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式感知隐私保护技术

来源 :计算机学报 | 被引量 : 20次 | 上传用户:ziyoushenghuoz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移动智能终端正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核心通信设备,参与式感知的隐私保护技术已成为研究热点.研究和解决数据以及位置隐私保护问题对参与式感知的大规模安全使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参与式感知的特征使得隐私保护技术面临诸多挑战.该文对参与式感知隐私保护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首先介绍了参与式感知的基本应用和攻击模型,然后按照基于分组统计、第三方验证、K-匿名、数字加密4种策略对现有成果进行了分类,阐述了代表性的隐私保护技术,接着分析和比较了各技术的性能并总结了各技术的主要优缺点,最后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其他文献
系统研究了新疆南北天山地震带内中强地震活动密集区与未来强震三要素之间的关系,试图寻找出适合年度危险区判定的地震活动性背景依据,结果表明:大多中震均发生在中强地震活动相
心包压塞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冠状动脉穿孔是发生心包压塞的主要原因。该文主要介绍冠状动脉穿孔所致的心包压塞的分类、原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
摘 要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提高肺结核患者从医行为的影响。方法:2008年1月~2009年2月收治肺结核患者432例,按住院号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除常规护理外,对患者实施全程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结果:通过全程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实验组较对照组肺结核患者的从医行为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肺结核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提高肺结核患者的从医行为。  关键词 肺结核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26.001  资料与方法  2009年实施心脏介入手术患者104例,男85例,女19例;年龄54~78岁,平均56.5岁。  方法:术前访视,术中加强观察和术后回访。采用与患者交谈、聊天的形式,以亲切和霭的态度,对需要了解的心理问题做好解释、安慰工作,解除疑虑。  结 果  104例心脏介入手术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手术顺利完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