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多媒体运用注意事项

来源 :数字化用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sky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作为一门主要学科,的确没有某些学科形象、生动、具体。为此身为数学老师也不得不苦思瞑索,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然而往往是美中不足,事与愿违。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给数学改革带来一片生机,但如何使用却值得推敲。我在数学课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多媒体与教材的巧妙融合
  多媒体是教学的助手,是教材生动形象的体现者,多媒体教学手段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发学生智力、提高课堂效率、优化课堂结构。所以在数学中使用多媒体,就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对数学空间与图形这块的教学,主要涉及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换,它是人们更好的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学生对于认识图形,测量及图形的变换与位置的理解上来说,是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采用多媒体技术中图形的移动、定格、闪烁、同步解说、色彩变化等手段表达教学内容。例如:在几何中讲解三角形全等有关知识时,可制作一个课件,使之满足全等条件的两个或几个不同色彩三角形在鼠标的控制下,通过旋转、平移、重叠、闪烁等系列动画模拟过程,形象生动描述图形全等内涵,便于学生切实理解。动画模拟不但能彻底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凭空想象、似有非有、难以理解之苦,同时还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能动主观性,化被动为主动,产生特有教学效果。这样学生不仅会很有兴趣,学生而且慢慢的会把这些抽象的过程放在脑海里,形成一种数学思维。
  二、多媒体的设计要巧妙、合理
  使用多媒体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但往往有些教师在制作课件时,不是重知识的讲解而是一味注重如何使课件精美。声音、动画样样精美,在课堂上展示时,给学生的感觉是漂亮精美,耳目一新。整个课堂显得十分热闹,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但整堂课下来,学生印象最深的是课件中漂亮的画面,而知识点却掌握得很不理想。例如:在讲《统计》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有位老师采用了多媒体教学,用动画片的形式来统计班上的学生喜欢看各种动画片的人数,动画片是学生喜爱的,可是统计表学生们却没有留下太多的印象。象这样的肯定不能算是事半功倍,其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在制作和展示课件时,忽略心理学中的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规律。特别是教学七年级时,在课件中过度采用与教学内容无直接关系的图像、音乐、动画等,只会使学生把更多的无意注意放在精彩的画面和悦耳的音乐上,而无法专心于这些画面和音乐所蕴含的教学内容,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所以效果往往不能达到教师所想。因此,我在另一个班设计课件时,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的安排各个环节。
  三、巧妙应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体验主动探索求知的过程
  使用多媒体教学并不是制作几张幻灯片,将黑板板书换成幻灯片。如果制作课件仅代替板书,一页页幻灯片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形成了由教师操作、计算机演示、学生“洗耳恭听”的新的“填鸭式”模式。这样多媒体的优越性根本毫无体现。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教师在设计课件的时候必须要有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教学中要充分体现课改的理念,让学生体验主动探索求知的过程,让学生和教师以及多媒体,一起动起来。它的最大成功之处在于化学习被动为主动,化抽象为具体,通过带娱乐性的练习,能轻松巩固已学知识,从而切实激发学生发自内身学习兴趣,真正做到“减负提素”之目的。比如在练习中编各种形式的选择题、填空题、是非题等,由软件来判断学生解答的正确与否,根据练习的情况,给予必要表扬鼓励或重复练习等。媒体的优越性是不言而喻的,但并不是所有的课程多媒体用的越多越好。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一元一次分式运算教学时,需要有很多板书练习,更加需要巩固学生们的运算基本功,带着他们说准运算顺序,移向、去括号、通分、进行计算。我在在一堂课里,仅使用了5分钟的多媒体手段,然而,听课的老师几乎都认为那是一节最成功的多媒体教学课。可见媒体使用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当用则用,不当用则不用,可用可不用则不用。因此,不能离开具体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来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不能只追求形式,而忽略学习的对象和主体。
  因此,在使用多媒体教学之前要认真钻研教材,找准媒体与教材的最佳作用点,进行有的放矢,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四、教师自主学习多媒体,灵活运用多媒体
  优秀的多媒体课件能让教师更方便地控制教学过程,精心设计内容,灵活的选择展示方式,这就需要教师具备很好的驾驭多媒体操作的能力,这也是多媒体教学成功不可缺少的条件。教师可以选择一种或两种制作课件的软件自主学习做课件,做好课件,灵活地选择教学、学习内容。利用多媒体的视频、音频技术可以对有关教学内容进行分层显示,诱导学生深入浅出,从而达到提纲携领、融会贯通,系统地掌握有关知识效果。例如:在数的分类、多边形分类、四边形的分类以及三解公式复习等都可以编制带有提问与引导解答相结合的课件,引导学生系统学习,这特别适宜于学生自我复习。尤其是数学教师在对图形课件的处理上,需要很高的图形处理技术,所以课件的制作更加的需要教师的动脑与钻研。
  五、多媒体教学手段巧妙运用,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教具
  控制模拟,利用多媒体技术中的交互性特点,可编写出较强带有控制性的模拟演示,充分体现数学中的数形结合的动态效果。例如:一元二次函数中的各参数与其图形的关系,圆与椭圆关系,方程、不等式与有关函数图象关系,锥体与柱体的关系等等。通过带控制性的模拟演示,使学生深深体会各知识之间内在联系,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尽管多媒体教学有许许多多的优越性,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它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但它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教具.它毕竟是看得见,摸不着的东西.比如在教学列方程这部分内容时,学生亲自动手用学具摆,去探索的方法时,就比看课件学来的印象更深刻,实用性更强。
  总之,多媒体教学作为现代教育的一种教学模式,为教学艺术之美的展现提供了一个丰富的平台促进作用,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创造生动活泼的界面,给人们以丰富的探索与实验空间,合理、灵活地运用多媒体对教育教学,的确能启发学生深入思考,让学生在愉悦中主动去探索知识,在探索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获取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素质教育实施。
其他文献
【摘 要】凯里学院从2010级全面实施素质拓展认证制度(简称创新学分)的背景下,运用信息技术,根据实际需求,结合我校创新学分认证制度,选用B/S模式设计方案,应用SQL Server 2008数据库软件,基于C#的ASP.NET程序设计,设计适合我校的创新学分系统,实现信息化,自动化,高效率认证。针对该系统的设计,着重讨论系统模块设计,给出设计及实现方案。认证工作人员通过该网站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创新
惠州市雷士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自2007年8月参展上海同际照明展,10月参加中山古镇灯博会展,11月迎接“全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伞专项整治活动”国务院工作组的检查以来,雷士电工的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们迎来了大数据时代,新媒体迅速发展,信息的传播速度、传播形式等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网络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与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一些特殊的领域,网络的应用不仅带来了机遇,也同样带来了调整与矛盾,军事领域就是其中之一,如果涉军舆情大范围非理性爆发,就极有可能对社会发展以及军队建设造成负面影响,因而建立网络涉军舆情管控体系,积极应对网络发展对涉军舆情的
目的 探讨纳米三硫化三砷(As2S3)与传统剂型As2S3对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细胞株MUTZ-1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用MTT法比较两种剂型的As2S3对MUTZ-1细胞的生
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年轮在不经意间又画上了一圈.回望2007年,和读者带着希望与梦想,成就与辉煌,与时间一道从我们的眼前倏然远去.
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PCV)是一种好发于有色人种,以脉络膜异常分支状血管网及其末端的息肉样扩张病灶为特点,伴有反复浆液性或出血性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PED)的黄斑部血管疾病.PCV与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中经典型脉络膜新生血管病灶之间有很多共性,均可表现为出血、渗出、浆液性或出血性PED;遗传学研究也显示有一些共同的遗传背景.但两者也有很多不同点,如吲哚青绿血管造影和光相干断层扫描检查表现相去甚远
近年来,统计学假设检验的P值饱受争议。源于两个现实问题:一是生物医学研究中假阳性率过高;二是假设检验"统计学意义"被误解和误用。为此,部分学者建议将检验水准从常用的0.05降低至0.005,甚至建议放弃使用检验水准。笔者认为,如果不能正确理解P的意义,并以严谨的态度对待研究,无论是降低检验水准,还是取消检验水准,都不会改变假阳性过高的现状。科学工作者只有正确理解了P值和检验水准的含义,才能运用自如
患者女性,68岁。因反复便血4年入院。4年前开始无诱因反复出现柏油样黑便或暗红色血便,每3~4月1次,出血量大时需输血治疗,曾3次行急诊胃镜检查,2次全消化道钡餐X线检查均未发现
【摘 要】计算机教学已经成为我国中职学校的重点学科之一。信息化的发展使得人们对信息化技术的了解和应用日益加深,这就对现代化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但是在信息化迅猛发展的今天,我国中职计算机教学在实践中仍然存在这很多的问题,这直接影响了计算机专业的教学目标和培养模式,我们必须有针对性的对其提出些改革性建议,旨在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综合素质人才。  【关键词】中职 计算机教学 不足 建议  处于信
【摘 要】物理学是以实验为主要手段进行教学的学科,与其它学科有明显的不同。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教育技术以其独有的先进特性进入各个学科的教学。信息教育技术,尤其是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在整合物理学科教学中具有很大的作用。本文论述了在新课程改革中,多媒体技术在物理学科高效课堂上的运用。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提高 物理教学效果  一、细小问题“放大化”,提高物理教学的可视效果  在物理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