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ryr08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是一种综合性积极思维活动,它要求读者积极主动地从作者提供的书面材料中去寻求理解的线索。书面语从表面看是单向的,实际上阅读也是一种交际活动,是由作者和读者双方参与的一种潜在的信息交流。
  那么,阅读能力应该怎样培养呢?多年的实践使我体会到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有效抓好课堂阅读教学——精读
  精读是学生语言知识的主要来源,其目的是引导学生分析并研讨课文中的语言现象及其内容。教师要对课文中的词、短语和语言现象进行有重点的分析讲解,并通过各种类型的练习,使学生掌握其用法,以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在教每篇新课文时,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快速阅读,接着做课文理解题,以检测学生阅读理解的情况。然后引导学生仔细研读,深入理解课文,进行分段并找出课文的中心思想和段落大意,回答难度较大的,甚至字面上找不出答案的问题。学生只有在读懂全文并掌握其中要点和主要情节,领悟其中的语言妙趣之后,才能作出正确的回答。
  2.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泛读
  课外阅读不仅能巩固课文中所学的语言知识,而且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中,我们要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1)选材内容要丰富、健康。使学生在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品德教育。
  (2)选材难易要适中。课外阅读的主要目的在于向学生提供大量易于自然吸收的阅读材料,巩固所学语言知识。如果生词过多,内容太难,只会使学生望而生畏,从而挫伤他们独立阅读的积极性。而如果难易度适当则可以大大增强他们的阅读兴趣和学好英语的信心。
  (3)选材面要广,趣味性要强。读物内容要广泛,题材、体裁要多样化,如故事、寓言、英雄人物传记、通俗的科普、历史、地理知识及讲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等都是中学生喜欢的题材。这些内容会不断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寓学于乐,既丰富了他们的外语知识、开阔了眼界,又能了解异国他乡的风土人情及历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识。这还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习兴趣。
  (4)阅读量要大,由量变促质变。没有一定的数量很难上升到质变。现在学生的资料一般都比较多,因此,我会为他们从中挑选一些,并配合我们年级所征订的《英语周报》,对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训练。
  (5)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和方法。
  ①要快速阅读知其大意。学生在阅读中千万不能一个词一个词地读,也不要用手或笔点着读,嘴唇不要动,要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否则会影响速度。要扩大视距,至少要以词组、意群为单位进行阅读。不要求词词都懂,要培养学生善于快速而正确摄取重要内容,抓住故事大意的习惯。如文中重点段、段中主题句、句中关键词。
  ②培养学生猜测词义的能力。我要求学生在阅读中如果遇到新词或旧词新义时,不要停下来死扣,更不能停下来去查字典,而要通过一些已学过的基本构词法或根据整句的意思或上下文来确定,对于费解的句子同样要利用上下文来猜测。
  ③培养学生理解读物深层意思的能力。读物中的语言并非都是一目了然的。每篇作品都有不同的写作特点。有的开门见山,直截了当;有的迂回曲折,内涵深厚。有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析疑解难,通晓全文。一篇文章绝不可能句句都有疑问。疑点只在个别句子上。教师要抓住这些疑词难句作简明扼要的讲解让学生明其真意,接着就文章内容进行串问,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文章内容。
  ④引导学生利用文章后面的题目来阅读。这些题目不仅可以检查学生的理解情况,在读文章之前先熟悉题目,然后带着问题去阅读还可以帮助学生快速而准确地理解所读内容。
  3.引导学生泛读,以提高他们的理解、分析和答题的能力
  对于不同的题目,教师要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辅导。
  (1)归纳文章的主旨大意。做这类题,不仅要求学生首先看懂全文,更重要的是对文章理解透彻、全面。要特别注意文章开头句和结尾句,因为它们往往是文章的主旨大意及测试的关键。还要特别注意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因为第一段通常是这篇文章要阐述的观点,而最后一段又往往是文章结论性的观点。
  (2)寻找文中有关事实和细节。做这种题比较简单。教师要指导学生把文中的人物、时间、地点、数字、文章的重点、重要结论、重要细节等用笔分别打上记号,以便解答问题是可以迅速找到有关部分。
  (3)对有关事实进行推理、判断并得出结论。这属于逻辑推理性问题。做这类题时,必须纵观全文,不要主观臆断。要充分利用文中所给条件,进行正确推理。要根据文中原有意思进行判断并作出结论。
  (4)解答图文并存的理解性问题。这类问题既可以检测学生的逻辑思维,又可以考查学生的形象思维。教师要指导学生仔细找准文字含义与图画示意之间的内在关系,并要学生记住一些专有名词的缩写形式,以便准确地解答问题。
  (5)理解作者或文中人物未言明的态度、意图和看法。解答这类题难度比较大。学生常常会感到文中无答案或答案不止一个,容易陷入困境。这是教师要引导学生以原文为依托,要从表层信息来推断出文中字里行间未直接讲明的深层含义,未言明的倾向、态度和意图,千万不能用自己的看法去代替作者或文中人物的看法。
  4.复习与阅读相结合
  阅读理解在如今的高考中已固定为一卷之主体,关于阅读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也早已引起师生们的关注,然而在英语复习中我们往往会忽视了阅读教学。按传统方法把词汇和语法有重点全面系统地过一遍是必要的,但这种方法难免简单重复,令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在复习中如能辅以相应的课外阅读材料,在一定的广度和深度上再现教材中的词汇和语言点,学生对这样的复习会感到新鲜有趣,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也能处于积极状态,增强复习效果。
  总之,英语阅读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实践也证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并非一件很难的工作,只要经过严格的、科学的、多项的训练之后,就一定能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其他文献
职业中学数学学习是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普通中等数学的一般特征,又具有与职业教育相衔接的特殊内涵。和普通中学相比,职业中学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学生大多基础知识薄弱,尤其数学学科。他们面对数学学习时,往往害怕困难,产生畏怯心理,无所适从。进入职业中学以后,在思想上又自感低人一等,自卑感较强,严重缺乏自信;而且心理承受能力差、自控能力弱,极易受到其他有碍学习的干扰因素诱惑和影响,很容易产生
在初中阶段学习数学基础知识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时,往往可以由数到形、以形思数、数形结合地考虑问题;把抽象的数量关系用图形反映出来,利用比较直观的图形解决抽象的数量关系问题;也可用比较直观的图形使数量关系的变化趋势更加明确;还可以把几何图形转化为数量关系。“数形结合”是数学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思想方法之一。数学大师华罗庚说:“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一语道出了数与形相结合的真谛
旋毛虫是一种细胞内寄生性线虫,其生活史可以在同一宿主内完成,宿主感染谱极广,几乎所有的哺乳动物均可感染。旋毛虫感染引起的旋毛虫病是一种危害极其严重的食源性人兽共患
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强国必先强教。只有一流的教育,才能培养一流人才,建设一流国家。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新知识在不断涌现,仅靠教师的传授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教师把获得知识的方法和途径作为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强调过程教学,不给学生现成的结论,而代之以激励、点拨、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要注意掌握新知识,更要总结、积累学习的方法,使之更合理、更科学
摘 要: 小学数学情境的设置方法有很多,较好地创设问题情境是一门艺术,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重视学生的思维训练,启迪智慧,激发学习动机,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的思维和方法,从而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情境创设 快乐学数学    一、引进生活,“趣”中激情  数学来源于生活,
有效教学是任何学科教学的必然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其内涵一直随着教学价值观和教学研究范式的变化而不断扩展。具体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其有效性是指教师用较少的时间、精力及物质设备等,使学生得到发展,同时教师也能获得相应发展。就其内涵而言,目的上强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的自身发展共同实现;过程上强调教的有效性和学的有效性的统一;结果上强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发展。具体表现为课堂教
写作(书面表达)是人们传递信息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学生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和掌握的语言技能,以文章的形式进行思想交流和情感表达,以达到互相交际的目的。写作是高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高考的成绩,尤其是对那些基础差、写出一个完整的英文句子尚有困难的中学生来说,要想得到一个较高的写作成绩更是很难。面对这种实际情况,教师应该如何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呢?我总结出以下几种方法。  一、要求学生们不
摘 要: 高三学生没有高一高二学生活跃,课堂所学又往往是反复的复习,没什么新意,所以课堂往往显得刻板、死气,怎样让风平浪静的课堂变得波涛汹涌呢?作者在高三教学过程中尝试进行了问题教学,达到了理想的效果。  关键词: 语文教学 高三学习 问题教学    我所教的是复读班的学生,他们做的题目更多,思考也更多,所以无论课内课外他们都会提出很多问题,包括学习、生活方方面面。我发现经常提问的同学思维敏捷,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