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glyTK双自杀基因腺病毒系统的构建及其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杀伤作用

来源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ost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胸腺嘧啶核苷激酶(thymidine kinase,TK)基因和胞嘧啶脱氨酶(cytosine deaminase,CD)基因整合形成的双自杀基因CDglyTK,通过适当的载体导入靶细胞内,同时给予两种基因前体药物,前体药物在自杀基因表达产物作用下转化为有毒性的代谢产物,通过干扰DNA和RNA的合成抑制细胞增殖,促进靶细胞凋亡.我们利用改良细菌内同源重组法构建CDglyTK双自杀基因的腺病毒,并观察其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杀伤效应,为进一步研究重组CDglyTK双自杀基因对瘢痕疙瘩的治疗作用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支架术(ICS)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6例AMI病人行急诊PTCA及ICS治疗(PTCA及ICS组),62例AMI病人行溶栓治疗(溶栓组),比较两组住院和随诊期间的情况.结果 PTCA及ICS组住院期间死亡3例,抢救成功率为98.2%,平均住院天数为10.5 d(7±6.5 d),左室射血分数(LVEF)为52.5%±5.5%;随诊
目的探讨依贝沙坦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自身对照及组间对照将40例CHF分为依贝沙坦组(20例),服用依贝沙坦150 mg/d;常规治疗组(对照组,20例),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率(HR)、血压(BP)、心胸比率(Cardiathoracic ratio)、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ESV)、心功能变化、
目的为了探讨家族性糖尿病的遗传方式.方法采用家系分析、多基因分析法对邯郸市6所医院、2所县医院糖尿病专科门诊,通过定点病史复习法中发现的86个家族性糖尿病进行了研究.结果家族性糖尿病主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不符合多基因遗传.结论家族性糖尿病遗传方式的确定对预测后代的发病风险,对糖尿病的预防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我们拟将CAD、快速成型技术与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制备技术相结合,建立制作个性化精确耳廓形态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技术平台,为利用组织工程技术构建特定形状的软骨组织奠定技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