内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