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测定杂色云芝胞外多糖方法的比较

来源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bifeng13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苯酚-硫酸法和蒽酮-比色法两种方法,分别对云芝多糖含量进行了测定,通过精密度实验、稳定性实验和回收率实验,分析考察两种测定方法的优缺点.结果表明。苯酚硫酸法是测定杂色云芝菌胞外多糖较为理想的方法.此方法与蒽酮比色法相比,其精密度更高,测得多糖平均质量浓度为339.32μg/mL,相对标准偏差为1.07%,稳定性略差于蒽酮比色法,其2h内测得的多糖含量相对标准偏差为0.52%,回收率更理想.且回收率平均值为98.04%,相对标准偏差为0.78%.此研究不仅对杂色云芝固体、液体胞外多糖的测定提供参考方法和
其他文献
从周口地区鸡场无菌采集临床上疑似大肠杆菌病的116只病死鸡的心、肝、脾、肾,进行病原菌的分离、生化鉴定、动物试验和药敏试验,共分离出76株大肠杆菌,其中有44株能使小白鼠
为有效共享与利用数字教学资源,借助虚拟云技术设计了教学单位数字化资源整合系统,并给出了配置方法,在有限的硬件资源基础上扩大了数字教学资源的内涵与外延,使数字资源的利
设计了ICP—OES内标法对铁矿石的主元素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校正曲线的相关系数为0.999312,加标回收率为97%~105%,RSD值基本低于5%,方法精密度和准确度较高,简单易行.
2011年11月21日",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河南粮食核心区高产、稳产、优质小麦新品种选育与示范"在郑州启动.该项目课题之一—"河南粮食核心区高产多抗优质小麦新品种
期刊
采用人工接种方法在田间进行小麦品种的抗赤霉病性鉴定.结果表明:在供试的59份小麦品种中,抗性达R、MR、MS、S、HS级的材料分别占鉴定总数的15.3%、40.7%、32.2%、6.8%、5.1%,从整体结果看,
以“银粉金鳞”鳞芽为材料进行离体培养,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6-BA和NAA对鳞芽不定芽诱导分化、增殖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MS+Ca^2+ +6-BA1.0mg/L+NAA0.3mg/L为丛生芽诱导最佳培养基,诱导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超软赝势方法,分析了H原子吸附在ZnO(1010)面上的吸附能、态密度和能带结构.结果表明:①单原子吸附时,H在ZnO(1010)面上的吸附(用ZnO(1010)-H
研究了不同行距配比对百农矮抗58产量的影响,设5种行距配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行距配比中,随行距增大,单株成穗数相对增加,但产量表现下降的趋势.正常行距、宽窄行、3密1稀3种处理间
论述了中水在居民住宅中应用的经验及所存在的问题.介绍了中水的调节氧化技术,以及将调节容量转化成氧化工作空间的效果;分析了中水的化学、物理和生物指标;总结了中水原水容
利用水热反应合成了超分子化合物1,2-二(2-苯并咪唑基)乙烷磷酸盐(C16H16N4)(H2PO4)(2H2O)2,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该化合物属于单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