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单元教学设计——以“氮的循环”为例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ansm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单元教学设计是实现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有效途径。在单元教学中,教师可通过研究课标、学习教材和分析学情,形成自己对教材内容的独特理解,重新整合教学内容构建教学单元。文章以“空气变粮食”为教学主线,由“空气变粮食之氮的固定”“空气变更多粮食之氨和铵盐”“空气变更多粮食之硝酸”“空气变更多粮食之环境保护”四个小情境规划四课时,重构“氮的循环”单元,使课堂教学层层递进、浑然一体。
其他文献
胆石症是发生于胆道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以腹痛、黄疸、寒战发热、恶心呕吐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者可诱发胆源性胰腺炎、胆囊坏疽、胆囊穿孔甚至胆囊癌等并发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目前,关于胆石症的治疗仍以手术为主。手术治疗虽然见效快,但普遍存在结石残留率及术后结石易复发等问题。研究表明,术后辅以中药治疗在处理术后结石残留、降低结石复发率、改善临床症状等方面具有显著疗效,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除此之外,中药
<正>生活化问题情境融入了诸多生活化元素,它迎合了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并与李吉林先生的"情境教育"相互融合,形成了当前比较热门的问题情境生活化教学体系。在该教学体系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与教学计划严格甄选生活中易于被学生理解和接受的真实现象与问题并进行资源重组规整,利用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探究,确保他们始终在生活化情境中学习知识内容,在生活中应用知识。
期刊
目的:探讨双能CT定量参数对颈动脉自发性壁内血肿及动脉粥样硬化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2021年3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进行双能量CTA检查并之后经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R-VWI)检查或随访证实的14例颈动脉自发性壁内血肿患者和56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双能CTA图像的各定量参数,并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由两位具有5年和8年诊断经验的放射医师对双能CT各定量参数进行测
<正>音乐课作为一种审美教育课,应该是给学生更多的乐趣和更多的美的享受,因此,对音响的感受是一切音乐活动的基础,通过不同形式与手段对学生进行音乐感受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那么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怎样才能上好一节音乐课呢?一、做个热爱音乐的音乐老师。教师要关注学生,更要关注自己,教师要让学生热爱音乐,自己更要热爱音乐,这样才能带动学生和你一起在音乐的国度里畅游!因为一个爱音乐的人才能更好地教会别人去爱音
期刊
利用装配有集磁器的平板电磁成形系统,研究了金属板料小区域的电磁成形过程以及集磁器对板料电磁力的分布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通过集磁器的磁场聚集作用,板料能够完成小区域的变形,且成形效果较好,能够贴紧凸模;板料的变形主要分为3个阶段,首先是板料中心区域受到电磁力而发生微小变形,随着电磁力的增大以及板料获得一定成形速度后,中心区域快速完成变形,最后是受力区域向板料外端移动,在惯性共同作用下发生整体的下移,
针对风电机组钢混塔结构建造技术,对混塔式风机基础、混凝土塔筒段预制、组装、整体安装、预留空间2次填充封闭及钢混连接段结构施工工序进行专项研究,总结出一套混凝土塔筒+钢塔筒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且为保障施工质量,提出了混凝土塔筒段拼装、吊装及2次填充封闭专用支撑体系及保障措施。
<正>为了解醋蛋液食疗对老年性高血压及高血脂的治疗效果,本研究选择本院19例高血压病老人(年令58-65岁)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7例,女性2例。每日清晨空腹服用醋蛋液30ml,二个月后测定治疗前后患者血压,血脂水平,同时观察病人的自觉反应。结果表明,治疗后病人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降低(P<0.01), 血中胆固醇和甘油三脂亦均低于治疗前水平(P<0.01,P<0.05),且各项指标表现出治疗后二
会议
<正>一、前言酸枣产业作为特色农业产业,已展现良好的发展潜力,特别是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发展酸枣产业对促进太行山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了解太行山区酸枣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剖析了酸枣产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快制定太行山区酸枣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优化酸枣产业发展链条、突出品牌化发展策略、完善产业服务体系等对策建议,以期促进太行山酸枣产业的健康发展。
期刊
文章利用ABAQUS软件对高强钢筋混凝土柱进行数值分析,以比较不同轴压比、纵向钢筋强度、箍筋间距和混凝土强度对关键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高强钢筋可以改善柱构件的滞回性能、延性性能和耗能能力,同时可以提高柱构件的极限承载力。
<正>应用背景煤矿灾害重、风险大,生产过程中下井人员多、危险岗位多,全国煤矿从业人员中从事采煤、掘进、设备安装、运输、灾害治理、煤仓清理的危险岗位和瓦斯检查、设备设施巡检等关键岗位的人员占比达60%以上,一旦发生事故就会造成重大损失,因此利用具备"自主感知、自主学习、自主决策"的机器人开展井下高危岗位替代刻不容缓。2015年5月,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提出"依托优势企业,紧扣关键工序智能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