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三生物复习方法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11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高考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试题都离不开以能力立意这一主题。2014年高考又临近了,频繁的考试在消耗着学生老师的精力。一次次的成绩展示在影响着众多学生和家长的心情。一张张理科综合试卷使一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实力产生怀疑。为什么成绩不理想?为什么一看答案就清楚,而应试时就出错。其实原因很多,可能是基础不扎实,也可能是知识迁移能力不够,也可能是审题不准确。其主要原因是如何将主干知识转化为综合能力。要解决这些问题,高三复习是非常必要的。作为一名生物老师现对生物复习的方法提出一点看法,我觉得首先应做好以下几点:
  1、夯实基础,认真进行梳理,形成知识网络
  總复习的目的和任务,在于帮助学生对中学阶段所学的知识加以整理和总结,进而巩固和提高。所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应该有计划、有顺序的复习,适当的时候,教师要给学生留一定的时间自由支配。其中最重要的环节在于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一个个知识点,并逐步形成知识的网络和系统。而且,一定要把复习课本知识与恰当的练习结合起来,把引导学生理解好课本上的基础知识放在第一位,而不能以练代讲、以练代学。 教师引导学生对基础知识加以整理和归类后,学生可以掌握知识链和知识网,便于理解性记忆和回顾。
  2、培养学生积极的思维方式
  选择贴近书本知识更贴近生产、生活的问题,尽量避免纯知识性题目的立意。这样有利于将死知识活化,引导学生积极思维、逾越思维障碍、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否则无法解决高考综合能力问题。当前的生物教学必须改变传统的老观念、老方法,应该以发展人的品质和智力为目标,应该将生产、生活中的生物问题融入生物课堂教学中,以增强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思维活动的发展。教学不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不能以扼杀学生的能力来换取有限的教学成果,应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从生产和生活中发掘生物学知识来开拓学生的思路和人文精神的培养。高三生物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生命现象、生命规律并用生物学知识来解释。例如,植物施肥过多的“烧苗”问题的分析、CO中毒原因的解释、生长素可以作为除草剂的原理剖析、无籽果实形成的特点分析等。
  3、注重图表图解表述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迁移能力
  现行的高中生物课本中,有大量的插图。这些图像概括性强、生动直观,是对课本内容的高度浓缩和升华,其作用是语言、文字无法代替的。近年来的高考中,图像和图表分析题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而图像又直接或间接地来自于课本。 对图表图解进行复习,有利于学生的思维迁移能力的培养。分析图表、图解的能力包括: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推理能力、表达能力,这种能力的获得往往会转化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动力。教师讲解时,应强调学生读文对图、看图释文、文图活用、读图解题,使图文充分结合。因此,教师不能忽视学生对图表、图解问题的分析能力的培养,但是往往学生对此类题目存在着分析能力较差,从图、表中获取有用的信息能力不足,对题目形成错误的思维定势等不良的审题习惯,对此教学中可以用顺向思维、逆向思维、多向思维的导向来帮助学生学会分析、审题并形成思维迁移能力。
  4、优化习题和试题,加强实验设计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的科学,复习时还应加强对学生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近年来生物高考实验考查呈现多样化,有基本的实验原理、实验操作、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等基础实验的内容,也有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实验评价。高考生物试卷中突出的变化是没有了独立的实验设计,而是将对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渗透到各题干、选项和解题思维过程中,这样更具有开放性。因此在实验教学,教师应有计划、有步骤地从演示实验、教师指导下的验证性实验过渡到学生的自主性实验,进一步给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和材料的设计型实验;从教师指导下的实验现象观察、学会分析和解释现象,过渡到自己发现问题、讨论并解决问题。在实验中让学生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为学生创造一个展示自己独特见解的机会,进而为学生形成创新思维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长期的灌输式教学,使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上养成了等、靠、背的“恶习”,学习往往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对生物学知识的学习往往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忽视问题的方方面面。
  5、突出比较法的运用,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
  选择运用比较法,把课本中相关的知识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有利于学生将知识系统化,并形成知识结构网络。如,通过对知识的比较帮助学生对教材中有联系的前后知识加以比较,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因此,生物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的内容,前后知识的联系,学生的知识基础,思维能力等,指导学生进行比较法的学习。例如,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比较、植物吸水和吸收矿质元素离子的比较、新陈代谢基本类型的比较、育种(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的比较等,这样易于理解和掌握知识,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
  6、学会收集处理信息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生活中处处蕴含着信息。而信息中很多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鲜活生动的生物知识和敏感具体的生物问题,要善于收集和处理,不断补充丰富生物知识。让学生课外要注意博览群书,养成良好的信息素养,如走进图书馆,访问互联网站,参加社会实践调查等,及时查阅收集、检索处理生物信息。这不仅是生物课堂教学的重要延伸,也是学生收集资料、获取信息、充实知识、丰富阅历的有效途径。
  总之,在高考生物的复习中,教师应重视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学生也应经常进行扩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训练,尝试从一个现象联想到另一个现象、从一种知识迁移出另一种知识,让自己的知识和理论系统化、立体化,使自己的生物学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只有双方都做好了,生物成绩才能提高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课程教学设计应该根植于生活,有效拓宽语文教学的空间。它包括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的学习,通过特定的情境,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形成学习任务,展开学习活动;通过特定的情境,使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联系。达到语文教学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语文课程 教学计划 教师  教学设计是教育学术语,它是在20世纪60年代形成的。一般认为,教学设计是确定教学目标的基础,是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并
最早明确提出对话教学思想的是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和德国的马丁·布伯。弗莱雷认为“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从实践的角度讲,对话教学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的教学观。苏格拉底常出现在街头巷尾,在群众之中以虚心的态度提出问题,引发对方的深刻思考、启发、教育世人。他把这种教学方式称为“产婆术”,这是最早将对话教学运用到实践中。  《文化生活》是首次把“文化”这
产品介绍  本产品采用半透明环保树脂、超耐磨塑胶材料、ABS扣相互搭配组装,可随心组合成为鞋柜、衣柜、书柜、床头柜、厨具柜、伞柜、酒柜、卫浴柜、文件柜、办公柜、商品柜、柜中柜等上百种风格和造型。  产品特点  1. 每一个板子都是采用半透明环保树脂、超耐磨塑胶材料、ABS扣相互搭配组装。轻便、优质、环保、低碳。  2. 加厚材质稳固性强,不易变形、不易倾倒。  3. 轻易拆、轻易装、免钻洞、免施工
两年前,又接一届七年级,学生的作文总给人平淡乏味的感觉,询问其他班,情况一样。认真总结,毛病还真不少:写人无血无肉无骨架,像个片儿,没有立体感;记事简略概括,三言五语即结束,非常笼统;写景也是三言两语。既不具体也不生动。究其原因,学生作文中缺乏细致描写。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描写能力呢?我采取以下做法。  一、要让学生认识到描写的具体形象性  第一步,设置场景,让学生练笔。第二步,比较笼统和详细
【摘要】新课标下的数学课程改革,有力地促进了教师角色的转换,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教研观念和方式,更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但是,指导思想的差异,教学对象的不同,决定我们的课程改革也需要以“让学生动起来”的思想指引下,分层次实行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关键词】高中数学新课标 教学反思  一、在教学中的思考  教学中进行思考,即及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中思考。教学过程既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发展学生智力的
语感是对语言的一种直觉思维能力。语文教学以语言实践能力训练为中心,而语言实践能力的训练又以语感训练为中心。语感的强弱直接体现学生阅读文章和体会思想感情的能力,反映学生的语文修养。语感敏锐者,在听、读时,能迅速捕捉到言外之意;在说、写时,能以丰富的语言准确地传递信息。因此,对学生加强语感培养,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鉴赏文章的能力,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了加强语感培养的
【摘 要】音乐是听觉艺术。敏锐的听觉能力是捕捉音乐信息和获得音乐感觉的基础。其中,内心听觉对学生学习器乐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文章从学会聆听、学会记忆、学会想象、学会实践等途径探讨了学生器乐学习中内心听觉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内心听觉;心理过程;聆听;记忆;想象;实践  音乐是听觉艺术。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都依赖于听觉。听觉,是音乐艺术最基本的特征。敏锐的听觉能力是捕捉音乐信息和获得音乐感觉的基础
一流的学校要有一流的后勤,而一流的后勤需要配备一流的素质人员。人的素质与学校后勤管理有何关系,如何处理好这种关系,使后勤工作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师生工作、学习、生活服务,这是本文深入探讨的几个基本问题。  一、 学校的德育教学工作对后勤人员素质的要求  后勤人员应该具备的素质是多方面的,后勤工作要求从事该工作的职工具有一定的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品行修养、基本技能和较强业务素质,对管理者而论,其
新课标无论从目标、要求还是结构、体例上都是全新的,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蓝本。它是一部内容十分丰富的全新意义上的“教学大纲”。在新的课程改革下,对从事高中数学教学工作已经十多年的我来说,可真是反思颇多。本文试就如何适应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谈点粗浅的体会。  一、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就是对课堂教学活动要达到结果的规划,对课堂教学起着调节和控制的作用,制约着课堂教学的方向。也就是教学任务和要求,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