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疮性肾炎、混合结缔组织病和硬皮病的抗核抗体补体结合活性的比较

来源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YiD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于复习文献后指出,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肾炎中,核抗原、抗核抗体(ANA)和补体沉积于肾小球,并认为有发病学的意义。

其他文献
作者在埃塞俄比亚研究了81名界线类麻风病人临床、病理组织学特征与淋巴细胞转化试验(简称LTT)的关系。病人外周血液经聚蔗糖――泛影葡胺离心法分离淋巴细胞,加麻风菌抗原后培养7天,最后16小时加入3H标记的胸腺嘧啶,回收时用液体闪烁计测定掺入同位素的数量。麻风菌抗原有两种,均自未治疗的瘤型麻风病人皮下结节取材制备。结节剪碎后置玻璃匀浆管中加入冷的含1%人血清白蛋白的磷酸缓冲液(简称PBS-HSA)研
本文阐述了毛孢子菌及其分型,以及毛孢子菌的临床特征,指出阿萨希毛孢子菌是毛孢子菌属中最重要的临床致病菌。对毛孢子菌与深部播散性感染的关系以及毛孢子菌所致播散性毛孢子菌病的治疗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基因治疗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手段,近几年在恶性黑素瘤的治疗应用中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根据导入的治疗性目的基因的不同分为四类:①免疫基因治疗;②反义核酸与核酶基因治疗;③抑癌基因治疗;④“自杀”基因治疗。本文就近几年恶性黑素瘤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嗜酸性组织细胞增生症这一病名首先由Mcleod和Winkelmann在1985年提出,认为可能是淋巴瘤样丘疹病的异型。该文作者报告了3例,对炎性浸润细胞进行了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研究。
当今为HIV流行时代,神经梅毒患者正在增多,大多数临床医师仍把临床症状和脑脊液性病研究实验室试验(CSF-VDRL)阳性作为神经梅毒的证据,但CSF-VDRL用于诊断神经梅毒时的敏感性仅为27%.该文旨在证实联用5种常用的非VDRL梅毒试验可作为神经梅毒的更为可取的诊断方法.
神经肽在异位性皮炎(AD)发病机理中作用的报道不断增多。作者应用间接免疫荧光和图像分析技术观察AD患者皮损与非皮损区和正常对照皮肤的神经肽分布和密度,用胆碱酯酶组化分析研究胆碱能的神经支配。
期刊
麻风病的肌肉受累甚为常见,很多作者对此进行过研究。现已知道在骨骼肌中含很丰富的醛缩酶(Aldolase)。如果肌纤维发生变性或坏死,则醛缩酶就会被释放到血流中。此酶能使1,6-二磷酸果糖(fructose 1,6-diphosphate,FTP)降解为三一磷酸甘油醛和磷酸二羟丙酮。
期刊
系统性念珠菌感染是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对免疫受损患者。而微生物学、组织学和血清学方法结合诊断该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仍有待提高。聚合酶链反应(PCR)诊断真菌已广泛应用于多种临床标本如全血、血清、呼吸道分泌物、尿、腹腔积液和脑积液等。多数认为其敏感性高于血培养。除协助侵袭性念珠菌病的诊断外,一种理想的检测方法也应能帮助监测治疗反应以确定治疗时间。
作者将桑白皮先用70%乙醇抽提后,再依次用乙醚、乙基醋酸和正丁醇抽提,各次的可溶性成分分别称为SO-1、SO-2和SO-3,而未溶解的水溶性成分称为SO-4.用70%的乙醇将其稀释成1%(w/v)的浓度外用.动物试验:以出生22周的新西兰白兔(已知出生22周后,其毛发便进入休止期,并能持续6周时间)作为研究对象.
期刊
文章指出,在过去20年中,在英国由国家管理的及私人经营的游泳池已增加了很多倍,但对游泳池的正确保养成了既困难而又用费浩繁的问题。公家的常使用消毒剂过多,而私人经营的则相反,必须指出过多的或不足的使用消毒剂均对人身不利。氯过多可引起脱发,有碍外观,氯不足则可由于消毒力差引起绿脓杆菌的繁殖而发生严重的后果。1975年3月在明尼苏达州一个旅馆里,发生了一起不寻常的游泳池皮疹的流行。该旅馆设有游泳池及涡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