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雷公山保护区外来入侵植物分布格局

来源 :中国环境监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lank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实地调查与查阅资料相结合,发现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有33种外来入侵植物,隶属18科31属,以菊科(7种)最多。入侵等级以低等级为主,入侵生活型主要是多年生草本,原产地以尚不明确为主,引入途径以无意传播占绝对优势。外来入侵植物在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功能区都有分布,但差异不明显,实验区有15种、缓冲区有14种、核心区有13种。在不同的植被类型(草坡、灌木林、乔木林)中分布差异明显,分别为20、14、10种。根据重要值和外来入侵植物危害等级计算得出危害系数,鬼针草Bidens pilosa (73
其他文献
双基地与单基地声纳相比,具有较好的反电子对抗的能力。但是在某些区域(如基线区、发射和接收站的侧边区),其定位性能较差。为了改善这些区域的定位性能,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增加
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当前电动汽车已经成为了家喻户晓,甚至可以说是十分常见的载具,在人们的生活当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为了提供给人们便利的电动车行车环境,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作为非高分子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囊括了《高分子化学》和《高分子物理》两门课程的内容,内容抽象,课时较少,给课程讲授带来较大难度。本文对近年来在该门课程
近年来,我国经济建设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环境污染程度却越来越严重。特别是大量的污染物直接或间接排放到土壤中,导致我国的土壤污染程度日益严重,这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
试验采用水提醇沉法,以菘蓝(Isatis minima Bunge)叶和根粉末为原料,以料液比(m/V ,g:mL)、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通过单因素试验比较得出,菘蓝根、叶中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料
20世纪80年代以来,王志信作为中国民族音乐改编中最具代表性的创作者之一,其声乐作品传唱度广,适用性很强,且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时代特点。本文从其对民歌旋律音调的撷取和拓展
皮肤病是小动物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在临床病例中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兽医技术人员每天都要面对各种各样的皮肤病,为了治疗好这些病,实验室检查出皮肤病的真正病因是十分重
本文对几个航标名词的命名或译文和应用提出了意见。
从集安市葡萄机械化生产技术应用的现状,介绍其值得借鉴和推广应用的技术,对葡萄机械化生产进行效益分析,提出葡萄生产由传统人工生产向机械化生产的必然发展趋势,供广大农民
非经典逻辑致力于扩展逻辑的推理能力,为机器智能化提供新的研究方式。故而我们对非经典逻辑发展的动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究了非经典逻辑的特征,指出其具有多值性、不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