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新的汇率政策:中国会步日本的后尘陷入流动性陷阱吗?

来源 :国际金融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jelly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麦金农一直是人民币升值论的反对者。他对美国贸易逆差原因的解释及解决方法也不同于美国经济界的主流观点。2005年7月人民币汇价改革出台后,他又撰文分析这次改革的风险。近期,普林斯顿大学邹至庄教授向本刊推荐了麦在《华尔街日报》2005年7月29日号上的文章及他和麦金农就该文某些观点的讨论。本刊特辟专栏发表,以供读者参考。
其他文献
人民币外溢,是中国经济转轨过程中产生的重要货币现象之一。本文首先解析了人民币外溢的内涵,然后深入分析了人民币外溢的现状和效应,进而提出对策建议,目的是丰富人民币国际化的理论研究,并为相关的实践提供借鉴与参考。
上世纪80年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国家基本上执行新自由主义的“华盛顿共识”政策,在贷款政策中强调经济及市场自由化,并推行新古典主义的紧缩财政金融政策。这些政策在实施中,不分国情、不分时间地点以一贯之,因此不但成效不佳,反而给发展中国家增加了困难,因此,招致不少批评。其中以斯蒂格利茨(Stiglitz)为代表的后凯恩斯主义者的批评最为引人注目。这些批评要求IMF的贷款政策进行改革。本文简要评析两派的争论,并对IMF的贷款政策改革方案进行探讨。
2004年.全球银行的盈利水平不仅再创新记录,而且资本回报率达到了更高水平。在2005年《银行家》1000家大银行排名中,盈利(相对一级资本的税前利润)上升到19.86%,比2003年和2001年分别高出17.56%和17.91%。
近年来,我国部分城市的房地产热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境内外投资者投资房地产。虽然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加强房地产调控的政策。但是,如果不规范对外资流入房地产领域的管理,外资就可能替代内资流向房地产,这不仅制约了宏观调控政策的作用.也增大了金融风险和影响货币稳定。本文主要分析了外资流入房地产的渠道,评估了现行管理措施的效果,研究了外资流入房地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提出了从交易、汇兑、投资、税收等环节规范外资流入房地产管理的政策建议。
央行最后贷款人职能的确立已有200年的历史,但是传统的危机救助有可能带来道德风险并严重恶化央行的金融资源。首先不明确公布危机救助触发务件,使得央行在是否行使最后贷款人职能时相机抉择的“建设性模棱两可”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从博弈论角度对建设性模棱两可的有效性、动态实施过程及其缺陷进行介绍,并探讨了中国“建设性模棱两可”型危机救助的初步框架。
6月1日美国国防部前副部长保罗·沃尔福威茨即日正式就任世界银行行长,接替于5月31日卸任的沃尔芬森。
UBS和Credit Suisse本是不分高下的两大银行.但5年前对投资银行业的介入,使两家银行的发展轨迹出现了巨变。UBS按资产计成为了现在最大的私人银行,而Credit Suisse退至第3位.规模仅有UBS的1/3。巨大变化的背后是两行增长战略的不同.而并购的成功和失败则是造成两行差距的最明显原因。UBS实施并购后能将人员和业务立即整合起来,在过去的几年里,UBS吸收了大量外来的人员、业务和装备.他们很快就溶入了UBS,于是扩张就一直锻造着UBS这个品牌,使之愈发强大。Credit Suisse则缺
最近以来,随着法国和荷兰相继拒绝欧盟宪法以及欧元区经济不景气.欧元汇率在国际市场上不断走低.关于欧元未来的争议也越来越多,有人甚至提出欧元即将消亡说。对此,欧洲中央银行明确表态,欧元虽遇到了一些困难,但它不会崩溃,在未来几年内也不会萎缩。一些经济学家建议,欧元汇率应适当降低,以此来刺激欧元区的经济增长。欧洲中央银行的经济学家对上述建议进行了回应和解释,指出,自2004年以来.欧元区的货币和信贷增长都比较迅速,虽然实际经济看上去较弱,货币的警示灯却一直在闪烁。即便目前的通货膨胀率较低,过度流动性充斥了资产市
昔日,美国的资本市场培育了美国的工业;如今.华尔街又靠万亿资金的流动重新“指点”着美国的经济。截至2004年,华尔街的对冲基金资产和并购重整基金交易额分别达到9500亿美元、1425亿美元,仅在2005年第1季度.前者就吸引了274亿美元的资金。对冲基金现在不再是过去的短期模式,而是投资股票的涨落,采取其他措施锁定风险。并购重整基金的发展与美国资本市场的扩大,特别是与目前资本市场被看好有关,并购重整基金从买小公司入手,从小到大.现在经手的有的大公司市值已超过100亿美元。这两种基金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互
2005年7月29日(星期五),双方的交流 亲爱的罗:有幸拜读你发表在《华尔街日报》上的文章。我不同意其中的许多观,电,就此我提出我的看法。你的任何回应都会对我有所教益,我将不胜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