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来源 :商情·科学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xiaojie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是推行素质教育的需要。现在已把素质教育工作作为新世纪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学校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增强学生的身体体质,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
  培养学生有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教育过程。素质教育是依据国家的教育方针,以面向全体学生,要求学生德、智、体等全面发展为根本宗旨。那么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又何实施素质教育呢?
  
  1 体育教育要注重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体育同国家的政治、经济、国防、外交有着密切的联系。无论是奥运会还是亚运会,我国的体育事业都取得了历史性的辉煌胜利,这些辉煌的胜利,象征着我国政治稳定,经济的繁荣,人民的团结。各级各类的体育活动和运动竞赛,都有助于形成人与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和谐统一和团结各睦气氛。
  在奥运会上,每当看到中国运动员参加的各项重大比赛时,更是紧紧牵动着亿万中国人的心,当我国运动健儿站在领奖台上含着泪水,仰望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超时,作为一名炎黄子孙不禁产生一和民族自豪感。这些对青少年来讲更是一堂活生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2 体育教学应注重学生心理素质教育
  
  体育教学在注重对学生身体素质能力培养的同时,也应注重心理素质能力的培养。进入20世纪,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十分关注而为之忧心的严峻问题。发展和培养学生心理素质方面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承受能力。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抗挫折教育,对指导学生不断战胜困难和超越自我,增强勇气和信心都有好处。在训练时,设置一些“高而可攀”的难点和技术难度,有意识地让学生“碰碰钉子”。
  组织竞赛,经受成功或失败情绪体验,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的心理素质,特别是对参加竞赛失败的学生,更要帮助其调整心境,培养他们逆境的承受能力。
  2.2 身体素质能力。现在中小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身体比较娇弱,身体抵抗力差,患病率高。上体育课运动量稍大一点就气喘吁吁,深感疲劳。
  其原因是大多数学生缺少体育锻炼之故。尤其是有些家长限制孩子的户外活动,有的孩子学习之余挤点时间去打球或跑跑步,就被家长斥之为“贪玩”、“不好好学习”。其实,缺少必要的体育锻炼,即影响孩子们体质健康,也影响他们的学习效率。
  2.3 意志力。无论是体育课的练习还是竞赛活动都能体现出学生的意志力。在耐久跑教学训练中,可以培养学生“不到长城非好汉”的顽强意志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在跳马的练习中,总少部分的学生心理害怕,对自己没有信心,在这种时候应给这些学生多些鼓励,常用“我希望你—我相信你一定能行”的语气,表露对学生的期望,使他们能为自己下达积极的暗示词:“别人行,已亦可为”这样鼓励学生的自信心就充足了,而且还能使每个学生受到积极意识支配,从而产生敢于克服困难的顽强勇气。
  2.4 竞争力。体育教学中,游戏和比赛最容易反映学生的行为表现,这正是进行心灵美教育的好机会。如在竞赛以身殉国的游戏中,学生在活动中为了完成任务,必须要克服困难,应付突发情况,从而促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去体验,去探索,有利于青少年思维和智力的发展。
  总之,学校体育活动内容丰富,生动活泼,对中小学生富有吸引力,将素质教育寓予体育教学之中,更能把广大的学生引导到健康有益的活动中来,从而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对青少年学生的侵蚀和影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21世纪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收稿日期:2007-11-16
其他文献
期刊
随着交际教学法的兴起与发展,信息沟(information gap)的概念受到了外语教学界的广泛关注,它贯穿于外语教学的各个环节。笔者尝试以具体实例说明在信息沟理论的指导下,如何去
【摘要】 课后绘制概念图,可以在梳理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和能力,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人教版语文第七册第一单元课文,课后引导学生绘制概念图为例,探索概念构图策略在语文课后复习时的应用及效果。   【关键词】 概念构图;语文;课后复习;应用研究    概念构图是康乃尔大学的诺瓦克博士根据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提出的。诺瓦克认为,概念图是用来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它通常将某一
体育学科是学校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它不仅与学校的其它课程在很多方面具有一致性,更具有自身的鲜明特性。体育学科为学生提供了独有的、开阔的学习和活动环境,以及充分的观察、思维、操作、实践的表现机会,对于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提高,具有其它学科所无法比拟的优势。    1 体育学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    1.1 利用体育教材内容价值。创新能力是人脑高级心理机能,其形成和发展都受到人脑生长发育
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推动数学课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使数学课堂处处充满了激情与活力。处处彰显着教师教学的独特创新。这确实令人可喜。然而,欣喜之余我们不得不静下心来,对新课堂中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进行深刻反思。    一、情境创设与现实生活相悖    数学新课标提出:数学教学“要提供丰富的现实背景”,为此,多数数学教师在教学设计时都重视了教学情景的创设。但是,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有的教师在创设教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