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叫综合征的产前诊断:11例临床分析

来源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猫叫综合征(Cri-du-chat syndrome,CDCS)的胎儿期超声和遗传学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至2021年间在无锡市妇幼保健院确诊、资料完整的11例CDCS病例。收集并分析纳入病例的孕期血清学筛查、无创产前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NIPT)、产前超声结果和遗传学检查结果及妊娠结局。对数据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

11例中,7例为产前诊断,4例为生后诊断。7例行血清学筛查者中5例异常,其中2例NIPT提示5p-。11例中的8例产前超声表现小脑横径小于-2SD,其中4例为小脑发育不良(cerebellar hypoplasia,CH),2例为胎儿生长受限,2例头颅各径线和小脑横径均小于-2SD;1例颈项透明层增厚伴双侧侧脑室脉络丛囊肿、永存左上腔静脉可能;2例未见明显异常。4例患儿经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确诊。7例胎儿经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确诊,其中6例胎儿进一步行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array,SNP array),亲本验证均为新生变异,1例拒绝亲本验证。细胞水平分析发现断裂点位于5p13、5p14和5p15者分别为5、3和3例。产前诊断的7例病例均在孕中期引产。生后诊断的4例患儿随访至3周岁,表型均符合CDCS。

结论

当产前超声发现胎儿CH时,要考虑CDCS的可能,但CH与CDCS的相关性需进一步研究。SNP array的基因定位有助于表型谱的分析及遗传咨询。

其他文献
1937年淞沪会战以后,为避战祸,同济医学院先迁上海市内租界,旋迁浙江金华、再迁江西赣州、吉安、广西贺县、云南昆明,最终落定四川李庄。6次迁徙,历时8年,在艰苦的条件下,同济医学院开始由中国人自己主持校务,仍坚持了高水平办学,培养了包括吴孟超等一批著名医学家和医界领导;在科研方面也取得了成绩,查明了李庄当地一种流行病的病因,并提出了预防方法;举办展览、创办专栏,为当地人民普及医学知识。同济医学院师生组建了红十字会医院、第五重伤医院,参加战地医疗救治。未随同西迁的德国籍教师又在上海组建了德国医学院。抗战胜利
期刊
期刊
目的分析高原地区藏族农牧民妊娠晚期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水平、贫血状况与海拔高度及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收集2020年5月至2021年3月间在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察雅县人民医院就诊,并于妊娠28周后住院分娩的390例藏族农牧民孕妇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资料。研究对象均在入院时及分娩后24~72h常规使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血常规。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orldHealthOrganization,WHO)推荐的海拔校正Hb标准,分析海拔校正前后的妊娠晚期Hb水平、贫血率及其与妊娠结局的关系。采用
目的应用低深度高通量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测序(copynumbervariationsequencing,CNV-seq)技术分析颈项透明层(nuchaltranslucency,NT)增厚胎儿的遗传学病因,初步探讨胎儿NT增厚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遗传与产前诊断中心进行CNV-seq检测的487例NT增厚胎儿的资料,根据胎儿NT厚度分为≥3.0~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自身抗体(angiotensinⅡtype1receptorautoantibody,AT1-AA)生命早期(胎儿期和哺乳期)暴露对子代大鼠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32只体重150~170g、AT1-AA阴性的健康雌性未孕无特定病原体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免疫组和对照组,各16只。免疫组多次皮下注射人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细胞外第二环功能表位肽段与弗氏免疫佐剂的等体积混合物,进行主动免疫建立AT1-AA阳性雌性大鼠模型;对照组皮下注射与免疫组等量的生理盐水与弗氏
目的建立及验证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disordersofpregnancy,HDP)不良结局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1日至2019年4月30日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四川省妇幼保健院分娩的HDP患者资料。根据入院48h内是否发生不良结局,对HDP患者进行分组(不良结局组与非不良结局组)。应用单因素分析、套索算法(leastabsoluteshrinkageandselectionoperator,LASSO)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不良结局的影响因素,并建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合并完全性前置胎盘(completeplacentaprevia,CPP)的临床特征以及围产结局。方法2012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分娩的双胎妊娠2937例,回顾性分析其中合并CPP的孕妇62例(双胎组)与同期分娩的单胎妊娠合并CPP的孕妇204例(单胎组)的临床资料。采用t检验、非参数检验、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或多重线性回归,比较2组孕妇的妊娠结局和围产儿结局。结果双胎妊娠合并CPP的发生率为2.11%(62/2937)。胎盘植入性疾
目的总结新生儿非脱羧勒克菌感染致晚发型败血症(late-onsetsepsis,LOS)的临床特征,为其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新生儿科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laserdesorption/ionizationtime-of-flightmassspectrometry,MALDI-TOFMS)确诊的1例非脱羧勒克菌感染致LOS的早产儿临床资料。以“新生儿/neonate、败血症/sepsis、非脱羧勒克菌/Leclerciaad
目的探讨产后子宫脓性肌瘤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2019年至2020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收治的2例产后子宫脓性肌瘤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并回顾2000年至2020年国内外报道的16例产后子宫脓性肌瘤病例,对这18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8例患者中,12/15为初产妇(3例未报告孕产史),孕期子宫肌瘤最大径线[M(min~max)]为10cm(6~25cm);12/18有宫腔操作史,10/18伴有贫血或严重产后出血,4/18合并其他感染。18例均以发热为首发表现,伴有腹痛,14/18发生在产后2周内。CT、M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