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高考语文单科143分的奥秘

来源 :语文教学通讯·A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nal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1年全国新高考Ⅰ卷难度比较大,130分的单科语文成绩已属凤毛麟角.然而,山东省淄博七中的刘怡婷同学却得到了143分的高分,并被北京大学录取.这确实让人眼前一亮.这个分数在全国范围内也是高考语文的高分.认真分析这位考生平时的语文成绩,深度发掘她高考语文内在的秘密,就显得尤为重要.高考语文成绩是平时的积累,更是综合能力的体现.文章结合对考生的平常成绩及高考考场作文的分析,给出一个立体的、全方位的答案.
其他文献
整本书阅读一直是现代语文教育的目标之一.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教师需要站在课程的高度审视整本书阅读教学,并把握好三个意识:作者的写作意识、教师的教学意识、学生的学习意识.李哲峰老师的《乡土中国》教学实践凸显了四个特点,运用了三个主要策略,值得研究借鉴.
中学语文教学语境中的“戏剧”指剧本或曰戏剧文学,其文学性主要体现在剧情和人物台词上.戏剧阅读的两个路径,一是从戏剧的剧情构思和整体结构来把握剧情,二是从人物台词的抒情特征和语言个性来把握人物.统编中学语文教材所选的戏剧作品,体现的“现代性”特征大致有:对“五四精神”的诠释和张扬;对传统戏剧的反叛和突破;表达中国现代化转型期间对生存状态与文化处境的思考等.现代戏剧的教学内容可以从时间与情境、语量与冲突、作家与人物、版本比较与互文影响等方面确定.阅读学习活动可以通过读戏与说戏、演戏与看戏、入戏与出戏等形式开展
“据理解文题”是近年高考测评和各地模拟试题中出现的新题型,在阅读心理、命题视点、思维能倾、阅读范型等方面,呈现出陌生化和挑战性等诸多色彩,需引起足够重视.从题型特点、题型分类和教学备考等角度来梳理、透视这一重要题型是有必要的.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课”的编排呈现出新的样式,往往是一课有多篇课文;同时,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强调对单元作整体教学设计,单元内甚至是不同单元之间的课文可以进行不同形式的组合.因此,课文之间进行适度整合,以群文的形式开展教学,将成为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阅读教学的必然选择.目前,群文阅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课文与课文之间仍然是分离的,并没有成为一个有机的学习整体,究其原因,在于所设计的学习任务缺少关联性.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寻找课文之间的关联点,设计出具有关联性的学习任务,是提高群文阅读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高一记叙文写作暴露出的问题是,学生不清楚什么是复杂记叙文,写出的作文还停留在初中写作阶段:所选事件比较单一,人物个性和人物之间的关系单一,故事的主题意蕴浅显,不懂得综合运用各种描写手段和叙事手法,基本是陈述事件,而不是具体生动地描写.教材上的经典作品是最好的范本,跟着《促织》学写复杂记叙文,是写作教学很好的路径.
结合黄厚江、丁卫军、徐杰三位教师执教的《台阶》课例谈自读课的教学,从学习目标的确立、学习活动的实施、学习支架的辅助、知识体系的建构四个方面分析指出:开展以生为本的自读课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挖掘学生的主体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价值,引导学生运用教读课中学到的知识、方法和策略,有方向地学,有生成地学,有抓手地学,有深度地学.
阅读发现是阅读过程中的心灵之思与思考所得.以学生撰写的阅读发现为载体组织教学,有利于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开辟融“读”“思”“写”于一体的语用通道,促进读写能力的双向发展.阅读发现质量评估是施教前提,可从阅读、写作两个维度,分别关注阅读发现的语文价值、文本分析方法和说理过程、语言运用规范等指标.阅读发现教学的终极目标是教会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独立写作,可根据学生的学习心向和能力表现,通过示范奠基、问题探究、任务驱动等方式循序渐进地组织教学活动.
单元教学既是新课标所倡导的一种新的教学思想,同时也是更好地使用新教材、落实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目标的有效途径.因此,对于单元教学实施路径的探索也应成为重中之重.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作为一个任务群体现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引起了语文教师及研究者的重视.而如何在日常教学中加以落实,也成为一线语文教师关注的问题.《〈雷雨〉整本书阅读》是两节连堂课,用时约100分钟.这两节课在尊重学情的前提下,引导学生积极探讨.课堂上半段(约1/3)重在“整”,由学生的初读感受切入,引导学生厘清戏剧这种文体的特点,梳理人物关系和矛盾冲突,从整体上把握《雷雨》的结构,着眼于“表”,突出其“整”.
在备考复习中,学生对于文言知识的复习普遍较为扎实,但在实际阅读中往往不会灵活运用,答题质量和答题速度也不甚理想.文章以文言文阅读试题为抓手,为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效率,快速而准确地完成相关题目提供了可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