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航停飞风波背后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yong1989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僵持不下的局面,往往逼人做出“艰难的决定”。比如澳洲航空公司CEO艾伦·乔伊斯,面对员工持续不断的罢工威胁,竟索性宣布10月29日起“罢航”,所有参与罢工的员工被停工。正因罢工而不得不关闭1/5航班的法国航空,在听了这个“自残”的决定后,或许也要自愧不如了。就连负责与澳航管理层就工资和工作环境谈判的飞行员联盟也认为,这无异于“把刀架在澳大利亚的脖子上”。
  10月31日下午2时,在政府授权下,澳大利亚公平就业委员会出手干预,澳航宣布复航。然而,这场持续44小时的罢航,却把全球22个国家的近7万名旅客一块儿拉进来“陪练”,在西澳大利亚出席第53届英联邦政府首脑会议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行程也受到影响。对此,乔伊斯表示“真诚道歉”。
  为避免今后再次发生诸如停飞等情况,澳大利亚公平就业委员会委宣布“永久性停止此类行业行为”,因为是澳航本身而非工会导致公司当前所面临的困难。但事情还没完全结束,澳公平就业委员会敦促劳资双方在21天内达成协议,否则双方面临约束性仲裁决定。
  
  导火索
  
  澳航创立于1920年,是澳大利亚最大且历史最悠久的航空公司,也是全球民航业历史最悠久的航空公司之一,每天在澳大利亚本土和全球各航线上的航班达上千架次。发生劳资纠纷本是正常的行业内现象,但从罢工发展到罢航的激烈态势,却让各方始料未及。如果不是闹得这么大,全球媒体大概也不会关注到澳航员工这几个月来的“折腾”。
  据彭博新闻社所获数据显示,目前澳航占澳大利亚国内航线市场份额的65%,但国际航线份额不足20%,亏损连连。截至2008年12月底,澳洲航空公司的半年利润为2.16亿澳元,环比下降65%,集团称,剧烈波动的油价、澳元兑美元汇率的大幅贬值以及尊贵级乘客的减少是导致此财务结果的主要因素。
  本次澳航劳资纠纷的导火索是,澳航管理层宣布有意加强在远东和东南亚地区的投资和业务,并对澳大利亚本地的企业结构进行改革。今年8月,澳航宣布要在亚洲投资建立一家新的定位于高端市场的航空公司,并在日本推出一家低成本航空公司。这一调整主要是基于“澳航现在业务下滑,正遭遇较大的财务损失和市场份额大幅下降”的现状。而改革带来的阵痛是:澳航现有的3.5万多名员工中,约有1000多名会因此而被裁员。
  面对下岗风波,公司三大工会同时组织包括飞行员、工程师和地勤等澳航员工进行了一系列的罢工抗议活动,希望赢得时间与资方谈判,但多轮谈判结果每每不欢而散。到了10月初,澳航罢工潮出现暴力化倾向。据香港《文汇报》报道,多名公司高层先后收到死亡恐吓,来自爱尔兰的首席执行官乔伊斯更接获带有歧视的恐吓信:“工会将打倒你……澳航是我们的航空公司,由澳大利亚人创办和营运,没你这种外来家伙的位置……我们会把你踢出澳大利亚。”——公司两年来没派过息,乔伊斯却获大幅加薪71%,自然成为众矢之的。此外,拒绝罢工的澳航职员亦遭到报复,汽车和公寓遭人毁坏。
  其实,很多澳航职员对公司是充满感情、热爱本职工作的,参与罢工无非是想保住饭碗,劳资双方能够坐下来、尽快达成和解,是普通职员最乐意看到的局面。据澳航方面统计,劳资纠纷已给公司造成高达7300万美元的经济损失。
  但在接受《每日电讯报》采访时,乔伊斯曾表示,如果等到2012年,工程师、飞行员及地勤人员的劳资纠纷仍未能有效解决的话,澳航将考虑对整个公司进行“大手术”,届时可能有半个公司的员工会面临大换血。
  
  谁是赢家?
  
  乔伊斯此番可谓是作了一场豪赌,赌注不仅是“全面停航后每天可能亏损2000万澳元”的金钱损失,还有澳航招牌的信誉,以及澳洲政府的面子。
  有当地乘客在滞留机场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为拥有澳航这样的企业感到羞愧,以后再也不愿乘坐澳航的飞机。有些人因为此次停飞已经额外支出了上千澳元用于改签和酒店入住。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在10月31日一份声明中说,澳航29日宣布停航,可能对这家航空运营商的经营、盈利能力以及品牌价值造成负面影响,其考虑下调澳航评级。尽管澳航已经复航,但穆迪认定,长期看,这家运营商的声誉可能受损。
  澳航失尽人心,其他航空公司马上就来争取客源。行业分析师亨利·哈特费尔特认为,航空业竞争激烈,消费者对运营商品牌忠诚度不高。一旦某家运营商信誉受损,消费者可能立即选择其他运营商。
  澳大利亚公平就业委员会做出裁定前,维珍航空公司澳大利亚分公司就发表声明,表示愿意在运力允许情况下尽可能接纳澳航乘客,承诺近期为满足市场需求增设航班。业内分析师罗伯特·布鲁斯说,对维珍航空而言,澳航停飞“正是时候”。作为澳大利亚第二大航空运营商,维珍航空新近完成战略转型,取消部分低价飞行服务项目,试图吸引更多商务旅客。
  除维珍航空外,捷星、亚洲航空X也相继宣布提供特价机票给受澳航停飛影响的乘客。亚洲航空X表示,任何持有澳航停飞航班机票的乘客,只需花150澳元就能换取亚航X同一目的地的机票。
  市场分析师警告,除非劳资纠纷和澳航重整计划迅速解决,这场危机的负面影响会在股市和整体经济中显现。很多专家认为,澳大利亚公平就业委员会作为第三方仲裁机构,没有解决纠纷的能力,根本上还是要靠公司自己解决家务事。
  至于政府方面,澳大利亚总理吉拉德批评澳航停飞“做法极端”,打乱乘客出行计划,有损国家经济。这位女总理职业生涯起于一家知名律师事务所,这份工作让她灵活周旋于澳大利亚各个强大的工会之间,结识了许多朋友和盟友,如今她所在的执政党工党又是左翼势力,因此政府在澳航事件中干不干预、如何干预都需斟酌。
  其实澳航的困境也不是独此一家。“9·11”之后民航业遭受重创,这两年又遭遇全球罕见的经济危机,恢复甚为艰难。
  有数据显示,GDP每增长1%航空业就增长1.5%至2%,同样,当GDP降低1%或增速降低1%,就会导致民航业下滑1.5%至2%。国际航空运输协会统计称,2009年全球民航业正遭受数十年来最为严重的衰退。而国际航协最新数据显示,今年8月份全球航空客运量同比增长4.5%,但相较7月份,增速明显放缓。全球航空货运量则加剧萎缩,8月份货运量下降3.8%,为7月份1.8%降幅的两倍。
  联想去年年初英、法、德等多国航空公司员工接连掀起波澜壮阔的罢工潮,皆是因为经济不景气,欧洲各大航空公司纷纷宣布减薪裁员所致。大型航空公司除了大环境萧条、燃料费上涨外的挑战之外,还要面对其他廉价航空公司的竞争。面对员工提高待遇的要求,资方不是拒绝妥协,就是仅仅停留在口头承诺上,因此“罢工”声此起彼伏。
  和以往不同的是,这回澳航选择罢航来应对,把所有人干脆全“晾”起来,实在是前无古人。如果不能妥善解决,难保将来“后无来者”,那样的话,航空公司、社会公众乃至国家利益,可就要一次又一次地被绑架了。
  从这个意义上说,罢工或停工,都没有赢家。
其他文献
一直以来,我总觉得用数据说话的时候应该是非常客观的,但数字背后的东西,却需要人来解读。同样的数字,在不同的解读下,出来的意思可能完全相反。比如,北京机场高速通过费降价了,但媒体说降价后车流增加六成,导致车速放慢,用户的满意度降低。言下之意:原来的高价时代,比较有效率。  很多时候,我们都简单地认为,价格对供需起着调节作用。很多“专家”也套用此原理,提出地铁、公交提价等方法,用来缓解公共设施的供不应
我们每个人都要放屁,尤其是那种又臭又响的屁,常常让我们非常尴尬。特别是在公共场合,我们会因放屁而羞于见人。  其实,放屁根本不是一件令人尴尬的事。不要小看它了,放屁也是件大事呢,是反映人类健康状况的一面镜子。  今天你放屁了吗?哈哈,有屁就尽管放吧!  你从来不放屁?你以为这样就代表自己很健康,完全不用因放屁而引来众人嫌弃的目光吗?  其实不然,没有屁放的人往往会有一些症状,如腹痛、腹胀、便秘、肠
铁罐、锥子  1.用锥子在空的鐵罐侧面下部钻5个小孔,每个小孔间隔5毫米左右。  2.将铁罐装满水,水分成5股分别从5个小孔中流出。  3.用大拇指和食指将水流捻合在一起,然后把手拿开,5股水流合成了一股。  4.用手擦一下铁罐上的小孔,水流又变成了5股。  水流时分时合,是因为水的表面张力在发挥作用。我们将5股水流捻合在一起,水的表面张力便合在了一起,这些水流就形成了一股水流。  接着,我们用手
今日的中日关系,已进入一个当今世界少有的复杂时期。一方面,世界上第二、第三大经济体保持着密切的经济技术交流、人员往来;同时,两国之间国民互信、政治互信却日益丧失。今年4月以来石原慎太郎在美国宣布“购买”钓鱼岛后,中日两国关系更加对立,邦交正常化40周年的庆祝氛围已然无存。  9月9日上午,在APEC首脑会议前,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与日本首相野田佳彦临时会见,主要话题是钓鱼岛。会谈时间为15分钟,采取
下午三点多一个顾客也没有的酒吧,傍晚的香港北角长凳上消磨时间的陌生青年,凌晨地铁站出口偶遇的路人,马路上一寸一寸移动步履的老伯……日常的脸孔,日常的声音,日常的剧情,这些我们早已视而不见的日常生活,在黄灿然的笔下获得极其精准生动的表呈,恰如黄灿然钟爱的沃尔科特形容菲利普·拉金的那句话:“他发明了一个缪斯,她的名字是庸常。”  是的,庸常,这个如空气般不为人注意的客观存在,在这本《奇迹集》中奇迹般地
微软中国张亚勤、新浪曹国伟、用友软件王文京、水晶石卢正刚……由科技部、商务部、工信部、教育部等联合主办的一年一度的中国北京国际科技博览会中关村论坛,对一年来在科技领域获得重大突破的领军人物进行权威评选,这些商业精英都是“中国自主创新领军人物”。  今年的科博会中关村论坛对最近一年国内科技领军人物再次举行了评选,并于5月18日在中关村进行了隆重的颁奖典礼。在今年获得的中国自主创新领军人物的领奖台上,
按理“离事实越近,则离真相越近”。但是我們这里相反。  前几天网上沸反盈天的“老外撞大妈事件”怎么就让人觉得“离事实越近,离真相越远”了?  12月3日,一组“老外街头扶摔倒大妈遭讹”图片大受推送。当天上午,包括人民网在内的主流媒体都报道了“北京街头老外遭讹”, 道德口水迅速劲射“大妈碰瓷”;但是中午舆论突然调转枪头,称,老外骑无牌摩托确实与中年东北女发生碰撞,还不断用中文骂人。于是无数口水又立马
苏秀:   我在艺术界工作了一辈子,我从来没有拍过电影,也没有演过话剧。我的艺术生命是上海电影译制厂给我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觉得上海电影译制厂就是我的娘家。我在工作当中学习了很多,从各个国家的影片当中;我们当年是把一部电影剪成二三百小段,然后循环反复地看,每一句台词,每一个画面,可以说是把它揉碎了看电影,从这个当中我得到培养、得到学习。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上海电影译制厂既是我的大学,也是我的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它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平凡朴实的母亲,名叫格蕾丝,她带着自己年仅3岁的儿子随着逃难的人流艰难前行。那时,格蕾丝已经两天两夜没有吃东西了,早已饥肠辘辘、头晕眼花、疲惫无力了。她不时地摸摸藏在内衣里的最后一点干粮,那是她最后的一丝寄托和希望,她舍不得吃,是关键时候留给孩子的。看看怀里面黄肌瘦、不时哭泣的儿子,格蕾丝欲哭无泪。看看身旁无精打采、有气无力的路
“钟声响起归家的讯号,在他生命里,仿佛带点唏嘘,黑色肌肤给他的意义,是一生奉献,肤色斗争中,年月把拥有变作失去,疲倦的双眼带着期望,今天只有残留的躯壳,迎接光辉岁月,风雨中抱紧自由,一生经过彷徨的挣扎,自信可改变未来,问谁又能做到!”  香港已故歌星黄家驹和他的Beyond乐队用一首《光辉岁月》影响了几代人,但可能没有多少人知道,这首歌是黄家驹为南非前总统纳尔逊·曼德拉度身打造的。  据说,曼德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