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态分析法评价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手术治疗后的功能

来源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yaodeaihaiy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三维步态分析的生物力学方法评价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手术治疗后的患儿步态功能。

方法

选择2010年5月至2012年11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22例(27侧)手术治疗的髋关节脱位患儿,年龄3~10岁,平均5.3岁;男9例,女13例。开放复位后18个月,应用美国motion公司三维运动分析系统进行步态分析。每次测量要求至少有3个步长长度,步速恒定。将骨盆、髋、膝、踝关节共设置15个点,并连接成面,建成三维动态图像。

结果

手术后骨盆、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活动与正常儿童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单侧患儿术后患侧骨盆高度较健侧低;骨盆前倾不足;患侧髋关节在术后屈曲不足,并且有明显外旋,术后双膝摆动相屈膝峰值降低;患侧足轻度内旋。术后在行走过程中三联截骨组骨盆较Pemberton截骨组与Salter截骨组显著下降;骨盆在Pemberton截骨组较Salter截骨组显著前倾和向患侧旋转;行走速度、步频、步长与正常儿童比较无明显差异。手术髋站立前中期伸髋力矩减小,产能减少。

结论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开放手术后患儿的速度、步频、步长与正常儿童无差异。在整个步态周期中,术侧髋关节屈曲不足;在负重期患侧骨盆降低,骨盆降低程度三联截骨较pemberton截骨与salter截骨程度更大。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评价Steel骨盆三联截骨联合手术治疗大龄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自2006年至2012年采用Steel骨盆三联截骨术联合其他手术治疗大龄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53例(67髋),其中50例(64髋)术中行股骨近端截骨,18例(24髋)同时行股骨近端内翻截骨。手术时年龄7~16.5岁,平均10.2岁,其中男16例,女37例,双侧14例,单侧39例。按照Tonnis分级标准:Ⅰ级18髋,Ⅱ级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造口术联合Forley尿管球囊扩张治疗小儿瘢痕性食管狭窄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自2006年7月至2014年2月间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小儿外科收治瘢痕性食管狭窄患儿11例,男8例,女3例,年龄(39.27±29.32)个月。均于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胃造口术,术后第7天利用简易Forley尿管球囊进行狭窄食管扩张。于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2年回院复查,食管钡餐检查,测量对比术后
目的探讨Pennig微型支架治疗儿童单纯性并指的临床效果。方法我科自2014年3月至7月共收治5例单纯性并指患儿,女2例,男3例,左手3例,右手2例,均采用Pennig微型支架行并指间皮肤牵伸,Ⅱ期行并指皮肤分离成形术。结果5例患儿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3.5个月(12~16个月),5例患儿通过Pennig微型支架行并指间皮肤牵伸均获得充足皮源,2期手术不需游离植皮,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感染、皮
期刊
目的对胆道闭锁(BA)肝门肠吻合术(PE)进行手术改进并评价治疗效果。方法对2012年3月至2014年2月进行PE的III型BA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研究病例的PE方式分为扩大肝门部病变切除范围PE手术(EPE)、Nakamura的Kasai改进手术(MKPE)和本研究的改进Kasai手术(OMKPE)3种并根据PE方式将病例分组。对病例的术前临床资料、术后黄疸清除率、胆管炎发作率和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