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守形”之针灸临床理论发微

来源 :针灸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ksong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帝内经》中“粗守形,上守神”是医家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对临床也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历代医家对此具有不同注释,且更多关注于“上守神”,而今依然.笔者认为“粗守形,上守神”更多强调的是一种层次递进关系,二者的关系如同阴阳,充分彰显了自然的规律,更是物质与运动之间的巧妙配合.“守形”不仅守的是外在物质形态,更与调气、守神等运动密切相关,只有清楚认识到“守形”的重要性,才能更好帮助我们达到“守神”的境界,故笔者将结合临床中的感悟,探讨有关“粗守形”理论在临床上的发挥.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针刀干预对膝骨关节炎(KOA)兔韧带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Smads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方法:将日本大耳白兔32只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和针刀组,每组8只.采用改良的Videman法即左后肢伸直位固定制动法造模6周,造模结束后,空白组和模型组不予任何处理;电针组以阴陵泉、阳陵泉、内膝眼和外膝眼进行电针治疗;针刀组在膝关节两侧韧带进针点操作,两组均治疗3周.3周后取实验兔膝关节韧带组织进行染色,光镜下观察关节韧带组织形态学改变;采用JessicaBadendick评分系统对各
目的:研究内热针联合活血膝痹饮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6月在本院进行诊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活血膝痹饮组、联合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活血膝痹饮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活血膝痹饮,联合组在活血膝痹饮组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内热针.进行治疗前后视觉模拟(VAS)评分、西安大略和马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调差表(WOMAC)评分、膝关节HSS评分、健康状况调差简表(SF-36)评分,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
近年来,针刀被广泛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研究表明,针灸理论选穴配合针刀治疗、直接采用针刀松解以及针刀联合其他疗法,如药物、推拿手法等,均能缓解肌肉痉挛,减轻神经卡压,恢复腰椎力平衡,促使突出的腰椎间盘自行回纳,缓解临床症状.“从筋论治”骨关节疾病有深厚的理论基础,结合了传统针刺技术和现代手术理念的小针刀,正是“从筋论治”的工具.本研究围绕三者的相关性展开讨论,并基于“从筋论治”理论探讨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思路与方法,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方向.
目的:基于肌骨超声评价“贺氏针灸三通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2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27例)及对照组(25例),研究组采用“贺氏针灸三通法”治疗,对照组予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钾胶囊,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膝关节腔积液量、滑膜增生程度、WOMAC评分及膝关节周径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后膝关节腔积液量、滑膜增生程度、WOMAC评分和膝关节周径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WOMAC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
目的:观察隔药饼灸治疗卵巢储备功能减退肾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2018年6月-2019年10月在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妇科门诊就诊的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隔药饼灸组30例和西药组30例.隔药饼灸组采用隔药饼灸法,每穴每次灸3壮,隔日1次;西药组采用西药周期疗法,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月经情况、中医症状评分和性激素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月经来潮天数、月经量减少情况和中医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好转(均P<0.01),而隔药饼灸组改善情况更优于西
目的:探讨温阳通督针法联合内热针治疗寒湿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及对血清ESR、CRP和RF水平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98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采用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49例,内热针疗法)和治疗组(49例,温阳通督针法联合内热针疗法),对比两组临床疗效、VAS评分、中医症候积分、枕墙距、BASFI评分及血清ESR、CRP和RF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BASFI评分、中医症候积分、枕墙距和VAS评分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目的:选取电针刺激足阳明胃经穴,探讨电针刺激对脊髓损伤(SCI)大鼠受损节段TNF-α、MIP-2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4只SPF级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电针组、损伤后标记组、预标记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6只;每组按取标本时间点再分为3 d组、10 d组、17 d组和24 d组共4个亚组,每个亚组4只大鼠.电针干预组于造模后第3天开始电针干预,各小组按不同时间点采取标本,观察脊髓损伤后大鼠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同时检测脊髓损伤后各时间点TNF-α、MIP-2蛋白及mRNA表达情况.结果:电针组的TNF-α、MIP
目的:观察“三廉泉”针刺配合吞咽理疗仪治疗卒中后吞咽困难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0年8月在本院康复科住院治疗的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13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基础对症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三廉泉”针刺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吞咽理疗仪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功能性经口摄食评价量表(FOIS)评分高于对照组,标准吞咽功能量表(SSA)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对2006年9月颁布的国家标准《腧穴名称与定位》(GB/T 12346-2006)(简称新国标)中阴谷、曲泉穴的位置进行探讨,通过分析针灸古籍、近现代较有影响力的针灸著作以及现代解剖学,提出阴谷穴的位置应为屈膝,腘窝内侧,当半腱肌腱与半膜肌腱之间;曲泉穴位置应为屈膝,当膝关节内侧面横纹内侧端,半腱肌、半膜肌止端的前上方凹陷处,缝匠肌下缘,以供商榷.
目的:探讨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采取密集型导热疗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8月-2020年1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颈肩腰腿痛医院中医骨伤科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给予密集型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针刀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14 d和治疗后2个月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ODI指数评分和红外热成像温度变化情况.结果:疗程结束后,两组的VAS、ODI积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温度均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