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分配制度发展指数及演进研究

来源 :上海经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ng_baop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将收入分配制度作为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三个层次对完善我国基本分配制度提出新的要求.到2035年我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分配制度是实现远景目标和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上海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沿阵地,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创新发展的先行者,其分配制度改革的成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本文从量化研究的角度,构建了初次分配、再次分配和分配效率三个维度的上海分配制度发展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影响上海分配制度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并测算了上海分配制度发展指数,研究其发展变化趋势,并进行预测.研究表明,2008年是收入分配政策调整的关键年份.在基准情形下,以2035年实现既定目标为指引,收入分配将处在合理区间,但要谨防收入分配制度发展指数处于下行通道的风险.建议通过三次分配,继续提高劳动者报酬、增加国民可支配收入,更大力度提高财政转移支付比例.
其他文献
构建品牌标准创新指数模型rn该协会与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品牌发展研究中心合作开展上海医药产业品牌研究和品牌指数研究,发布了医药行业第一个品牌评价团体标准《上海医药行业企业品牌指数评价通用要求》(T/SHPPA 001-2019).2018年,该协会作为共建合作单位参与了上海品牌经济提升工程.该工程着力打造以品牌经济数据库为建设核心的综合性信息服务平台,推动建立了开放性、溯源性、公众性的上海品牌数据库.
期刊
以中国大陆30个省份为样本案例,运用fsQCA方法探讨了影响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多重并发因素与因果复杂机制,找到了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驱动路径,进一步运用多元回归方法比较了不同路径的边际效应.研究发现:存在“智能创新协同驱动”型、“智能制度协同驱动”型和“智能环境协同驱动”型三条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驱动路径;三条路径中,“智能创新协同驱动”型路径驱动效应最大,“智能环境协同驱动”型路径次之,“智能制度协同驱动”型路径最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精准驱动区域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启示.
随着城市群逐渐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形态的空间主体,探讨其差异性与趋同性对于推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意义重大.文章利用2000-2018年十大城市群的夜间灯光数据,采用Dagum基尼系数、Kernel密度估计考察我国城市群区域经济差异及动态演变,并引入空间计量模型分析收敛特征,研究发现:我国城市群区域差异在不断缩小,城市群间差异是导致我国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演变趋势大致可分为逐渐扩大、先扩大后缩小两种类型;城市群经济发展在空间上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位于高-高集聚中,而辽中南、长江中游、中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目的 在于实现城乡居民疾病负担的互助共济、缩小城乡居民健康差异、改善城乡居民的健康状况.本文采用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使用OLS回归模型分析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对中老年人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运用倾向得分匹配进行稳健性检验,使用工具变量法处理内生性问题,运用渠道分析法分析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对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渠道.研究结果显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显著促进了中老年人的社会交往,但是对中老年人学习和适应能力、社会支持能力的影响均不显著;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显著促进了中年
基于2011-2018年中国城市面板数据,构建不同的空间权重矩阵,采用空间杜宾模型考察数字经济发展对城市创新质量的影响,并利用面板门槛模型探究市场化程度调节机制的作用区间.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各城市的数字经济发展和创新质量分布呈现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特征,并且这种空间相关性在经济空间关联特征上更为明显;(2)不同权重矩阵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数字经济的发展对本地区创新质量的影响效应显著为正,但在地理距离权重矩阵下对邻近地区的空间溢出效应为负,在经济距离权重矩阵以及地理与经济距离嵌套权重矩阵设定下的溢出效
2021年6月26-27日,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暨期刊建设论坛(第二届)”在上海外国语大学虹口校区举办.会议由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贸易学院主办,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协办,本次会议的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期刊发展的百年回顾与展望.来自国内外多个高校、科研机构以及《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上海经济研究》《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经济与管理研究》《财贸研究》《外国经济与管理》《人民论坛·学术前沿》《马克思主义研究》《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国经济问题》《经济经纬
期刊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基本经济制度内涵进行了丰富和拓展,所有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中处于核心地位.上海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和创新发展的先行者,在中国经济中历来发挥着示范带动、服务全国的积极作用,因此研究上海的所有制经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公有制经济、私有制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三个二级指标出发,构建了包含公有制经济固定资产投资金额和增加额、私有制经济固定资产投资金额和增加额、混合所有制经济固定资产投资金额和增加额等六个三级指标的上海所有制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为各个指标赋权合
本文选取2001-2018年长三角城市群4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和空间计量模型,实证研究了经济增长、城镇化对空气污染的影响,同时检验了长三角地区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的存在性.结果 表明:(1)长三角城市群的空气污染具有明显正向空间自相关,“高高集聚”主要在江苏和安徽北部的八个城市,“低低集聚”出现在浙江省南部的八个城市;(2)经济增长与空气污染并不存在“倒U型”经典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关系,而是呈显著的“正U型”空间关系,2018年已有40个城市跨过拐点;(3)城镇化水平与空
基于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8-2017年的面板数据,从农业产业链延伸、农业多功能性发挥、农业服务业融合发展多维度确定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在运用因子分析法综合测算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指数的基础上,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和分位数回归分析,实证检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农户增收效应并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对中国农户收入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对不同收入分位点的农户存在不同的影响,对低、中等收入的农户影响较显著,特别是低收入群体受益最大;进一步分区域探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对中
当前中国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朝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产业数字化改造是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能的重要途径.本文在阐述数字化改造对行业技术升级影响机理的基础上,基于中国2007-2019年39个行业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化改造对行业技术升级的具体影响,进一步采用Bootstrap-DEA方法,测算并对比分析数字化投入对39个行业技术效率的异质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改造可以推动整体行业技术升级;数字化改造的技术升级效应存在显著的行业异质性,工业的技术升级效应要高于服务业;工业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