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海斯特.白兰道德的自新看霍桑诚实的道德主题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1ji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美国著名作家霍桑的优秀长篇小说《红字》是一部思想内涵丰富、文化底蕴深刻的多元主题作品。本文通过对作品中主要人物海斯特·白兰形象的分析,探讨了主人公在遭遇苦难面前所表现出的态度,付出的行动,以及得到的结果,进一步论述了作家霍桑讴歌诚实、谴责虚伪的主题意识。
  关键词: 小说《红字》 海斯特·白兰 颂扬诚实 道德主题
  
  1.引言
  纳桑尼尔·霍桑是美国非常著名的浪漫主义小说家。他的创作多以美国殖民地时期的新英格兰为背景,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在创作方法上,他善于运用浪漫主义的想象,象征寓意和大量主观色彩浓重的心理分析描写来突出主题,烘托人物的内心世界。
  霍桑生于马萨诸塞州萨莱姆镇一个破落的贵族世家,全家深受清教道德观念的影响。早年的不幸激发了霍桑学习文学的欲望,并于1821年进入博多因学院学习。然而直到1837年第一部署名小说《重说一遍的故事》面世后,他才声誉渐起。1842年,他将所写的文字汇集成册,定名为《古屋青苔》出版,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寻常的反响。在其后的几年当中他相继写出了长篇小说《红字》、《七个尖角顶的房子》、《福谷传奇》等一系列重要著作。1864年,霍桑告别人世。
  《红字》全书以红字“A”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A”是英文字母“通奸”(Adultery)一词的首字母,象征耻辱与罪恶。故事发生在北美殖民时期清教统治下的波士顿。女主人公海斯特·白兰与丈夫罗杰·齐灵渥斯失散后,与青年牧师亚瑟·狄姆斯台尔相遇并相爱,犯了通奸罪,必须在胸前佩戴红“A”字,接受示众的惩罚。就在她被带往市中心的刑台上示众时,她昔日的丈夫来到了波士顿,混在围观的人群里目睹了这一切。海斯特不肯讲出谁是同犯,所以示众后又被关进了监狱。丈夫罗杰以医生的身份来到监狱要求海斯特说出奸夫的姓名,但遭到拒绝。不久,海斯特获释出狱,忍辱含垢,过着流放般孤独的生活。此时,狄姆斯台尔受到良心的严厉谴责,精神十分痛苦。罗杰·齐灵渥斯终于发现了牧师的心病,他以医生的名义使牧师和盘托出。海斯特因不忍看到自己心爱的情人不断遭受罗杰的摧残,便揭露了罗杰的真实身份,邀约并鼓励狄姆斯台尔一道出逃。然而,心灵上的罪恶和内心的责备是无法逃脱的,狄姆斯台尔最终未能践约,还是留了下来。在选举州长的那一天,狄姆斯台尔做完一场动人的布道后,毅然同海斯特母女一起走上邢台,当众袒露了自己的罪行,说完便倒地而死。小说也因而进入了尾声。
  2.从海斯特·白兰道德的自新看霍桑颂扬诚实的道德主题
  在几个主人公中,海斯特·白兰无疑是一个核心人物。表面上,海斯特犯了通奸罪,“在她衣服的胸部现出了精美的红布制成的‘A’形的字”(侍桁,1981:6),是个罪人。事实上,通读整部小说,读者怎么也不能把海斯特·白兰看作是一个罪孽深重、不可饶恕的罪人。相反,她是一个美丽动人、心地善良、对爱执著、敢于争取人生权利和个人自由的令人既同情又敬佩的女人。她敢爱敢恨,坦诚开朗,不隐藏自身的过错。而作者正是通过对女主人公的形象塑造来表达其作品诚实的道德主题的。而且主人公身上所具有的高尚品德和精神风貌也构成了小说主题思想的主要内容。应该说,作者在这一点上煞费苦心。
  佩戴红“A”字示众,这是一种比肉体惩罚更深重、更严酷的精神惩罚,“那几乎是无法忍受的,……在大家所保持的那种庄严的气氛中,含着一种愈加可怕的性质,……在她所命定忍受的这种如铅块似的痛苦下,她时刻觉得必须发挥出她全部肺腑的力量来大声嘶叫,并从台上投身到地下,否则她立刻就要发疯了”(侍桁,1981:10)。而且示众之后,这个红“A”字还要戴在胸前作为耻辱的标志,但她毫无怨言地独自承担了一切可怕的后果。她从不掩饰自己的过失,成了真诚、坦直、敢于正视现实的化身,以至于“当她露出全身,伫立在人群面前的时候,她……却现出了高傲的微笑,用一种从容不迫的眼光,环视了她同城的居民和邻人”(侍桁,1981:6)。
  海斯特·白兰富有勇气,她单独承受了世人的恶言和耻辱的重压。这在威尔逊牧师逼她说出情夫时表现得淋漓尽致。海斯特答道:“决不会的,那烙印太深了,你们除不掉它的。但愿我能忍受住它的痛苦以及我的痛苦。我不愿意说!”(侍桁1981:20)不仅如此,海斯特还把红“A”字当成了自己的标志。当州长和教会想把珠儿从她手里夺走,认为她已失去教养自己孩子的资格时,她却毅然回答要以从红“A”字上面得来的道理教养孩子,即从罪恶的红“A”(Adultery)字向艺术(Art)、能干(Able)、天使(Angel)般的红“A”字转化的整个过程。
  除了上述美德,海斯特身上还集中体现了诚实、宽以待人、乐善好施的高尚品德。她经常将自己不多的收入用于救济他人,而这些人的生活其实并不比她更凄苦。更有甚者,这些常受惠于她的人还经常忘恩负义地侮辱她。然而,海斯特却能以宽容的胸怀原谅这些人的偏激行为。一旦疾病流行,她便自告奋勇地担负起修女的任务。她终于洗涤了自己的罪行,获得了新生。在她的善行中,人们真正认识到了她的高大、她的美丽。她的形象也随着小说情节的发展得以不断升华。特别是海斯特离开波士顿多年以后,又返回来住在以前的那所破旧的小屋里,重新戴上红“A”字,过她的那种负罪行善、虔诚悔过的生活,并且从那以后红字就永远没离开过她的胸前。她自始至终遵循诚实的信条,临终前都不忘嘱咐要将红“A”字刻在墓碑上。因此贯穿全书的红“A”字,随着那形成海斯特生涯的、艰辛、深思、献身的年月的消失,已不是一个引起世人轻蔑和嘲笑的烙印,而变成了一个符号,使人哀伤,使人望着它就能生起又畏又敬的心理,也就是从耻辱的标记变成了赎罪的标志,最终成了德行的标志,暗示着天使的光辉。海斯特以她诚实、慈善、宽容、驯良的行为给所有心灵受伤的人带来了抚慰,以自己的善行涤除污点,获得了道德上的新生,成为了上帝的使者,她的形象也因此大放异彩。
  3.结语
  通过上述讨论,我们不难看出霍桑在《红字》创作中的主题思想倾向和道德标准,主题是要高唱一曲诚实的颂歌,告诫人们要有一种坦荡无私、敢于承认罪恶的道德标准。作者通过对小说主人公人物形象的分析和她遭遇面前所表现出的态度,付出的行动,以及得到的结局等栩栩如生的刻画,尽情地抒发了对真诚的崇尚之情。海斯特·白兰是真诚坦白的,她终于从一个“罪人”成了一个受人尊敬的“圣母”,使自身的心灵得以净化,从道义上和精神上获得了新生。同样,牧师狄姆斯台尔经过漫长而痛苦的心路历程,最终也踏上了诚实之道。这在他临死之前的一席话中表露无遗:“要诚实!要诚实!一定要诚实!坦荡的面对众人吧……”(侍桁1981:205)和海斯特·白兰形象形成强烈反差对比的罗杰·齐灵渥斯则显得极度自私虚伪、卑劣龌龊,结果非常明了,他成了真正的罪人。因此,我们要坚定诚实信念。毕竟只有诚实永存,人类才会有光明的前程。
  
  参考文献:
  [1]Nathaniel Hawthorne.The Scarlet Letter[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al Press,2001.
  [2]霍桑著.侍桁译.The Scarlet Letter[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
  [3]李世强.从《红字》看霍桑小说的创作主题与文学艺术[J].外国文学研究,2001,11,(6):79-83.
  [4]任晓晋,魏玲.《红字》中象征与原型的模糊性、多义性和矛盾性[J].外国文学研究,2000,1.
  [5]吴俊忠.让批评走进读者[J].深圳大学学报,2000,6,(3):82-87.
其他文献
一方水土滋润一方音乐.rn每个地区都有一种独具地方特色的音乐艺术,展示当地的历史积淀和文化魅力.北京有国粹京剧,东三省有二人转,安徽有黄梅戏,湖南有花鼓戏,河南有豫剧…
期刊
期刊
根据国家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对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按照强化集团控制力,突出主营业务,逐步退出非主营业务和竞争行业的要求,胜利石油管理局在做大做强石油工程技术服
在境外市场,股票期权在近四十年里有着突飞猛进的发展,成为目前交易最活跃的衍生品。作为一种金融衍生工具,股票期权在境外已经被众多投资者所接受。  上海证券交易所于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