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架空分析,不虚无解读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wen_02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我与地坛》,解读史铁生,容易泛化在精神层面上一些虚无的东西,容易流于瞬间的感动,而不能永久性地记住些什么。这是励志类文章教学的通病。笔者以为,只有从小处着眼,从细微处着手,才可能帮助学生把握住一些实实在在的东西。
  一、教给学生面对厄运的心理准备
  当残疾降临的时候,人人都会疯狂一阵子。问题就在于,这个疯狂的时间是多久。生活中,当厄运降临的时候,有太多太多的人长时间走不出心理的阴影,哀叹、认命、麻木于生活的安排。偏偏史铁生不认可、不甘于命运的安排,天天去地坛思考人生,可见史铁生不是一般的人。他毕竟是有毅力、有天赋、有思想的人。史铁生的成功给我们提供的意义不只在于他作为作家的成就,更在于他面对疾病的态度。有记者问史铁生:“你对你的病是什么态度?”史铁生答:“敬重!”面对困惑不解的记者,史铁生解释:“这绝不是说我多喜欢它,但是你说什么呢?讨厌它吗?恨它吗?求求它快滚蛋?一点用也没有,除了自讨没趣,就是自寻烦恼。但你要是敬重它,把它看作是一个强大的对手,是命运对你的锤炼,就像是个九段高手点名要跟你下一盘棋,这虽然有点无可奈何的味道,但你却能从中获益,你很可能就从中增添智慧。一边是自寻烦恼,一边是增添智慧,选择什么不是明摆着吗?”
  这就是心态,人活着重要的就是一个心态问题。我们不能说史铁生是一个相信命运的人,但至少可以说他是一个明智的人。他知道有些既成的事实是无法改变的,与其怨天尤人,不如苦中作乐,以苦换甜。回到我们普通人的生活,我们不见得就会遇到史铁生那样的厄运。但是学生一生遇到挫折是必然的,我们教师教给学生的就是让学生具备遇到困难时的心理准备与处理态度。
  二、用很长时间去思考一个问题,就能达到别人无法企及的高度
  成为作家的史铁生用他的成功告诉我们:只有长时间的专注于一件事情,用很长时间去思考一个问题,人才能突破一个普通的、甚至是弱势的自我。
  在史铁生成为著名作家之前,他活在自己小小的世界里,他的毅力只有他自己清楚。因为两条很早就瘫痪的腿,史铁生走过的地方实在是太少了。他不像其他能走的作家,能出去云游天下、体验生活,他只能呆在地坛公园里对着几棵树发呆。其他作家是以生活积累来写人生,而史铁生则是纯粹地思考人生。他思考的时间很长,并且是以“滴水穿石”的意志长时间地专注于一个点,即“人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其思考的深度与广度无人能及。人为什么要活着,对我们来说,也许是理所当然的,是不必花费时间去考虑的一个问题。而对于一个双下肢瘫痪、精神支柱差一点崩塌的人来说,是一个难题,是活多久就要想多久的问题。史铁生要寻找轮椅以外的另一个支点,寻找一条适合自己生命的轨迹。所以他就拼了命地去思考。因而他的感悟也就比其他作家深了几层。
  除了想的持久与深入,史铁生专注地观察也给我们有益的启示:深入观察就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
  在地坛中,史铁生看到: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胡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会便展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他听到: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的响动,片刻不息。在这些文字里,我们看出史铁生经年累月到地坛去,并不是无聊地去打发时间。他的眼睛没有闲着,而是在长时间地、细心地观察周围的环境。观察、聆听、感受、思索,地坛布满了一个残疾人轮椅的印辙,也充溢着一个感悟者与其他生命对象倾心相谈的喁喁私语。终于史铁生看到了别人看不到的地坛中的这些自然生命的律动和天籁之声,于是就有了震撼人心的作品《我与地坛》。
  三、爱身边的亲人要趁早
  在这个世界上,家为什么是人最常见的精神归宿?这是因为家是温暖的港湾,是爱的天堂。家里有一位像史铁生的母亲一样挚爱着我们的妈妈。我们的境遇非比史铁生,我们不会遭受他那样的大孤独,所以我们不必逼着自己一个人整天呆在角落里冥思苦想。我想我们应该教育学生更务实地去思考自己的人生和幸福,即爱你身边的人。而不至于像史铁生那样在他的母亲走后再捶胸顿足。活在当下最重要,但前提是从现在起你得认真学习,将来能把自己养活。史铁生享受残疾人的生活保障以及拥有不菲的稿费,所以他能静下心来思考创作。我们的精神归宿也不能像虚幻的肥皂泡,经不起现实的检验。所以务实的爱,就得靠行动来保障。
  四、人,都应追寻一个精神的归宿
  史铁生将写作当成了他的精神归宿,这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因为写作是他的强项,也可免受身体残疾的影响。精神归宿不只对残疾人而言,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精神目标——做一个高贵的人!精神这个玩意儿,说虚有点虚,说实在也是肉眼能见到的变化。如果史铁生是一个健康的人,他可能就会像普通人一样平平淡淡地度过一生。然而命运逼着他走上了一条不寻常的道路,走上了一条“大孤独”造就“大智慧”的道路。这就是意志,就是精神不屈的力量!巴金在他的著名散文《灯》中说:“人不是单靠吃米而活着。”所以教师应该告诉学生:你最感兴趣的事,就是你的精神归宿,朝着它去努力吧,人总得有点追求的活着才算有尊严。
  学习,是一项绝不拘泥于生存的行为。励志教育不必喊口号、贴标签,只需教师结合文本做具体、实在的点拨即可。学生认可与不忘就是最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通联:江苏滨海中学]
其他文献
要炸毁月球?要让月球在我的视野中消失?任何人听了都会感到震惊。就连我们男生、女生也会张大嘴巴吐出一个“啊”字。这可是天大的事,涉及到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个人,这可得好好思考思考。  炸毁月球可不是说说而已。俄罗斯的五位科学家已将这个建议郑重其事地提交给俄罗斯政府,政府的高官们首先感到很新鲜,那些上报材料,更给高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向科学家们许诺:一定会对这个建议的可行性认真研究。  其实这个建议
编者按 2019年11月17日下午,世界著名汉学家,瑞典院士马悦然先生在自己家中安然离世,享年九十五岁。  马悦然教授与山西可谓是渊源深厚,他的汉学入门导师高本汉早在二十世纪初即来到山西太原,担任山西大学堂西斋语言学教习,并深入民间,做广泛的方言调查,因此成就了他名传世界的《中国音韵学研究》。马悦然教授步先师后尘,鼎力翻译介绍我省作家李锐的《厚土》等四部小说,和曹乃谦的《到黑夜想你没办法》。此后
蓝斐历,这个来自美国的留学生被评为北大的学生年度人物。  斐历的意思是非凡的来历吗?  他的确挺有故事,实践着“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这万里路是在全地球上行走的,然后不远万里来到北大。  还有一位来自香港的李子树同学也入选北大的学生年度人物,他同样有来历,本科毕业于香港大学,任过校董、校学生会主席。孙中山先生弃医从政,鲁迅先生弃医从文,李同学本科学医,来到北大读政府管理硕士。  兼容并包,北大的1
考试后  老师:“期中考试后,你们家长看到成绩会怎么样?”  小明:“他们会生二胎。”  視角独具  我是小学三年级的老师,有一次上课,要求学生画哥伦布探险船队的其中一艘船。但我刚坐下,就有个男生交出画作,图画纸中央只有一个小点。  “这是什么?”我問。  他回答说:“这是海洋尽头的哥伦布探险船队。”  够狠  在学校宿舍,我杯子里的水总被偷喝,用涂改液在杯子上写了:“别喝!”水还是不断减少,某天
没法比  老爸催婚,我叹口气说:“找不到像您这样的。”“差不多就得了,你跟你妈没法比。”  熬夜  聽说睡前三小时内吃东西對身体不好,所以我决定吃完夜宵后熬三小时再睡觉。  看了很多微博说熬夜的坏处,这些对我最大的改变就是从开开心心地熬夜变成了提心吊胆地熬夜。  取名  有朋友问我:给孩子起什么名字能体现出家长特别有文化?我建议取名“形而”,这样孩子长到六岁的时候,你就可以跟外人说:最近我们两口子
他只是在铁轨上打了个盹  我在春风里穿行的时候,哈达图正举行盛大的赛马。  我不会骑马,甚至骑驴都不敢。胆小倒在其次,主要是我对这些不感兴趣。我总是被另外的一些物事吸引,比如:一缕风吹过,一朵花盛开,一只蜻蜓盘旋……当然,一只马在原野上奔腾,踢起阵阵尘土,也总会让我目眩神迷,不能自已。可从来没有想过要驾驭它,从来没有。  我觉得自己就是一匹野马,春天来临的时候,总是迫不及待地冲向原野,撒欢奔跑。何
多年来我一直是个数码控,在经济能力承受范围内的新东西我一般都会买来尝尝鲜。玩过之后稍微贵一点的也许就出掉,而几百块的东西往往都留着或者送人了,也不值钱,卖着麻烦。  而电子书我一直是抵触的,无论是用软件看书还是电纸书硬件。我最早接触到的是一台iRiver的白色电纸书,那还是我在PCWorld做数码产品评测的时候,后来又用过索尼的,这几台机器都很精致,但是质感和手感让我觉得终究不适合用来看书。  在
文本解读中,对中西文艺理论的“化用”,强调的是在素读、深读、体验、思考的过程中,理论的自然出之,悄然作用,像呼吸一般自然,像血液流动一样顺畅。或者是完成对文本的初步创造之后,因为有理论的启悟,获得解读灵感后的再度创造。套用理论,按图索骥;或者从文本中寻章摘句,来验证理论,导致理论和解读变成“两张皮”,则不属此列。  在此基础上,还要讲究“审美”。这突出的是一种终极指向,一种灵魂式的统摄。科学性的解
一根小小的柱子,一截细细的链子,拴得住一头几千斤重的大象,这不荒谬吗?可这荒谬的场景在印度和泰国随处可见。那些驯象人,在大象还小的时候,就用一条铁链将它绑在水泥柱或钢柱上,无论小象怎么挣扎都无法挣脱。小象渐渐地不再挣扎了,直到长成了大象。这时的它本来可以轻而易举地挣脱链子,但它放弃了挣扎。小象是被链子绑住,而大象则是被习惯绑住。  1988年世界各国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聚会。有人问一位诺贝尔科学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