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措施的探讨

来源 :科技资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hh7606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我国林业资源的发展因为各方面的原因面临着有害生物的大肆破坏,针对这些有害生物的肆虐如何进行有效的防治成为当前我国林业发展的一个问题,只有切实做好了林业生物害虫的防治工作,才能确保我国林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林业资源 有害生物 防治措施 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S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5(b)-0128-01
  随着近代化学的发展,在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上我们差不多全是采取化学农药的方式来进行灭虫处理的,但是近年来的实践表明,这种化学除虫的方式不仅仅起不到很好的效果,有时还会起到相反的破坏性,比如化学农药对于林业生态平衡的损害就逐渐的凸显出来了。因此,当前迫切的需要我们采取科学合理的新技术或者措施来进行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尤其是随着近些年来外来物种对于林业资源的破坏日益严重,这种需求也变得越来越迫切了。
  1 林业生物灾害发生的原因
  要想做好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问题就需要我们事先了解林业生物灾害发生的一些主要原因在哪,然后才能针对这些原因采取必要的措施来进行恰当的防治,一般说来,当前我国林业生物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1 气候变化及环境破坏
  林业生物害虫对于林业资源的破坏在很大程度上和气候存在着极大的关系,例如,随着当代温室效应这一趋势的发展,全球气温越来越高,冬季气温也有所上升,这就使得很多的害虫冬季休眠期变短,对于林业资源危害的时间就变得更长,一旦大范围的生物害虫爆发就极可能造成林业资源的大范围破坏;另一方面,森林环境的破坏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生物害虫的危害,这里所说的环境破坏主要是指森林生态环境的破坏,例如大量使用不合理的农药就极可能导致森林生态系统变化,大量捕杀生物害虫的天敌就可能导致生物害虫的大量繁殖,进而造成生物病虫害。
  1.2 森林生态圈破损和生物多样性减少影响了森林昆虫和微生物区系
  森林可以看作一个小型的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内各个动植物应该是维系着一个平衡状态才能够确保整个森林的可持续发展,然而随着当前森林资源的人为破坏导致当前众多的森林片区遭到恶性损坏,进而破坏了整个小系统内的平衡,这种平衡一旦被打破,森林内的有害生物就失去了本有的控制,使得生物害虫的大量繁殖最终造成病害。
  1.3 森林树木种类单一,為林业有害生物提供了优良的生存环境
  我们都知道只有森林内部的树木种类保持一定的多样性才能够确保整个森林系统的稳定可持续发展,也不容易造成各种病虫害的发生,而就当前我国林业发展现状来看,随着越来越多的原始森林资源被破坏,天然森林正在逐步减少,取而代之的人工林正在逐步增多,而新兴的人工林存在的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森林内部的树木种类过于单一,这种单一种类树木的种植环境就给了病虫害很大的发挥空间,进而就极可能导致病虫害的大肆泛滥。
  1.4 外来物种入侵破坏本土生物多样性
  外来物种的入侵也是影响林业正常发展、病虫害频发的一个主要原因,据估计,到目前为止,因为外来物种的入侵所造成的我国林业资源的经济损失已经达到了560亿元以上,可见其危害性。外来物种的入侵对于我国林业资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外来物种直接对我国的林业资源造成危害,例如近些年最为猖獗的美国白蛾等,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外来物种的入侵导致森林内部的一些有害生物的天敌减少进而也就会造成有害生物的大量繁殖,最终威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2 林业有害物种的防治措施
  2.1 建立健全林业防治理念
  做好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首先应该建立健全林业防治理念,只有在一个科学合理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理念的指引下我们才能切实做好具体的防治工作。当前我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总方针主要是“科学防治、依法治理、促进健康”,这也是当前我国林业防治工作的重担。在林业治理过程中我们尤其要注意的是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要把眼光放远,切实把握可持续性发展战略,做好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落实好林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2.2 做好有害物种的预防工作
  对于林业有害生物来说预防远远比治理重要得多,也有效得多。做好了林业有害生物的预防工作也就彻底避免了有害生物对林业资源的威胁,进而减少了有害生物防治的工作量。林业有害生物的预防主要是从外来物种的引入入手,要切实做好外来物种的检查,避免出现威胁我国林业发展的外来物种的引入,严格按照我国规定的物种检疫法规进行外来入境物种的检验,避免没有天敌的生物害虫进入我国的森林环境,也避免一些外来物种引入后影响我国的森林生态平衡。
  2.3 加强林业自身抵抗有害物种侵害的能力
  做好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还应该从林业本身入手,加强林业自身的抵抗力,避免因为有害生物的入侵造成大量的林业损害。加强林业自身抵抗有害物种侵害的能力主要的途径就是在林业的种植过程中做好规划,尽量采取多种森林物种混种的方法,避免出现单一品种的森林,尽量营造森林内的品种多样化,确保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3 生物灾害的防治技术
  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归根结底还应该有赖于必要的技术手段才能起到最佳的效果,就目前我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技术手段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
  3.1 化学药剂
  上文中提到了化学药剂对于有害生物的防治虽然有效,但是同时也会起到很多不好的效果,但是这并不是说不能够在生物防治中使用化学药剂,化学药剂的使用对于有害生物的防治也具有其独特的好处,比如它见效快、适用范围广都是当前我们进行森林有害生物防治所需要的。
  3.2 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主要就是采取一些人为的捕杀法、阻隔法或者诱杀法进行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这种方法的一大好处就是不会造成林业资源的破坏,但是见效慢,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3.3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主要是采取利用生物害虫的天敌或者寄生微生物等能够造成有害生物死亡的生物品种来达到有害生物防治目的的,这种方法的一大好处就是不会造成环境的破坏,但有时外来物种的引入也会造成森林生态平衡的破坏。
  3.4 科学的营林技术
  营林技术就是指在森林的营造过程中通过合理的搭配多建混交林,进而提高森林自身抵抗有害生物的能力,采取不同植物对不同有害生物的防治能力达到整体森林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3.5 3S技术
  3S技术也就是RS、GIS、GPS技术,这些技术的运用能够帮助我们提前预知林业有害生物的病害发生,并且能帮助我们做好决策,提高有害生物防治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张卫民,蒋海涛.黔西南州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特点和防控对策[J].贵州林业科技,2010(1):45-48.
  [2] 罗秋铭,雷孝斌.常宁市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现状和防控对策[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4-6.
  [3] 李伟丹.浅谈林业产业化发展及其生态文化建设[J].科技致富向导,2011(27):399-399.
  [4] 张雄.浅谈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及其可持续发展[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9(12):24-25.
其他文献
我国东南沿海城市大多具有富水软土的地质特性,而软土地区的地铁区间隧道开挖主要采用盾构施工,车站采用明挖施工。针对苏州软土地区特有的工程地质条件,在地铁车站建设过程
建立直接蛋白沉淀-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微量氟尿嘧啶的方法。以6%高氯酸为沉淀剂,5-氯尿嘧啶为内标物,样品经涡旋振荡等处理后,高速离心获取上清液作为供试液。供试液
介绍了外国图书零售市场,以及相关出版社的情况,归纳出热销外语图书的种类、热销的原因,并总结出外语学习市场的特点.对现有外语图书零售市场的现状进行了研究。
朊蛋白存在两种结构形式,一种为正常细胞膜相关蛋白(PrPc),另一种为朊病毒颗粒相关蛋白(PfPsc).两者一级结构完全相同,但高级结构具有较大差异:在PrPc中α-螺旋结构含量较高,
<正> 一、区域地质背景 广西地处中国东南部大陆边缘活动带,位于南岭多金属成矿带的西部,是环太平洋构造域和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区属华南褶皱系一级构造单元,在多旋迴
特征选择能够根据一定的评价准则去除冗余的、无用的信息来实现数据降维,从而提高学习算法整体的运行效率和性能,因此其对于数据信息挖掘、机器学习等领域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
目的促进气体排出和吸收;促进裂口愈合;防止气胸复发.方法对95例自发性气胸患者进行闭式引流的治疗和护理.结果肺复张最短为3~28 d,平均(6.7&#177;2.4)d,死亡2例,病死率2.1%.9
莱州湾南岸是我国典型的咸水入侵区, 古环境变化构成了现代咸水入侵发生的背景。本文通过对潍河下游地区A1、A5孔岩芯系统的孢粉、有孔虫、粒度、14C及热释光测年资料的分析, 结合 100余个钻孔的沉积特征, 论述了莱州湾南岸地区晚更新世以来的古环境演化特征。本区经历了三次明显的冷暖气候波动, 三次显著的暖湿期为 85 ~ 76kaBP、50 ~24kaBP、10~4kaBP, 为海陆过渡相沉积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