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好高校内部综合考核的九对关系

来源 :中国高等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sxgodkill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展高校内部综合考核,要统筹把握好“统一考”和“分类考”、党的建设考核和事业发展考核、重点考核和全面考核、对上承接和创造性转化等九对关系,不断提升考核的精准性、牵引性、科学性,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内生动力.
其他文献
在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当前全国范围内正掀起学习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的新高潮.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的步伐、节奏,如何真正使职业本科教育办出特色和水平,都是需要认真思考和回答的重大命题.
劳动可以树德、增智、强体、育美,具有综合育人价值.推动高校劳动教育开展,要深刻把握劳动教育的内涵、内容与重要意义;完善高校劳动教育管理制度,加强劳动教育的科学化管理;建立健全劳动教育的考核制度;不断拓展劳动教育平台;积极促进高校与家庭、社会的密切合作.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他是作为教育者从事革命事业、进行民族解放斗争的典范.李大钊教育思想主要有:教育革命、读书救国,唤起民众、张扬精神,关爱青年、寄望未来.回望百年党史,学习李大钊的教育品格,要从矢志励行、知行合一的教育革命精神中汲取力量和自信.
作为高等学校,要从四个方面落实和践行好伟大建党精神.一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上狠着力;二是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中彰显初心使命;三是在艰苦奋斗、无畏担当中锤炼斗争本领;四是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征程中立新功.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引导高职学生正确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当前,高职院校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和课程建设应统一思想认识,完善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及教学内容,创新教育教学路径.
战后日本在几十年间就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并逐渐成为经济大国,但由此也产生了诸多的社会问题.研究日本青年群体价值观的历史变迁,对于考察战后日本整体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厘清当今日本诸多社会问题的表象与本质具有重要意义.
俄罗斯在高等教育领域中,部分顶尖学府经过一系列的改革后综合实力大幅增强,并拥有良好的学术声誉和可观的成果产出.并能够根据评估意见衡量成果质量.利用这一系统化模式实现“弯道超车”使得学界将更多注意力转向有关俄罗斯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研究.
大学内部治理制度包括规制性要素、规范性要素、文化-认知性要素.由于历史和逻辑的必然,以及大学的主动选择,强制规范性制度占据主导,文化-认知性制度处于弱势.当前的大学制度建设要走出对立论的惯性思维,促进不同制度要素有机融合,弱化外在强制规范,引导内在自觉认同.
本文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为例,从创业课程目标定位、内容体系、保障体系构建针对来华留学生的“CCP创业教育模式”,进而提出推进创业教育共同体建设、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育合作和人才培养.
新时代高校传统美德教育制度化是指以科学规范、系统完备的刚性制度促进和保障中华传统美德在高校的传承与发展.实现新时代高校传统美德教育制度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强化对传统美德的价值认同是逻辑前提,完善传统美德教育制度体系是核心支撑,推进传统美德的日常生活化是关键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