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在浸润性肝细胞癌组织的表达及其意义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476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在浸润性肝细胞肝癌(HCC)中,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MT1-MMP)的表达和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根治性手术切除的HCC标本123例,通过对肿瘤的个数、包膜是否完整、门静脉有无癌栓、有无肝外转移等标准的划分,将其分为浸润转移组(74)及无浸润组(49).术前所有病例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ABC),测定两组术后标本癌组织的MT1-MMP蛋白及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的表达;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测定癌组织MT1-MMP mRNA的表达.结果 浸润组术前血清VEGF:(1 33.89±68.56) μg/L;无浸润组:(100.64±81.37) 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T1-MMP主要定位表达在肝癌细胞的胞膜和间质.在浸润组中,MT1-MMP蛋白及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无浸润组(P<0.05);浸润组MVD:11.24±1.49,无浸润组:8.11±2.51,两者比较浸润组MVD的形成量明显增多(P<0.01).结论 在浸润性肝细胞肝癌中,MT1-MMP的表达明显增高,并伴随血清VEGF的表达上调、癌组织内新生肿瘤微血管的形成增多.MT1-MMP高表达可作为浸润性肝癌的判定指标,并提示临床预后较差。

其他文献
随着肿瘤免疫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免疫治疗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目益受到重视.T淋巴细胞在肿瘤免疫应答中起主要作用,基于T细胞的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ACI)在部分恶性肿瘤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在大多数肿瘤中疗效尚不能令人满意[1].近年来,一种新的免疫治疗方法嵌合抗原受体(CAR)基因修饰T细胞显示出的靶向性、杀伤活性和持久性为ACI注入了新的活力。
期刊
我们诱导形成与人类胰腺癌的病理生物学特性很相近的大鼠胰腺癌[1],并将大鼠胰腺癌组织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双向电泳和质谱分析,初步筛选胰腺癌组织与正常胰腺组织中的差异蛋白质。一、材料与方法清洁级SD大鼠7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50只和假手术组20只。模型组将二甲基苯并蒽(DMBA)植入胰腺被膜内并荷包缝合后关腹。假手术对照组只进行荷包缝合。术后两个月处死。所有胰腺组织取下后,各取1块组织行苏木素-伊红(
期刊
目的 观察腺病毒介导的骨形态发生蛋白-2(AdvBMP-2)转染到兔椎间盘髓核细胞后,对椎间盘细胞中Sox9基因的影响.方法 纯种成年新西兰大白兔35只,采用纤维环损伤法制作腰椎间盘退变模型,24周后行2次手术,其中25只对腰椎间盘髓核组织注射AdvBMP-2,每只注射2个椎间盘作为实验组,注射量为每个腰椎间盘20μl(100×105 pfu);同时每只取2个未做注射的腰椎间盘作为自身空白对照组.
颅脑损伤伴失血性休克(TBIS)是临床上常见的危重症之一,常伴有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 MODS),而肠道是TBIS时最早受累的器官之一,也是MODS的“始动器官”[1]。近年来,肠内及肠外免疫营养对危重病预后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2-3]。我们应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 PUFA)对颅脑损伤伴失血性休克( TBIS)大鼠进行术前干预,观察ω-3 PUFA对TBIS大鼠小肠过氧化损伤及细菌移位的影
期刊
目的 观察滑槽钉生长棒内固定系统置入对脊柱形态发育的影响。方法将15头3个月龄幼猪随机分为3组,A组(5头)为空白对照组,自T6~T15后路切开,显露椎板;B组(5头)为对照组,置入锁定椎弓根钉棒系统;C组(5头)为实验组,置入滑槽钉生长棒内固定系统。实验的目标设计为瞒、7,T8、9椎体的平均高度,T7/8、T8/9、T9/10椎间盘的平均高度,C组钛棒上下两端滑动的平均距离,应用X线测量并观察脊
期刊
目的 探讨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CHD)合并肺动脉高压(PH)患者肺组织中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eNOS)的表达及其与肺动脉高压Heath-Edwards分级的关系.方法 按照Heath-Edwards PH分级分组,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9例对照组和33例实验组肺组织eNOS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进行测定.结果 实验组PH Ⅰ、Ⅱ、Ⅲ级eNOSmRNA
目的 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在人肝癌、癌旁和正常肝组织的表达,探讨激活或抑制PPARγ在肝癌细胞株生长和凋亡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0例肝癌、癌旁和正常肝组织中PPARγ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2种肝癌和1种正常肝细胞株中PPARγ表达;PPARγ激动剂15dPGJ2和拮抗剂T0070907分别干预培养的2种肝癌细胞株,噻唑蓝(MTT)
由上海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主办,上海胆道疾病会诊中心,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协会外科专业委员会、《中华实验外科杂志》,《临床外科杂志》,上海市浦东新区医学会,上海市浦东新区胆胰疾病诊治协作组协办的第一届胆道外科焦点问题的争论和探讨暨首届东方国际胆胰疾病论坛将于2011年9月15~19日在上海举行。
期刊
目的 建立兔的股骨远端中心型骺板缺损后骨桥切除的动物模型,并对骨桥切除后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选用日本大耳白兔10只,观察β-TCP与骨组织相容性及对骨桥生长影响.另取30只日本大耳白兔,分为A组(β -TCP标记+骨桥切除+脂肪填塞)、B组(β-TCP标记+骨桥切除)、C组(单纯缺损),每组10只,评价β -TCP标记,导针引导的方法切除骨桥的手术效果.结果 β-TCP置入后组织相容性良好,对骺
人类许多疾病与特定器官、组织损伤或细胞功能障碍有关,目前临床多采用合成材料或捐献的供体进行组织器官的替代治疗,但往往由于免疫排斥引起许多不良反应,依靠自体细胞构建材料替代受损的组织器官是治疗这些疾病的理想方法,但易受自体细胞扩增不足的限制.干细胞因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有望将其与组织工程技术结合培育出用于移植的组织和器官,根据干细胞来源可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现就干细胞技术在泌尿外科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