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视化120在急性缺血性心血管急症患者救治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nyhlj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应用可视技术建立院外-院内信息平台救治缺血性心血管急症患者,探索一条更合理、更高效、更准确的心血管急症患者救治模式.方法 在遵义医科大学第五附属(珠海)医院建立可视化120移动信息平台,以胸痛中心成立为时间节点,回顾性分析177名急性缺血性心血管急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平台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院外-院内进行交接的时间、院外急救反应时间、首次医疗接触时间、院内接诊患者时间、院内急诊时间、专科首次接触患者时间、两组患者并发症概率和住院天数.结果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GRACE评分及病情严重程度无明显差异性(P>0.05).平台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台组院外-院内交接时间、院内急诊时间、专科首次接触患者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可视化120移动信息平台的建立将院外与院内有效衔接起来,能减少缺血性心血管病急症患者的救治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研究提取条件对槟榔核提取物中多酚含量及其体外降糖活性的影响.以槟榔核为原料,乙醇溶液为提取溶剂,利用福林-酚比色法测定槟榔核中多酚的含量,分析槟榔核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的影响,并进行工艺优化.结果 表明:超声辅助提取槟榔核多酚最佳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40%,料液比1∶60(g/mL),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40 min,多酚提取量为111.47 mg/g,该条件下的提取物对α-淀粉酶的抑制率为90.51%,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为89.67%.通过体外实验证明槟榔核提取物具有较好的降糖能
目的 探讨以直接抽吸技术作为首选取栓策略时,远端通路导管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机械取栓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12月在百色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接受远端通路导管进行机械取栓的急性大血管闭塞患者的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31~88岁,平均年龄(63.56±11.63)岁.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17例(42.5%),颈内动脉段闭塞13例(32.5%),基底动脉闭塞10例(25%).分析机械取栓的再通率、并发症以及90 d预后.术后患者神经功能变化的评价采用美国国立卫生
为筛选大果榛子嫩枝扦插适宜的混配基质,试验以泥炭、河沙与珍珠岩的不同配比混配后作为扦插基质,通过生根情况及根系生长量指标,筛选适宜混配基质的配比.结果 表明:其中以珍珠岩和泥炭作为材料混配而成的基质总体生根率低,根系长势较差.以河沙和泥炭混配的基质插条生根率、生根指数较好.所有处理中以沙∶泥炭=10∶1的混配基质大果榛子嫩枝扦插生根率最高,达到83.61%,同时生根指数较高.实际中,建议采用沙∶泥炭=10∶1,若无泥炭,也可采用河沙作为扦插基质.
利用微积分方程,模拟单株立木树干材积,根据不同精度的需要,论述两种微积分方程下的材积计算公式.通过量取大量解析木圆盘断面长短轴,得出长短半轴比值.与传统方法相比,方便性强、精确度高,从而为今后活立木材积及林分蓄积的计算提供理论基础与参考依据.为各林业学科提供研究、分析森林的测算理论、方法和技术.同时,为发挥森林的多种效益、保持森林生态平衡、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合理利用等提供所需的基础数据.
目的 通过构建洪水灾害三级医学救援体系,提高洪水灾害医疗救援效率,降低救援人员伤病率.方法 通过分析总结安徽抗洪抢险任务特点、救援人员伤情特点,研究医疗救援装备和人员配置方案,构建现场医疗救援队、省(市)级医疗救援队和国家医学救援队专家三级医学救援体系.结果 通过应用抗洪抢险现场三级救援体系,有效提高了洪水灾害现场救援效率,并降低了救援人员伤病率.结论 三级救援体系能够解决现场任务多而救援力量配比不足的问题,有效提升了洪水灾害现场保障效能.
微波治疗被广泛应用于慢性非细菌性炎症、软组织损伤等疾病,是现代康复的常规物理治疗手段,但因其在高频电磁场下组织产生内源热的特性,一旦发生烫伤则相较于常规热辐射损伤,其累及深度更深且创面恢复缓慢.近年来,体外冲击波疗法(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ESWT)在创面修复及瘢痕调控方面显示出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将ESWT应用于微波全层烫伤后创面的治疗是治疗烧伤的一种新尝试.本研究报道了1例肌筋膜炎微波治疗后烫伤进而形成难治性溃疡伴感染病例,应用体外冲击波治疗后取得了良好的临
期刊
旨在了解从奶牛垫料中分离得到1株革兰阴性菌的病原特征,本研究通过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染色镜检、16S rDNA同源性分析等方法对分离菌进行鉴定,并采用药敏试验测定药物敏感性,小鼠攻毒试验确定分离菌株毒力情况.结果 表明,分离菌为革兰阴性菌;扩增的16S rDNA序列长度为1283 bp,与约翰逊不动杆菌的核苷酸相似性大于99%%;分离菌株对小鼠有较强的致病性,试验组小鼠死亡率达80%.分离菌对链霉素、复方新诺明等6种药物敏感,对头孢噻肟、头孢呋辛中度敏感,对青霉素、红霉素等4种药物耐药.本研究从奶牛垫料
目的 了解保安人员心肺复苏(CPR)知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保安人员CPR培训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方便采样法,对上海市2家三甲医院、1个机场、16个商务楼,10个大卖场和14个社区的保安人员共600例进行调查,采用自行编制保安人员心肺复苏调查问卷,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法分析影响保安人员CPR知识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完成600例保安人员的调查,保安人员CPR知识得分(25.72±12.31)分,处于低水平;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月收入、自身健康状况、保安职业分类、职称等级、既往职
2013年开始锦叶栾新品种引种及繁育技术研究,通过不同立地条件、不同嫁接方法摸索总结出一套科学的锦叶栾新品种繁育技术,研究表明:硬枝劈接嫁接法的成活率为75%,其保存率为72%,嫁接成活效果最好.为长治市增加物种资源,同时也为锦叶栾新品种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了科学技术支持.
研究通过对两种藤本植物叶片的叶面积、比叶面积、叶厚度、气孔参数和叶脉密度的测定来分析不同季节下植物叶片的性状差异以及其性状之间的联系,为探讨植物叶片性状对环境适应的可塑性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也为藤本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提供依据.结果 表明:(1)两种藤本植物叶片各性状随着季节变化呈现显著差异(P<0.5),季节变化对五叶地锦的影响大于爬山虎.两种植物的叶面积和叶厚度均夏季为最高;五叶地锦叶片气孔长度和气孔密度随季节变化先减小后增大;爬山虎叶片气孔长度随季节变化逐渐增大,气孔密度先减小后增加,春季气孔密度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