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丁胶在轨道车辆用粘接组件中的VOC释放性研究

来源 :粘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8546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究氯丁胶在轨道车辆用粘接组件中VOC的释放情况,文章利用袋子法对地板组件、防寒材组件及它们的组成材料分别进行VOC测试.研究表明,在粘接组件制样初期,氯丁胶对其VOC的影响明显高于其它组成材料;而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至少21d),氯丁胶对地板组件中VOC的影响程度要大于相应防寒材组件中的.
其他文献
交直流受端电网的电压稳定特性与直流系统的控制策略和运行状态密切相关。本文提出一种计及直流系统过渡方式的静态电压稳定计算方法,通过对直流换流器在过渡方式中的电压响应特性进行机理分析,构建了直流换流器控制模式的切换策略;在连续潮流方程中引入直流功率参与因子表征在过渡方式中直流系统的参与作用,可有效解决直流馈入功率参与负荷功率增量平衡场景下的静态电压稳定分析问题。南方电网某直流受端区域电网静态电压稳定分析算例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并对受端直流换流器运行控制策略及直流参与因子等进行了深入比对分析,对交直流受端电网
分布式能源电力市场与电网的关联使其无法忽略交易与调度的匹配问题;“过网费向负荷侧收取”的政策影响着参与市场者利益的平衡;传统集中化能源交易模式下,各交易主体之间、
在开放电力市场中引入价格型需求侧响应能够使市场竞争更有效,电价更合理,但分时电价无法体现实际市场供需,且实时电价波动性大,实施难度大。为了将需求侧响应和电力市场有机结合,结合我国电力市场发展提出了浮动高峰电价产品并分析了其特点和效益。在此基础上,基于用户电价响应模型,建立了考虑用户满意度的购售双方运营优化模型,并设计了3种场景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浮动高峰电价产品能增加平衡账户总收益,在保障用户用电成本不变的前提下,增加售电公司和用户的收益,降低负荷峰谷差。
无线网络、物联网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等领域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智能建筑管理系统功能方面的进步,如何实现各类新兴技术的合理应用以及直流建筑中新型设备间的相互协调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对智能建筑管理系统在不同阶段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概述,并结合各类相关新型技术领域的发展与应用进行梳理,对智能建筑管理的发展方向进行了研究。随后,考虑新型直流可控设备的接入,研究了建筑直流配电系统的控制架构和直流配电能量管理系统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面临的问题。最后,提出了适用于建筑直流配电系统的能量管理系统与建筑管理系统的融合方式,以适
直流断路器作为直流配电网的保护设备,对直流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提出了适用于直流配电网的级联模块式固态直流断路器拓扑设计方案,所提方案的拓扑结构通过引入接地续流二极管组,减轻避雷器吸收能量的压力,加快电流分断的速度;转移支路采用级联模块式的结构,解决了串联大量IGBT的动态均压问题。基于所提的拓扑设计了10 kV直流配电网的直流断路器模型,在PSCAD/EMTDC中进行了验证,并与其他文献的方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所提的方案的固态直流断路器最大开断电流为5 kA,最快切除故障电流
针对数字电网中边缘计算和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场景进行讨论,提出了一种基于容器技术的边缘计算数据处理模型,设计了一种云边协同的边缘侧数据处理架构,实现了基于容器技术的边缘计算嵌入式数据库和云边数据同步的关键技术。对数据筛选机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根据事务操作优先级对事务进行筛选、重构的数据筛选机制;设计了基于容器技术的嵌入式数据库和云边协同的数据同步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基于容器技术的边缘计算数据库的写入、查询和导出性能与嵌入式数据库性能基本相当;通过云边数据同步工具实现的全量数据同步效率提升了3倍以上,增
目前,调度与变电站之间的通信主要由电力纵向加密认证装置来防护,调度与变电站两端的电力纵向加密认证装置可保护两端数据传输的机密性和完整性,然而调度与变电站之间的通信协议IEC 60870-5-104(简称IEC 104)并没有相应的安全机制,协议数据在调度的加密装置前与变电站的加密装置后容易被伪造、篡改、重放及窃取,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因此,本文在IEC104协议的基础上扩展协议安全域,从协议层面解决调度到变电站的通信安全问题。标识密码算法SM9为该目标的实现提供了算法支撑,根据算法特征与协议特点,本文对协
随着配网大力开展10 kV线路带电作业,J型线夹被广泛用于断接火项目,对其在线工作状态开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建立了J型线夹1:1等比例仿真模型及其力-电-热耦合模型,考虑辐射和空气自然对流对散热的影响,采用三维多物理场耦合方法对其应力分布、电流密度分布以及温度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线夹在线工作时,应力分布极不均匀,接触面应力较大,最大值达到了6.8 G N/m2,线夹最大位移为1.04 mm;电流密度分布亦不均匀,线夹与导线间电流传递集中于接触面的1/4区域,60%以上电流流
低压配电自动化终端是配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点多面广的特点,随着南方电网对配电自动化的大力投入,低压配电自动化终端海量接入带来的安装、调试、运维困难问题尤为突出,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IEC 61850的台区设备即插即用实现方法。首先提出了基于IEC 61850标准的模型设计方法,实现端设备标准化接入与通信点表配置,其次,基于模型设计方法,设计了APP加载、卸载、多实例动态追踪的即插即用体系和控制方法,实现设备通信标准化、一致化,保证端设备的更换和接入工作的安全性、完整性、可靠性。最后,将本文提出的方
极端自然灾害给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带来了严重的冲击,造成配电网设备损坏和大面积停电事故。为了加速配电网灾后恢复过程,需要对受损设备进行快速抢修。然而,配电网中由于故障点不明,抢修调度机制缺乏动态交互性等原因,存在抢修队伍的错配、闲置等问题,造成故障抢修和灾后恢复效率低下。针对此类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配电网灾后动态抢修滚动优化决策方法。针对灾害后配电网复杂故障场景,优先考虑临近上游节点供电正常的负荷节点开展抢修,建立单轮抢修优化调度模型,合理调配抢修队伍,减少全网失电负荷加权损失。进一步,考虑抢修完成、供电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