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丰优615水稻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shentail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五丰优615是以五丰A/广恢615组配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本文从产量表现、农艺性状、品质指标、抗逆性等方面介绍五丰优615的特征特性,并总结其高产栽培技术,包括播种育秧、合理密植、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稻;五丰优615;特征特性;栽培技术;高产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6-0022-01
  五丰优615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五丰A/广恢615组配选育而成,2012年通过广东省品种审定,审定编号粤审稻2012011,入选广东省2017年水稻主导品种。封开县于2014年引进五丰优615种植,表现突出,具有很大的增产潜力和推广价值,已成为主推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之一。
  1 特征特性
  1.1 产量表现
  2013年五丰优615作晚造在兴宁的百亩高产示范片进行种植,经农业部组织省内外专家进行实割测产验收,平均产量达10 949.4 kg/hm2。2015年早造在高州市泗水镇万亩示范片测产验收,平均产量达8 629.5 kg/hm2;2015年早造在揭西县水稻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测产验收,平均产量达8 359.5 kg/hm2;2015年早造作为国家水稻高产创建—高产模式攻关的主选品种,产量最高的攻关模式三产量达11 166 kg/hm2。近3年累计推广种植面积为11.91万hm2。
  1.2 农艺性状
  五丰优615属感温型三系杂交稻品种,早、晚兼用,早造平均全生育期约129 d,与粤香占相同。茎态中集,茎干粗壮,基部干整,剑叶直中宽,叶色中绿;分蘖力中等,抽穗整齐,穗大粒多,后期熟色好;抗倒力中强,耐寒性中强。株高100 cm,千粒重22.0 g[1]。
  1.3 品质指标
  广东省区试鉴定早造米质未达优质等级。其中,出粗率79.5%,整精米率43.6%,垩白粒率50%,垩白度19.0%,直链淀粉含量14.4%,胶稠度88 mm,长宽比3.3,食味品质81分。该组合胶稠度很高,米饭软而不烂,有弹性,口感好。
  1.4 抗逆(含病虫)性
  高抗-中抗稻瘟病,感白叶枯病。2011年广东省区试鉴定得出中抗稻瘟病,全群抗性频率100%,对中B群、中C群的抗性频率均为100%,病圃鉴定穗瘟4.0级、叶瘟2.5级;感白叶枯病;抗寒性模拟鉴定孕穗期和开花期均为中强[2-3]。
  2 高产栽培技术
  按照早稻生育期126~130 d、晚稻生育期112~115 d、目标产量7 500 kg/hm2设计,其高产栽培包括如下要点。
  2.1 播种育秧
  播前晒种,清水选种。早稻3月中旬播种,晚稻7月中旬播种,用种量30 kg/hm2。播后盖膜保温。抛秧本田用434孔秧盘750个/hm2或561孔秧盘600个/hm2,水育秧按秧田∶本田=1∶10备足秧田。
  2.2 合理密植
  早稻秧龄30 d左右移栽,时间为4月上旬;晚稻秧龄15~20 d移栽,时间为7月下旬至8月上旬。插秧规格16.7 cm×20.0 cm,插足基本苗,抛秧434孔秧盘750个/hm2或561孔秧盘600个/hm2,栽插或抛植30万穴/hm2,每穴1~2株苗。
  2.3 肥水管理
  2.3.1 合理施肥。一是秧田肥。施用三元复合肥(含氮量15%以上)375 kg/hm2作基肥,二叶一心期施用尿素45 kg/hm2、氯化钾45 kg/hm2作断奶肥,移栽前3~4 d施用尿素75~150 kg/hm2作送嫁肥。二是基肥。施足基肥,施用尿素120~150 kg/hm2、过磷酸钙225~375 kg/hm2 [4]。三是保蘖肥。移栽后15 d,即早稻4月中下旬、晚稻8月中下旬,施用尿素60~90 kg/hm2、氯化钾60~90 kg/hm2。四是穗肥。穗分化始期(早稻5月上中旬、晚稻8月下旬)施用尿素90~120 kg/hm2、氯化钾75~90 kg/hm2。五是粒肥。粒肥看苗补施,叶色偏绿,天气不好不施;叶色偏淡且天气好,于破口抽穗期施用尿素30~45 kg/hm2。注意冬種紫云英、马铃薯、蔬菜等作物或施用农家肥的应酌情少施化肥[5]。
  2.3.2 科学灌溉。插后浅水回青,薄水分蘖,够苗露田。移栽后25 d(早稻4月下旬至5月上旬,晚稻8月下旬至9月上旬)当全田苗数达目标穗数的80%~90%时排水晒田,忌重晒。倒二叶抽出期(早稻5月中旬、晚稻9月上旬)停止晒田,此后保持水层至抽穗。抽穗后保证干干湿湿,养根保叶,收割前9 d断水,忌断水过早。
  2.4 病虫害防治
  五丰优615主要病虫害有稻瘟病、纹枯病、稻飞虱、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等,可于移栽前3 d喷施送嫁药防治稻飞虱、叶蝉、稻蓟马、稻瘟病;早稻移栽后40~50 d(5月中下旬)、晚稻移栽后40 d(9月中旬)喷药防治纹枯病。
  3 参考文献
  [1] 钟旭华,黄农荣,郑海波,等.水稻“三控”施肥技术规程[J].广东农业科学,2007(5):13-15.
  [2] 彭玉林.杂交稻Ⅰ特优3381的特征特性与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0.
  [3] 陈东梅.超级杂交稻五丰优615的特征特性及绿色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6(12):55.
  [4] 陈莉莉.超级稻五丰优615在兴宁市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7(9):33-34.
  [5] 黄玩辉,曾红,何玲.超级稻五丰优615的特征特性及早造塑盘育抛秧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5(8):46.
其他文献
摘要 2018年6月21—22日在铜仁市南部出现了一次较长时间的暴雨天气过程。本文利用MICAPS实况资料、气象自动站监测数据和铜仁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此次暴雨过程成因进行诊断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降水区在潮湿不稳定的西南季风气流控制下,受高空低槽和中低层切变线共同影响,加上弱冷空气南下与南海输送的暖湿气流汇合,气流辐合形成垂直上升运动触发不稳定能量的释放,是导致铜仁市此次暴雨过程的主要成因。分析
摘要 本文总结了黔东南州山地鱼腥草绿色栽培技术,包括选地、整地施基肥、繁殖、大田管理、采收、贮藏运输等方面内容,以期为当地鱼腥草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 鱼腥草;绿色;栽培技术;山地;贵州黔东南  中图分类号 S567.23 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18-0060-01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有机稻米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本文总结了有机稻米生态栽培技术规程,包括选地、育苗、插秧、本田管理等方面内容,以供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 有机稻米;技术规程;生态栽培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20-0022-01 开放科
摘要 针对高寒地区低温严寒时间过长影响农业废弃物腐烂的生产难题,本文从发酵时期、生产准备、发酵流程等方面,提出和总结基于低温发酵的畜禽粪便与秸秆混合堆肥方法,并对其生产效益进行初步分析,以期推进高寒地区农业废弃物资源的转化和利用。  关键词 粪污;秸秆;低温发酵;堆肥  中图分类号 S141.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18-0158-01
摘要 本文通过对收购点进行调查和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天柱县专业化分级散叶收购过程中C3F等级混等级、混部位、混颜色等造成该等级合格率偏低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提高C3F等级合格率的对策,即加强收购人员业务技能培训,加大对烟农炕次、分类堆放及交售的管理,严格收购流程管理,坚持标准对样收购并严肃收购纪律,加强烟叶存包环节管理,建立分级队伍档案管理,强化收购等级质量督查考评及应用等。通过这些措
摘要 以桂糖49号甘蔗无根试管苗为材料,研究移栽后的基质、生长环境及诱导激素等因素对其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土沙混合基质、在苗床增施底肥以及200 mg/L ABT生根粉处理均能对甘蔗试管苗的生根、存活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利于甘蔗试管苗的快速繁育。  关键词 甘蔗;试管苗;快速繁育;存活率;生根  中图分类号 S566.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2-006
摘要 松花湖是吉林地区重要的饮用水源地,其水质好坏将直接影响中下游居民的饮水安全。松花湖两岸的森林对松花湖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水源净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湖区重要的水源涵养途径。本文以吉林市林业科学研究院松花湖实验林场为例,通过了解林场内植被分布特点,分析了松花湖水源涵养林的现状,为进一步探寻松花湖水源涵养林的恢复模式奠定基础。  关键词 松花湖;水源涵养林;现状  中图分类号 S727.21 文献
摘要 阐述了宁夏地区核果类果树(桃、杏、李)品种资源调查与收集、优良品种引进与推广以及当前宁夏地区核果类果树优良品种保存现状及品种特征,以期促进宁夏地区核果类果树产业发展。  关键词 核果类;品种资源;优良品种;收集;引进;宁夏回族自治区  中圖分类号 S662.1;S662.2;S66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04-0099-03  Abstract Thi
摘要 钾离子偏低是困扰烟区发展的主要因素。本文从烟草根际微环境钾元素研究、根系吸收K 在体内转运和分配、烟株钾离子的损失和防止钾离子外排措施及机理4个方面,概述了烟草对钾素吸收、积累转运及损失机理的研究,归纳了近年来通过施肥、农艺措施及其相关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来防控钾素在烟株内的损失,从而探索提高烟叶钾离子含量的途径。  关键词 烟草;钾素;根际;积累;转运;损失;机理;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 S
摘要 国内许多专家对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气象服务高质量发展策略做过深入研究,但各地方实际情况不尽相同,适合铜仁市气象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对策研究尚未见报道。本文基于铜仁市实际情况,从铜仁市气象服务的供给现状入手,就现阶段气象服务开展存在的供给能力薄弱,产品供需不平衡,科技支撑疲软等工作瓶颈提出未来高质量发展的建议,以期改善供给现状,提高气象预报和服务水平,提高气象服务质量和效益,更好地满足社会对气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