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狱职能纯化视角下警力资源的科学配置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izhini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监狱 警力资源 科学配置
  监狱警力配置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其研究的主要目标是通过科学配置监狱力量,整合监狱各项资源,力求合理化和科学化,实现高效管理的过程,让每一个民警能够在工作中发挥最大的潜力。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警力配置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一线警力任务繁重,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严重制约了监狱工作的正常化进行。因此,在监狱职能纯化的前提下,必须优化监狱警力资源配置,以便很好地发挥建筑的职能作用,建立良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监狱职能纯化视角下科学配置监狱警力资源的重要意义


  (一)科学配置警力资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在当前社会中,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始终要贯穿在监狱管理的整个过程中,从部门分配、人员配备、装备配备等等各个方面力求科学化和合理化。在监狱管理工作中,作为监狱的最重要人员,民警是重要的力量之一,树立以人文本的基本管理理念,要求在开展监狱的各项工作中首先要考虑到每一个人的基本需求,妥善处理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特别注重民警的生活方面。随着国家对于监狱财政的保证和支持,这几年中的一些突出问题得到了良好的解决,但是基层民警压力大、工作时间长、一线警力严重不足等问题依旧突出,导致一线民警一直处于一种疲惫的状态,对于犯罪的有效管理不能够落到实处。警力资源配置是最基本的,如果人数上面不能够达到一定的比例,对于民警的工作力度就提出了很大的要求,使得一线民警始终处于一种忙碌和超高压力之下工作,对于民警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科学配置一线警力资源对于实现监狱职能纯化和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关联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监狱体制改革和警力资源的配置不协调
  监狱体制改革是一个艰巨的工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够做到一步到位。改革和发展需要遵从基本的事实,根据时代的需要作出一些相应的变化,解决编制和警力不足的问题是解决问题的重要一个步骤,具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一些远离城市的农业监狱,监狱办社会责任依旧繁重,相当一部分的警力资源用于其他的途径,导致体制改革不能够良好的符合当代社会的发展。
  另一方面,警力的配置需要根据监狱的实际情况来进行,但是在一些监狱中,平均每一个民警需要管理16个以上的罪犯,这就导致很多问题。
  (三)警力资源流动的封闭性与警力资源配置的开放性不相适应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认为管理是有上有下、有进有出不断调整的,是一种流动的状态,这样才能够最大的发挥管理人员的才能和能动性。但是在当前的警力配置中,出现的主要是静态流动的管理模式,监狱内部的人才单位齐全,部门之间的独立和分割导致很多问题不能够及时解决,浪费警力的同时造成办事效率低下,这种相对封闭的状态对于监狱警力配置是一个严重的错误,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的同时导致警员的积极性低下,产生各种不良效果。

二、监狱职能纯化视角下监狱警力资源配置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
  每一个人要对自己的错误承担相应的责任。在监狱中,民警作为最基本的执行主体,要把其基本需求建立在警力资源配置的方案中,在整个管理过程中始终要以人为本,树立正确的管理方式,在资源配置方面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管理模式,坚持以人为中心,制度的制定都要以人的价值实现为标准,充分发挥警员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创造性建设思维,把监狱管理工作做到最好。另一方面,需要对每一个罪犯进行合理的教育,让其能够主动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诚心改过。
  (二)保障职能的原则
  警力配置是为了能够更好地执行监狱的各项管理工作,其主要的目的是帮助民警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实现民警的管理职能。其良好的保障作用对于监狱职能行使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民警配置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工作任务的量、工作的难易程度和民警的基本工作环境和体验。
  (三)加强基层队伍的建设
  作为监狱改造最烦的最基本单元,监区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警力配置的合理性以及警力资源的基本素质是决定其改造是否成功的关键,因此,要树立重视监区建设,服务监区的思想意识建设,按照在押犯的数量提供足量的警力配置,使其能够直接有效地对监狱罪犯实时管理和教化,在建设过程中需要精简机构,提供能力出众、文化程度高和身体条件过硬的基层民警力量,对于一些文化素质较低,同时工作不负责任的民警调离重要工作岗位,加强民警的管理,保证民警队伍的高效性。
  (四)与时俱进的原则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监狱工作的思路和管理模式以及要求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罪犯的构成也是多种多样,这就给监狱的管理和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要针对警力配置不合理的、标准不统一的各个方面进行合理的配置,保证监狱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开展。这是今后的监狱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建设。
  (五)合理流动原则
  合理流动是为了能够让资源发挥最大效果,产生良好的管理效果,实质为警力资源的重新配置,其主要目的是盘活资源,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进行资源优化,让每一个人的潜力开发出来。在资源的流动过程中,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监狱内部的流动,其主要表現为监狱内部人员之间的流动,生产岗位向管教岗位的转变,机关向一线警力的转变;二是内部相互流动,其主要表现为挂职或者多岗位多层次锻炼,将监狱内部人员安排到一些但单位进行学习和锻炼,另一方面,要增加其考核程度,提高录取门槛。
  (六)实事求是原则
  在监狱管理过程中,每一个建立的地理位置不同,押犯的构成也是多种多样,在监狱管理过程中,需要每一个民警注意的是要尊重一些罪犯的基本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民警的基本工作习惯和当地的风俗民情等等,通过各种方式解决警力不足的问题,在管理过程中不能够简单化一,对于一些不同的监狱,实时不同的管理办法,配置不同的警力,总的来说,根据实际情况提供相应的警力需要,积极探索能够适合当地的管理模式,一定要实事求是,实践是检查真理的唯一标准。

三、监狱职能纯化视角下监狱警力资源科学配置的构想


  (一)优化警力结构、科学配置警力需要解决的问题
  当前,有些监狱领导在管理上面还存在一些观念偏差,警力配置相对来说不能够很好地满足当前环境下的监狱治理,严重浪费一线警力。对于上级的一些指令不能够很好地落到实处,有些认为标准太高,有的则对于当前警力配置没有一个很好的掌握,这就造成了警力配置不科学,警员力量分散,不能够很好的调动警员的积极性,浪费大量资源。还有就是“近亲繁殖”现象严重,动一个人涉及到一群人,牵一发而动全身,因而监狱领导常常投鼠忌器,不敢有所动作,有所作为。
  (二)解决监狱办社会和生产模式滞后与警力资源重新配置的不相适应问题
  监狱体制的改革是一个系统的任务,在每一个过程中都需要进行及时地调整,不可能一步到位,通过监狱体制的改革,能够很好的解决一部分问题,同时,由于一些社会原因或者生产力落后,导致部分地区的警力配置不是很合理。
  (三)提高监狱民警执行力的措施
  执行力实际上体现的是一种工作态度,它需要精神信仰,需要激情和动力,需要用心去做事。作为监狱的民警,“教育、感化、挽救”服刑人员,为社会稳定做贡献,是一种责任。工作就意味着责任,没有不承担责任的工作,更没有不承担工作責任的工作者。这样做是对单位、对国家、对社会负责的表现,同样也是对自己、对家庭、对事业负责的表现。有了责任心,精力就会集中在事业上,干工作就会热心、用心、尽心,就会精益求精,就会积极主动地想办法、出主意、拿措施、抓落实,执行就会没有任何借口。
  (四)以健全完善机制为手段,提高民警的执行力
  监狱管理过程中需要提高每一个管理人员的执行力,健全管理机制,形成持久管理的管理模式,借助于现代化机制,建立一些现代化管理机制,加强标准的制定、程序的执行等等,逐步建立起以科学民主为目标的监狱管理系统,通过合理的考察机制、监督机制、奖惩机制提高相关管理人员的意识,建立一套全方位的管理体系。
  (五)以完善制度作保障,提高民警的执行力
  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从实际情况看,要进一步加快制度建设工作,就要从选人用人制度、薪酬体系、业绩考核制度、奖惩制度等各个环节入手,借鉴其他一些各种行之有效的经验,做好制度的建立、修订和完善工作。用制度来体现清晰、有效、简洁的工作标准、工作程序、岗位职责、考核标准,进而规范执行力的标准,用制度来克服责任权利不对等、信息流通不畅、职责不清、业务推诿扯皮等影响执行力的因素。通过制度的健全促进民警不断提高执行力。
其他文献
摘 要 新型城镇化不仅是经济增长的巨大引擎,也是促进民族地区快速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在普洱这样一个集老、少、边、穷,环境敏感、耕地有限的地区推进城镇化实非易事,本文认为有必要对外部和内部环境做一个系统全面的分析,为此,通过分析当前普洱市城镇化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才能提出切合普洱实际,民族地区实际稳步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解决之道。  关键词 新型 城镇化 建设 民族地区 特色  作者简介:刀剑,云南省
基金项目:甘肃省2019教学成果培育项目《公共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甘肃政法大学第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组织行为学》课程教改项目; 2019年度国家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兰州基地项目(sfwm2019002)。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獻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
关键词“捕诉一体” 专业化 办案模式一、“捕诉一体”概述  检察机关被赋予法律监督职能,依法对国家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的工作进行法律监督。其中,批准逮捕权(以下简称“批捕权”)就是由检察机关行使的,对侦查机关的侦查活动进行监督,对犯罪嫌疑人是否有必要逮捕进行审查,决定其是否有必要被采取逮捕这一最严厉的刑事强制措施,以保障刑事诉讼活动进行的一项监督权力。批捕权实质上是检察机关对侦查机关是否应当采取逮捕
摘 要 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并指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对公安应用写作课程教学有深刻的指导意义。如何客观面对目前公安应用写作教学的现状以及优化教学模式是本文讨论的重点,并从统一对课程的认识、校局结合积蓄授课资源、把握授课对象合理安排内容、改革教学模式尝试多种教学方法和优化教学质量考核标准五个方面探讨了如何提升公安应用写作课程的教学质量。  關键词
摘 要 “终本”案件的比重从“一席之地”到“半壁江山”,这种现象在许多法院已成常态。通过态势分析来探究其特征,进而归纳解决问题的方法,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规范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规定(试行)》进行几点完善的建议,即是本文题中之义。  关键词 “终本” 执行 审判管理  基金项目:本文是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2016年全省法院司法统计分析重点课题《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案件的统计分析》成果。  中图分类号:
摘 要 鸦片战争后,中国在洋务运动的核心政治思想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下重新开展了以国际法为先导的翻译引进外国法律的工作。作为最早的引入到近代中国的西方法律的标志性事件为 1864 年美国传教士丁韪良对《万国公法》的翻译。日本法学家箕作麟祥将万国公法翻译为日语的 “国際法”,当时的留日学生从日语中借用的这三字取代了“万国公法”这一名称。  关键词 万国公法 国际法 箕作麟祥 借词  作者简
关键词 农村 未成年人 犯罪 监管  作者简介:潘常瓛、黎雪琳,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刑事法。  中图分类号:D924.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3.334一、现状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诉部门的相关调研报告表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呈现犯罪年龄趋于低龄化、文化程度较低、外来未成年人所占比重较高、所犯罪名比较集中、犯罪手段呈
摘 要 党的十六大以来,各级政府把尊重和保障公民的文化权利作为全面和谐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这是国家建设、社会文明、民族进步的迫切要求,是全国人民进一步提高物质文化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愿望和要求。本文基于此背景,主要分为两部分,试图以《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出台、内容、意义等为着眼點,从建设主体多元化、公众需求与参与机制建设、整合资源促进共享等角度展开对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研究。  关键词
摘 要 法学专业技能训练是法学专业的一个重要教学实践环节,在课程体系中处于职业能力核心课的地位。本文就本校《法学专业技能训练》的课程改革,从课程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课程实施建议五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以期在实践教学的改革中能尽微薄之力。  关键词 专业技能 训练 法律 职业技能 职业道德  基金项目:本文为作者主持的2017年度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教学研究指导性项目《有效教学视野
关键词 边境地理学 教学 改革  基金项目:本文系作者主持的2015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边防管理专业课堂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YB2015041)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熊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讲师,法学博士。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3.092  《边境地理学》是研究我国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