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财务报表失真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一报表粉饰行为不仅对债权人和投资者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误导其根据失实的财务信息作出了错误的判断和决策,而且还影响了政府监管部门,使监管部门不能及时地发现、防范和化解企业集团和金融机构的财务风险。鉴于此,需要对财务报表粉饰行为进行足够的重视与了解,并对其进行及时的识别和防范。本文主要就财务报表粉饰行为的主要危害和防范措施进行了简要描述。
【关键词】财务报表 报表粉饰 防范措施
财务报表粉饰行为不仅误导了大量投资者,严重损害了其切身利益,而且还造成了证券市场的不规范,制约了经济的持续的、良好的发展。鉴于此,政府监管部门及报表使用者应加大对其危害的关注程度,并了解防范财务报表粉饰行为的具体对策
一、财务报表粉饰行为危害的主要体现
1.危害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健康成长
近年来,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随着注册会计师数量的日益增多,其竞争程度也日趋激烈,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注册会计师为了一己私利,就淡化了注册会计师对公众的责任感,降低了作为一名注册会计师应有的职业敏锐性与应尽的义务,他们对上市公司粉饰财务报表的行为视而不见,甚至与上市公司串通起来共同作弊,这无疑使注册会计师的公信力受到了公众越来越多的质疑,并降低了注册会计师在公众心中的地位,这些都严重危害了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健康成长。
2.危害广大投资者
从投资者的角度而言,其进行投资决策的主要依据就是各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如果上市公司对其财务报表进行了粉饰,而投资者又不具备一定的识别能力,未能及时、全面的认清这一粉饰行为,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经过上市公司粉饰的财务报表就很可能会误导广大投资者,使其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进而使其蒙受损失。因此,这种报表粉饰行为深深地危害到了广大投资者。
3.危害企业的长期发展
在我国上市公司中,管理层进行各项决策的主要依据就是本企业的财务报表,在这样情况下,一旦其财务报表存在不真实的情况,未能正确反映上市公司的当期状况,那么,这些错误的会计信息就会对其管理层产生一定的误导,使其难以做出正确的决策,从而给企业带来难以避免的损失,危害了企业的长期发展。
4.危害了市场的健康发展
很多上市公司为了一己私利,往往对其真实的经营情况进行掩盖与隐瞒,通过这种粉饰行为,向广大投资者表现出了“利好”的信息,以方便其筹集到更多的资金,这对资源实现有效配置产生了一定的副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有效的利用率。因此,这种报表粉饰行为增加了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因素,严重威害到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地、持续地发展。
二、防范财务报表粉饰行为的具体对策
1.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
要查视已颁布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寻找并填平其中的真空地带,防止这些真空地带为上市公司粉饰其财务报表提供前提与基础。此外,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制定,应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粉饰行为进行科学的分析和预测,早一步发现并及时治理,以此来避免会计处理中“无法可依”的现象出现,从而防范上市公司对其财务报表进行粉饰。
2.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完善企业内部会计制度,严格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来进行企业的会计核算、财务收支等程序,减少财务报表粉饰行为。建立健全国有企业财会人员委派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企业管理者对财会人员的控制,以此来防范会计舞弊,减少财务报表粉饰行为。
3.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建设
会计人员是企业会计信息的提供者,也是企业经济活动的管理者,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建设,使其坚守一名会计人员应有的职业操守,对净化会计行业的整体环境是大有帮助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也有助于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这无疑也减少了财务报表粉饰这一行为。
4.完善注册会计师制度
注册会计师制度在防范财务报表粉饰方面起着不可忽视与无法替代的重大作用。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利益相关者,但是,我国现有的注册会计师聘任制度存在着严重缺陷,很多注册会计师为了一己私利而对企业的报表粉饰行为视而不见,这与注册会计师制度是相悖的。鉴于此,应完善注册会计师聘任制度,提高注册会计师的职业敏锐性,强化注册会计师对社会公众的责任感。
5.强化单位负责人的法律责任
作为公司的管理者,应该遵纪守法,不得违反会计法律法规的规定,但是,在现实中,很多公司领导为了虚增经营业绩,往往蓄意诱导、授意会计人员粉饰其财务报表,隐瞒了真实的会计信息。因此,应强化单位负责人的法律责任,制止其蓄意诱导、授意会计人员粉饰财务报表。
6.加强法规制度建设与处罚力度
防范财务报表粉饰行为离不开相关法律法规的制约,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颁布并不段更新相关法律法规,如《会计法》《公司法》《证券法》等,对防范财务报表粉饰行为有很大的意义。对蓄意粉饰其财务报表的企业,应加大处罚力度,给予其严厉的打击和处罚。
(编辑:陈岑)
【关键词】财务报表 报表粉饰 防范措施
财务报表粉饰行为不仅误导了大量投资者,严重损害了其切身利益,而且还造成了证券市场的不规范,制约了经济的持续的、良好的发展。鉴于此,政府监管部门及报表使用者应加大对其危害的关注程度,并了解防范财务报表粉饰行为的具体对策
一、财务报表粉饰行为危害的主要体现
1.危害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健康成长
近年来,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随着注册会计师数量的日益增多,其竞争程度也日趋激烈,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注册会计师为了一己私利,就淡化了注册会计师对公众的责任感,降低了作为一名注册会计师应有的职业敏锐性与应尽的义务,他们对上市公司粉饰财务报表的行为视而不见,甚至与上市公司串通起来共同作弊,这无疑使注册会计师的公信力受到了公众越来越多的质疑,并降低了注册会计师在公众心中的地位,这些都严重危害了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健康成长。
2.危害广大投资者
从投资者的角度而言,其进行投资决策的主要依据就是各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如果上市公司对其财务报表进行了粉饰,而投资者又不具备一定的识别能力,未能及时、全面的认清这一粉饰行为,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经过上市公司粉饰的财务报表就很可能会误导广大投资者,使其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进而使其蒙受损失。因此,这种报表粉饰行为深深地危害到了广大投资者。
3.危害企业的长期发展
在我国上市公司中,管理层进行各项决策的主要依据就是本企业的财务报表,在这样情况下,一旦其财务报表存在不真实的情况,未能正确反映上市公司的当期状况,那么,这些错误的会计信息就会对其管理层产生一定的误导,使其难以做出正确的决策,从而给企业带来难以避免的损失,危害了企业的长期发展。
4.危害了市场的健康发展
很多上市公司为了一己私利,往往对其真实的经营情况进行掩盖与隐瞒,通过这种粉饰行为,向广大投资者表现出了“利好”的信息,以方便其筹集到更多的资金,这对资源实现有效配置产生了一定的副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有效的利用率。因此,这种报表粉饰行为增加了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因素,严重威害到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地、持续地发展。
二、防范财务报表粉饰行为的具体对策
1.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
要查视已颁布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寻找并填平其中的真空地带,防止这些真空地带为上市公司粉饰其财务报表提供前提与基础。此外,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制定,应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粉饰行为进行科学的分析和预测,早一步发现并及时治理,以此来避免会计处理中“无法可依”的现象出现,从而防范上市公司对其财务报表进行粉饰。
2.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完善企业内部会计制度,严格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来进行企业的会计核算、财务收支等程序,减少财务报表粉饰行为。建立健全国有企业财会人员委派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企业管理者对财会人员的控制,以此来防范会计舞弊,减少财务报表粉饰行为。
3.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建设
会计人员是企业会计信息的提供者,也是企业经济活动的管理者,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建设,使其坚守一名会计人员应有的职业操守,对净化会计行业的整体环境是大有帮助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也有助于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这无疑也减少了财务报表粉饰这一行为。
4.完善注册会计师制度
注册会计师制度在防范财务报表粉饰方面起着不可忽视与无法替代的重大作用。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利益相关者,但是,我国现有的注册会计师聘任制度存在着严重缺陷,很多注册会计师为了一己私利而对企业的报表粉饰行为视而不见,这与注册会计师制度是相悖的。鉴于此,应完善注册会计师聘任制度,提高注册会计师的职业敏锐性,强化注册会计师对社会公众的责任感。
5.强化单位负责人的法律责任
作为公司的管理者,应该遵纪守法,不得违反会计法律法规的规定,但是,在现实中,很多公司领导为了虚增经营业绩,往往蓄意诱导、授意会计人员粉饰其财务报表,隐瞒了真实的会计信息。因此,应强化单位负责人的法律责任,制止其蓄意诱导、授意会计人员粉饰财务报表。
6.加强法规制度建设与处罚力度
防范财务报表粉饰行为离不开相关法律法规的制约,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颁布并不段更新相关法律法规,如《会计法》《公司法》《证券法》等,对防范财务报表粉饰行为有很大的意义。对蓄意粉饰其财务报表的企业,应加大处罚力度,给予其严厉的打击和处罚。
(编辑:陈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