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舒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研究

来源 :中国实用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jintao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效果以及较其他同类他汀的优越性.方法 将153例经门诊彩超证实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瑞舒伐他汀,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采用等剂量、相同疗程,并对同期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在减少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内中膜厚度、消除斑块以及降脂效果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治疗中较辛伐他汀具有更好的疗效,更高的依从性,更强的减少心、脑血管事件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中应用右旋美托咪定对全凭静脉麻醉中各项指标所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山西省闻喜县人民医院近期收治的行腹部手术患者12例,随机分为实验1组、实验2组、对照组三组,每组40例.实验1组的患者在实验开始时进行右旋美托咪定的输注,剂量0.5 μg/kg,输注时间不超过15 min,再进行0.25 μg/(kg· h)的右旋美托咪定的输注.实验2组的患者实验第一步同1组,15 min输注相同
目的 了解小儿肺炎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特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1250例小儿肺炎的痰标本进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1250例痰标本中检出病原菌312株,阳性率24.96%,其中革兰阴性菌257株(82.37%),革兰阳性菌55株(17.63%);革兰阴性菌排前几位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24.67%),大肠埃希菌(20.51%),阴沟肠杆菌(11.22%),鲍曼不动杆菌(6.73%),铜绿假单胞
目的 探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小儿非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济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非感染性腹泻患几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采用对症治疗加思密达治疗,观察组60例采用中医综合疗法,比较两组疗效和临床康复时间.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为65.00%,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9,P<0.05);观察组患者呕吐停止
目的 评价吸入舒利迭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62例中、重度COPD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病情稳定后2周进入观察期,两组患者口服茶碱缓释片0.2g,2次/d.试验组加用舒利迭(沙美特罗替卡松50/250)吸入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回顾记录上1年及治疗后1年内急性发作及相关情况,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6 min行走距离及肺功能检查等,记录两组患者病死率.
目的 研究健康体检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和高尿酸血症(HUA)检出率,探讨高尿酸血症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代谢异常的影响及其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通过健康体检人群1286例进行横断面研究.将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分为正常尿酸组和高尿酸血症组,观察两组代谢异常及其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颈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结果 健康体检人群中非酒精性脂肪肝检出
目的 比较不同血浆靶浓度靶控输注(TCI)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诱导用于喉罩插管的效果,探讨喉罩置入时适宜的瑞芬太尼靶浓度.方法 择期行乳腺区段切除术患者60例,按瑞芬太尼靶浓度不同随机分为三组:2.5 ng/ml(Ⅰ组)、3.5 ng/ml(Ⅱ组)和4.5 ng/ml(Ⅲ组),每组20例.三组均复合丙泊酚麻醉诱导.观察喉罩的置入条件:张口度、恶心、喉痉挛、呛咳以及体动.记录患者诱导前(T1)、喉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13 (IL-13)与白细胞介素-18 (IL-18)的影响.方法 92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在糖皮质激素治疗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IL-13与IL-18在治疗前后被检测.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桡动脉穿刺术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择厦门市第二医院集美总院需行桡动脉穿刺置管后持续监测动脉血压及多次动脉采血行血气分析患者61例,随机分为传统解剖定位即盲探法(盲探穿刺,BP)31例,超声引导(UG)桡动脉穿刺组30例,比较两组首次穿刺成功率、总成功率、并发症(出血、血肿、血管痉挛)发生率、总操作时间.结果 UG组首次穿刺成功率为80% (24/30),与BP组51.6%(16/3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运城市急救中心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并确诊为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289例,其中老年组140例,非老年组149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从发病原因来看,无论是老年组还是非老年组,引起上消化道出血最主要的原因均为消化性溃疡,其中老年组患者以胃溃疡多见,而非老年组中以十二指肠溃疡为主,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
目的 评价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对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1年4月至9月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2.5%,使用的抗菌药物是头孢唑啉(37.5%)、左氧氟沙星(2.5%)、克林霉素(2.5%)和甲硝唑(2.5%);药物使用中主要是单药应用,占手术例数的42.5%,两药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