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圖分类号:G6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10)01-064-01
创新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对于一个民族,它是一种不竭的动力;对于一所学校,同样如此。学校要不断发展,不断提升品质,创新是关键;只有不断开拓创新,学校才能更快、更好、更有效地发展。现代学校管理提倡“以人为本,以校为本”,这就要求实施学校管理应体现“三个人”,即:“人本”、“人性”、“人文”。
一、理念:立足人本,引领提升品质的航标
“意识决定思维,思维决定行动。”因此,我们绝不能容忍观念上的落后,不能容忍人的素质上的落后。为此,我们坚持立足人本,帮助教师实现合理的心理定位,努力实现学校的品质提升,持续发展。
1、强化学习,转变观念。我们间周开展政治、业务学习,学习政策文件,学习师德事迹,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等,会前还开设五分钟读书感悟交流,由青年教师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和感悟。平时还通过团支部、党支部、工会等组织开展沙龙活动,文体活动,大讨论活动等,努力帮教师转变观念,扭转心态,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教师良好的思想素质和道德修养。
2、率先垂范,树立榜样。校长、管理层应做教师的表率。我们要求所有学校管理干部,要把自己当作“普通人”看待,不能高高在上,居高临下。要努力做到以事作则,兢业工作;做到团结他人,亲情友善;做到和颜悦色,诚恳礼人。用自己的人格魅力、能力水平征服教师,协调好自己所分管的各项工作。
3、尊重人格,激发活力。中老年教师勤勉刻苦,但不太愿意接受新观念、新事物,工作中,尊重中老年教师,肯定他们的工作,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和看法,让他们有受尊重的人格感,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奉献精神。青年教师思想活跃,有上进心,但常常偏激,缺少耐性,针对这一特点,除了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活力,同时注重谈心交流,通过听课评课,帮助提炼教育教学特点,鼓励上进,促进青年教师能够又快又好地成长。
二、教育:关注人性,创设积极成长的空间
学校是教育的摇篮,然而,学校教育应该不仅仅是对学生的教育和培养,还应当包括教师的教育和培养,只有在学校教育中努力关注人性,创新教育,才能实现师生乃至学校的和谐、健康发展。
1、关注教师,搭建成长平台。我们一直在思考这样的问题:在学校管理中如何加强人性化的管理,把教师看作合作伙伴?如何才能从管住、控制住教师转变为发现、鼓励、培育教师?为了找到理想的答案,我们开展了“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的系列教育活动,通过提名推荐、网上投票、家长问卷、组织评选等活动,评选出“知识渊博”、“勤勉奉献”、“为人师表”、“爱生如子”、“教绩突出”五类10名好教师,并通过宣传橱窗、表彰大会等大力宣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树立身边的典型。
学校努力为教师的成长提供平台与空间,先后成立了青年教师读书沙龙组织,建立了青年教师网站博客群,制订了学校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并利用沙龙活动、 “五四”、元旦等活动,让他们在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氛围中,不断地认同自己,悦纳自己,增强自信,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各得其所,各显其能,各尽其才。
2、关爱学生,创设成长氛围。师生间的心理融通在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求每位教师都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被理解、被关注、被接纳、被支持的宽松环境,让每一个学生在成长中感受到教师的爱心。要求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提高,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3、注重沟通,和谐人际关系。改善上下沟通,让教职工知道领导想做什么,做了什么;同时,领导深入群众,了解听取意见,充分体现教职工当家作主的原则,增进彼此的尊重和理解。努力营造一个严肃活泼、民主平等的气氛,造就一个学校关心教师,教师热爱学生,学生尊敬老师,教师支持领导的融洽环境。
三、管理:体现人文,实现持续发展的关键
管理出效益,管理出质量。高效、和谐、有序的管理机制是任何一个集体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保障。在学校管理中,我们提倡民主管理、人文关怀,收到了较好的成效。
1、更新观念,优化制度,是人文管理的基石。观念更新是学校发展的前提。随着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越来越高,面对新形势,学校如何发展、如何办出自己的特色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大挑战?如何实施人文校园,着力点在哪里,这是一个难题。
我们历经整整一个学期的酝酿、推敲、座谈、讨论,最后提交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通过,出台了主题为《方圆相济,和谐共生》制度集,分为“职责篇”、“常规篇”、“考核篇”、“奖励篇”四部分,从工作职责,到规范要求,再到业绩奖惩,都有着具体细致的规定。
我们的理念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实施学校管理,需要有方有圆,有软又硬,有刚有柔,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管理的人文化,提高管理的效益。
2、抓好关键,推进能力,是人文管理的前提。“管理就是协调”。校长的职责主要是协调和服务,实施集中领导,分层管理,权责到人,坚持做到刚性制度约束与柔性人文管理的和谐统一。要求行政人员和党员同志能弘扬正气,率先垂范,努力做教师的表率,吃苦在前,利益在后。
3.条块管理,人人参与,是人文管理的保证。人永远是管理活动中最宝贵的资源,充分调动每一位职工的积极性是做好管理工作的保证。在教学业务管理上,制定了教学常规与教学研究“两网”结构,一手抓教学常规,一手抓业务研究,相辅相承。在校本教研上,学校确立了以活动为载体,集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校本研训三位于一体的校本活动模式。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以“以人为本,以校为本”管理思想为基础,在学校管理中努力做到“立足人本,关注人性,体现人文”,进一步提升教育品质,实现学校更有内涵的可持续发展。
创新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对于一个民族,它是一种不竭的动力;对于一所学校,同样如此。学校要不断发展,不断提升品质,创新是关键;只有不断开拓创新,学校才能更快、更好、更有效地发展。现代学校管理提倡“以人为本,以校为本”,这就要求实施学校管理应体现“三个人”,即:“人本”、“人性”、“人文”。
一、理念:立足人本,引领提升品质的航标
“意识决定思维,思维决定行动。”因此,我们绝不能容忍观念上的落后,不能容忍人的素质上的落后。为此,我们坚持立足人本,帮助教师实现合理的心理定位,努力实现学校的品质提升,持续发展。
1、强化学习,转变观念。我们间周开展政治、业务学习,学习政策文件,学习师德事迹,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等,会前还开设五分钟读书感悟交流,由青年教师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和感悟。平时还通过团支部、党支部、工会等组织开展沙龙活动,文体活动,大讨论活动等,努力帮教师转变观念,扭转心态,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教师良好的思想素质和道德修养。
2、率先垂范,树立榜样。校长、管理层应做教师的表率。我们要求所有学校管理干部,要把自己当作“普通人”看待,不能高高在上,居高临下。要努力做到以事作则,兢业工作;做到团结他人,亲情友善;做到和颜悦色,诚恳礼人。用自己的人格魅力、能力水平征服教师,协调好自己所分管的各项工作。
3、尊重人格,激发活力。中老年教师勤勉刻苦,但不太愿意接受新观念、新事物,工作中,尊重中老年教师,肯定他们的工作,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和看法,让他们有受尊重的人格感,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奉献精神。青年教师思想活跃,有上进心,但常常偏激,缺少耐性,针对这一特点,除了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活力,同时注重谈心交流,通过听课评课,帮助提炼教育教学特点,鼓励上进,促进青年教师能够又快又好地成长。
二、教育:关注人性,创设积极成长的空间
学校是教育的摇篮,然而,学校教育应该不仅仅是对学生的教育和培养,还应当包括教师的教育和培养,只有在学校教育中努力关注人性,创新教育,才能实现师生乃至学校的和谐、健康发展。
1、关注教师,搭建成长平台。我们一直在思考这样的问题:在学校管理中如何加强人性化的管理,把教师看作合作伙伴?如何才能从管住、控制住教师转变为发现、鼓励、培育教师?为了找到理想的答案,我们开展了“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的系列教育活动,通过提名推荐、网上投票、家长问卷、组织评选等活动,评选出“知识渊博”、“勤勉奉献”、“为人师表”、“爱生如子”、“教绩突出”五类10名好教师,并通过宣传橱窗、表彰大会等大力宣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树立身边的典型。
学校努力为教师的成长提供平台与空间,先后成立了青年教师读书沙龙组织,建立了青年教师网站博客群,制订了学校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并利用沙龙活动、 “五四”、元旦等活动,让他们在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氛围中,不断地认同自己,悦纳自己,增强自信,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各得其所,各显其能,各尽其才。
2、关爱学生,创设成长氛围。师生间的心理融通在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求每位教师都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被理解、被关注、被接纳、被支持的宽松环境,让每一个学生在成长中感受到教师的爱心。要求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提高,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3、注重沟通,和谐人际关系。改善上下沟通,让教职工知道领导想做什么,做了什么;同时,领导深入群众,了解听取意见,充分体现教职工当家作主的原则,增进彼此的尊重和理解。努力营造一个严肃活泼、民主平等的气氛,造就一个学校关心教师,教师热爱学生,学生尊敬老师,教师支持领导的融洽环境。
三、管理:体现人文,实现持续发展的关键
管理出效益,管理出质量。高效、和谐、有序的管理机制是任何一个集体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保障。在学校管理中,我们提倡民主管理、人文关怀,收到了较好的成效。
1、更新观念,优化制度,是人文管理的基石。观念更新是学校发展的前提。随着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越来越高,面对新形势,学校如何发展、如何办出自己的特色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大挑战?如何实施人文校园,着力点在哪里,这是一个难题。
我们历经整整一个学期的酝酿、推敲、座谈、讨论,最后提交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通过,出台了主题为《方圆相济,和谐共生》制度集,分为“职责篇”、“常规篇”、“考核篇”、“奖励篇”四部分,从工作职责,到规范要求,再到业绩奖惩,都有着具体细致的规定。
我们的理念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实施学校管理,需要有方有圆,有软又硬,有刚有柔,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管理的人文化,提高管理的效益。
2、抓好关键,推进能力,是人文管理的前提。“管理就是协调”。校长的职责主要是协调和服务,实施集中领导,分层管理,权责到人,坚持做到刚性制度约束与柔性人文管理的和谐统一。要求行政人员和党员同志能弘扬正气,率先垂范,努力做教师的表率,吃苦在前,利益在后。
3.条块管理,人人参与,是人文管理的保证。人永远是管理活动中最宝贵的资源,充分调动每一位职工的积极性是做好管理工作的保证。在教学业务管理上,制定了教学常规与教学研究“两网”结构,一手抓教学常规,一手抓业务研究,相辅相承。在校本教研上,学校确立了以活动为载体,集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校本研训三位于一体的校本活动模式。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以“以人为本,以校为本”管理思想为基础,在学校管理中努力做到“立足人本,关注人性,体现人文”,进一步提升教育品质,实现学校更有内涵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