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茫中的选择 现实中的妥协——对我国刑诉案中证人出庭困境的理性批判

来源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gjin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刑事诉讼法》经过系统修改在我国颁布实行后,我国的刑事司法制度日益完善,更趋向于合理。但在具体考量刑事司法制度变革是否深入的问题时,证人怠于出庭逐渐成为衡量其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对此问题的探究,不能仅站在国家管理者的高度凭惯性思考,需要研究者超越历史的局限,从证人对自身重大利益的关切,以及社会强势群体的示范导向和人情社会的惰性阻碍着眼,加以理性地批判。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危重病并发急性肾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住院时采用常规治疗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76例急危重病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作为联合组,同时选
该文概述了单位犯罪的原因和理论界对单位犯罪社会控制的探讨情况,基于单位犯罪行为的谋利性和单位行为的明显理性,建议借鉴犯罪计量经济学理论来控制单位犯罪行为,主要路径是提
该文分析了周恩来对毛泽东伦理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主要表现为:对肃清非无产阶级道德思想的贡献;对建立革命的军人风纪和军人道德的贡献;对倡导毛泽东伦理思想的
校园精神蕴含在校园文化之中,特定的校园文化塑造出特定的群体个性,特定的群体个性折射出特定的校园精神。该文从高等院校校园精神培育方面入手,提出了高校在培育积极、健康的校
目的探析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呼吸道感染患儿治疗。方法随机将8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呼吸道感染患儿分为两组,分别行常规疗法和联合用药,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效果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革命开始讲述自己的“故事”。1949年至1966之间的十七年小说通过大量的想象,以政治教育为目的,以革命叙事、成长叙事的结构方式,建构着现代民族国家,并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