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低级别星形细胞瘤治疗后MRI征象及预后:IDH表型的影响

来源 :临床放射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yyou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异柠檬酸脱氢酶(IDH)不同表型的较低级别星形细胞瘤(LGA)治疗后MRI征象差异及其对生存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确诊并行IDH基因检测的49例LGA.观察IDH野生型与突变型LGA两组间临床因素[年龄、细胞增殖抗原标记物(Ki-67)、部位、WHO分级]及治疗后MRI征象[残腔壁强化类型、新增强化、新增室管膜下区受累(SVZ)、残腔外FLAIR高信号范围变化、残腔FLAIR相对信号强度]差异及其生存影响.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不同因素及模型、IDH基因表型对于预测治疗后LGA的预后效能.结果 49例LGA包括IDH突变型26例、野生型23例.IDH野生型组WHO级别较高(P =0.035),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非甲基化状态者较多(P =0.043),残腔壁粗线及结节样强化较多(P =0.001),残腔外FLAIR高信号范围增大较明显(P=0.014),残腔FLAIR相对信号较高(P <0.001).IDH突变型LGA的无进展生存(PFS)[957天(838~1077)]较野生型者[440天(333~546)]长(P<0.001);IDH突变型LGA的总生存期(0S)[1022天(931~1112)]较野生型者[764天(637~890)]长(P=0.003).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联合IDH基因表型的综合模型(AUC =0.914)对于生存预后的预测效能优于WHO分级、常规MRI、IDH表型、WHO分级+常规MRI模型(AUC分别为0.698、0.896、0.742、0.900),敏感性达0.800、特异性0.941.结论 IDH表型影响LGA治疗后MRI征象及生存,其中野生型者更易出现残腔壁明显强化、残腔及其周围FLAIR高信号进展.IDH基因表型信息可改善临床影像模型预测LGA生存预后的能力.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肺动脉造影(CTPA) 40 keV虚拟单能量图像(VMI)质量及优化窗口设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至2021年5月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Philips IQon双层探测器光谱CT上行CTPA的65例肺栓塞患者的资料.扫描后重组常规120 kVp混合能量图像(PI)、40 keV虚拟单能量图像(VMI40keV).比较PI与VMI40 keV图像中肺动脉的CT值、图像噪声和对比噪声比(CNR).调节并记录PI与VMI40keV的个性化窗口自设值(Ind.-PI/Ind.
背景:由于儿童颈椎尚未发育成熟,韧带相对松弛、关节面相对水平、钩椎关节开始发育,因此儿童颅颈交界区和下颈椎更易损伤.研究儿童颈部的力学特性和损伤机制对于其保护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目的:建立4岁儿童全颈椎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各节段关节面的最大应力值,了解其不同运动状态下的力学变化规律.方法:将连续扫描的颈椎断层影像原始数据以DICOM格式导入Mimics 21.0软件,分别重建C0-T1的3D模型,再导入到3-Matic软件,建立椎间盘初步几何模型,然后进行去噪、铺面、平滑等处理,完善后的模型导入Hyper
目的 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序列及扩散加权成像(DWI)序列在鉴别艾滋病相关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AR-PCNSL)与环形强化感染性病变的应用.方法 分析13例AR-PCNSL与8例艾滋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环形强化的感染性病变的常规MRI影像特征及SWI上病变内磁敏感信号(SWI-ILSS)、DWI及ADC影像特征.结果 常规MRI两组间影像表现,只有在病变累及胼胝体时更提示AR-PCNSL的诊断,P值为0.046.DWI序列,AR-PCNSL壁DWI/对侧正常脑组织呈高信号(P=0.032),ADC/
目的 使用深度学习模型实现影像诊断为“胰腺未见异常”的成人群体CT图像中胰腺自动分割及体积、径线和平均CT值自动测量.方法 搜集2019年1月至10月在本院行腹盆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并诊断为“胰腺未见异常”的患者共1195例(8301个不同期相、不同层厚的扫描序列,每个序列为一个图像数据),根据标准共纳入了5389个图像数据.将图像数据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521个图像数据由专家标注后用于3D U-Net分割模型训练,将其随机分为训练集(413个数据)、调优集(56个数据)、测试集(52个数据),模型训练的
目的 探讨基于薄层CT的影像组学和形态学特征联合模型在预测磨玻璃样肺腺癌中的原位癌(AIS)、微浸润腺癌(MIA)、浸润性腺癌(IAC)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1月3月经病理证实的327例肺腺癌患者(335个病灶)术前肺部CT检查图像,随机选取201个为训练集,134个为测试集.肺腺癌参照病理金标准分三种亚型,分别为AIS、MIA、IAC.评估肺癌的常规CT影像征象;应用3D Slicer软件在每个病灶最大层面勾画感兴趣区(ROI)并提取851个影像特征,采用t检验和应用最小绝对收缩
目的 探讨基于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I采用肝脏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2018版(LI-RADS v2018)诊断肝细胞癌(HCC)的效能,并与LI-RADS v2017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20年5月本院行Gd-EOB-DTPA增强MRI检查有病理结果的HCC高危患者.由三位放射科医师分别对肝脏异常发现进行独立盲法阅片,并依据LI-RADS v2017及LI-RADS v2018进行分类.比较LI-RADS v2017及LI-RADS v2018中诊断HCC的
心血管疾病极大地危害着人类生命健康,在我国和一些发达地区,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各类疾病之首[1].截至目前,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已超过3.3亿例[2].2018年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农村患者比例达322.31/10万,城市患者比例达275.22/10万[3].有研究表明[4],大动脉弹性是心血管疾病强有力的独立预测因素.故及早评估动脉弹性,通过一系列干预手段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就显得尤为重要.
期刊
目的 通过1∶1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比较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和钆喷酸葡胺(Gd-DTPA)增强MRI对肝癌(HCC)的诊断效能,并且明确Gd-EOB-DTPA增强MRI的肝胆期是否具有补偿作用.方法 搜集行Gd-EOB-DTPA以及Gd-DTPA增强MRI检查且有肝硬化、存在肝占位性病变的患者,按年龄±2岁、性别、病灶大小±1 cm(肿瘤最小直径为1 cm)进行1∶1匹配,两组均入组87例.两位医师根据肝脏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LI-RADS)标准对Gd-EOB-DTPA三、四期及Gd-DT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及其重组技术对粪石性小肠梗阻保守治疗可通过性的评估价值.方法 搜集本院经手术及临床证实的50例粪石性小肠梗阻患者,根据保守治疗后粪石是否通过,分为通过组和非通过组,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1天内行全腹MSCT扫描,并根据MSCT图像追溯粪石梗阻的部位,测量粪石短径、粪石长径、粪石平均CT值、梗阻段小肠扩张程度,观察有无肠壁增厚(肠壁厚度>3 mm)、有无腹腔积液、有无肠系膜水肿,记录数据,并对所有数据进行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s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比较两组数据间的差异.结
目的 探索基于扩散峰度成像(DKI)扫描参数的推算序列代替常规扩散加权成像(DWI)序列扫描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至2020年10月瑞金医院确诊的直肠癌患者62例,其手术前2周内均行MR扫描,将DKI图像经后处理推算出b=1000 s/mm2扩散图像,两名医师分别对推算序列与常规DWI序列的b=1000s/mm2的图像进行比较.结果 DKI推算序列的主观图像质量、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及信号强度比(SIR)均优于常规DWI序列(P <0.050).两者术前T分期的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