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科背景下“植物化学保护学”课程实习教学改革与探索——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

来源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ple419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针对“植物化学保护学”课程教学实习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课程实习教学改革路径和方法:通过增加实习内容,驱动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改革实习方式教学,实现学生由被动实习向积极主动实习的转变,从而与新时代背景下一流本科教育和一流农科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相适应.
其他文献
培养人才和开展科研是高校的两项重要任务,通过高水平科研培养创新人才是高校育人的重要手段.文章通过分析高校科研基地在立德树人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指出高校科研基地在科研育人方面存在的相关问题,给出进一步推动科研基地向本科生开放,对研究生因材施教、分类培养,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及加强对学生的思政教育等发挥科研基地育人作用的建议.
文章从开展高校“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实际出发,研究分析“十四五”规划编制的政策背景,就高校“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中应当重点考虑的关键任务进行了初步探讨,建议高校在“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中重视人才培养任务、全力推进教育评价改革,持续开展资源配置机制创新工作、推进高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及落实规划实施等关键任务.
为了推进高等教育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模式创新发展进程,高校要注重内涵建设,建设教师队伍,优化专业设置,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校和科研院所要改革评价体系,打破唯论文的单一评价标准,建设以学术成果质量、服务社会能力、经济效益等为标准的多重标准评价体系;企业要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增大投入力度,加快技术革新,提高市场竞争力;政府要加大政策支持,引导行业、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加强合作,为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模式健康发展树立保障.
安徽巢湖地学实习基地野外教学资源丰富、地质现象典型、路线和观察点集中、指导教材完备、后勤保障可靠、交通设施方便,是国内开展地球科学专业群野外实践教学的极佳场所,全国40余所高校地质相关专业曾在此实习.然而,实习基地缺乏持续建设、合理维护和有效管理,实习高校数量锐减,基地利用率较低.运营良好的实习基地是实习教学质量的前提和保障,文章详细介绍了巢湖地学实习基地的基本情况和运行利用现状,并就基地建设提出建议,以期为基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落实立德树人是高校专业课课程思政的根本任务.缺乏规范合理的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已成为制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深入推进的重要因素.文章根据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研究了构建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的评价原则和评价指标,旨在为高校全面实施专业课课程思政提供必要保障措施和衡量标准,提升专业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和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观引领有机统一.
在葡萄酒/果酒产业高端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实践能力的培养趋于弱化是目前的短板,这主要缘于产业分散,专业教学偏重理论,且多学科交叉课程内容分散,教师实践研究与指导能力有限.课程组通过多年的实践和改革,探索出了“风味—理化—工艺”三元协同的葡萄酒/果酒工艺实践的教学体系,建立了三元之间的互作关系,改革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有效提高了葡萄酒/果酒产业高端复合型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水平.
针对现代生命科学实验数据海量化、复杂化的发展趋势,四川大学率先在国内开展了计算生物学交叉专业的建设,培养能够解析、研究并处理超复杂性生命数据的交叉复合型人才.文章探讨了四川大学计算生物学交叉专业建设的一系列举措,以期为其他交叉专业建设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文章提出在工程实践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参与解决问题全流程.引导学生直接面对实际工程问题“原貌”,观察未经简化、抽象的真实工程问题,发现和揭示问题中的技术矛盾,进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对工程实践问题的还原、分析和解决,学生的知识积累将与工程问题及个人思维体验过程发生真实链接.学生工程思维能力通过全流程训练得到培养和提升.
法学专业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的“示范性”标准包括科学性、易学性和公开性三个指标.其中,科学性指法学专业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的设置、教材的选择以及教学考核方式的采用科学合理;易学性指法学专业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的设置契合大多数高校的需求且易于模仿;而公开性则指法学专业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处于公开状态且便于学习者获取所需信息.
科研与教学相辅相成,是大学倡导的重要教育理念.文章以“磁法勘探”课程为例,对科研在该课程中发挥的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从优选事例、课程思政、警示教育以及培养创新性思维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探索进一步完善科研反哺教学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