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葡萄酒八问

来源 :酒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y1988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名:Michael Liu
  真实姓名:刘家齐
  年龄:38岁
  所在地:台湾/台北
  职业:真空设备业
  酒龄:1998年至今
  
  回答以下问题时,我必须一再强调:我是一位台湾业余葡萄酒爱好者,不是葡萄酒相关从业人员,也不是官方代表,我发表的言论仅代表个人对以下问题的认知,并不代表任何单位或是组织、团体。
  
  一、谈谈您对澳洲葡萄酒的独特认识。
  刘家齐:澳洲酒近年来之所以在进口酒市场占一席之地,除澳洲政府营销策略之外,一般平价澳洲酒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第一是易饮(比较不酸、涩);第二则是相对便宜,C/P值高(性价比高);第三方面,以Syrah / Shiraz为主要代表品种的澳洲酒,给人“果香浓郁,单宁柔顺”的好印象。
  而高单价的澳洲酒表现不俗,常常在许多盲饮品酒会中,令旧世界的高价酒望其项背!支支令人惊艳,加上高价澳洲酒每每以“老藤”果实酿制,更具卖点!
  
  二、澳洲葡萄酒的生产历史很短,却能在世界范围内取得巨大成功,中国的葡萄酒需要向他们学习什么?
  刘家齐:打官腔的说法我可以写五页,但要我说实话,答案是:学不到(至少目前没办法)。
  要知道澳洲酒除了气候与葡萄树的优势之外,政府政策的扶持与联手营销策略,光是这点中国就做不到。看看欧洲那些葡萄酒国家,台面上有名的几乎都有国家法定产区的管理规章,这不只是政府宣示重视这项产业的宣传噱头,更是保障国内外消费者的最有利的方法。
  而中国,高层对葡萄酒这种“农产品”是丝毫不加以重视,当前产业都朝高科技、节能减碳产业发展,我就是做这行的,几乎每个省都在搞一些新能源方面的投资,关心葡萄酒这种农产品的项目则非常少。
  所以我个人认为,中国若是先能做好国产酒分级制度,后续的资金、技术反而不是问题。
  
  三、据您所了解,澳洲葡萄酒在技术和营销上有哪些创新?
  刘家齐:许多澳洲酒农都是来自欧洲的移民,基本上酿酒技术无特殊之处,要说创新,美国酒酿酒技术才会搞花枪。只有部分有野心的澳洲酒厂,会请一些国际知名的酿酒顾问来提高自己。
  销售方面,越来越多高价的澳洲酒强调“老藤”,以及各种高分的酒评。近几年来,澳洲酒也开始效仿美国酒开始搞限量的“膜拜酒”的营销手法(用排队邮购或是搭售的方式塑造高级品牌形象),这几项是我所知的方式。
  
  四、澳洲葡萄酒出现生产过剩,几乎成了廉价的代名词,一方面有利于更多国内的消费者接触澳洲酒,但从长远而言,对消费市场会有哪些不利的影响?
  刘家齐:前几个年份澳洲酒确实有产量过剩的问题,但是这两年由于干旱,澳洲酒其实产能是衰退的,质量也比2006年差,低价酒充斥,也许对市场的成熟发展不是一件好事,但以低价酒支撑市场,却是成熟的葡萄酒市场常见的事。当葡萄酒变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偶尔享受一下的奢侈品时,价格本来就是应该斤斤计较的一部分。
  但重点是低价中也会出现“超值精选”,廉价不见得就很难喝。所以进口商要更认真的替消费者做进口筛选。若是能有更多低价且质优的澳洲酒进口,对澳洲酒推广的长远策略来说何尝不是件好事!
  
  五、在中国,澳洲葡萄酒面临哪些缺失或是不足之处?
  刘家齐:因为我没有常驻中国,我无法深刻回答此问题。但以台湾为例,澳洲葡萄酒已达到一定规模,价位自低价到高价都有,面临的问题应该是代理商推广的策略。我个人觉得要喝澳洲酒不需要迷信大牌子,因为像Mount Mary Vineyard、Irvine这种规模较小的酒厂,许多酒款的质量远远超过奔富这样的有名的大酒厂。但是酒商往往不愿意冒险进口有口碑但在中国名气较小的酒,导致消费者接受到的讯息与品牌很少。
  
  六、一般的澳洲葡萄酒缺乏深度,中高端葡萄酒是否会成为未来转型的重点,您如何理解?
  刘家齐:“缺乏深度”这个问题对澳洲酒很不公平。因为全世界出厂价即使在5~10美元价格区间的葡萄酒都有这种”缺乏深度”的问题。不是只有澳洲酒才这样。重点当然都是从成本考虑。而话又说回来,还是有许多低单价的澳洲酒表现不俗。所以真正懂得喝葡萄酒的人不是只买贵的酒,而是要买超值的酒。
  至于转型的问题,我个人还是认为责任出在进口商,因为进口商的商业利益考虑,导致偌大的中国,每年进口澳洲酒的厂牌种类远远比小岛的台湾少,很讽刺吧!
  也就是因为选择太少,消费者根本无法买到有深度的澳洲酒,也不是要贵的澳洲酒才有深度,所以转不转型要看进口的多元化,而不是只看标价。
  
  七、未来澳洲葡萄酒在中国将会经历怎样的变化和洗牌?
  刘家齐:这问题我也不能替进口商与酒商答复。
  
  八、比较知名的澳洲葡萄酒品牌如奔富、黄尾、杰卡斯和澳洲虎在台湾市场表现如何?
  刘家齐:首先,我不知道澳洲虎是什么牌子,另外三个品牌的探讨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品牌认同度;二是销售量。
  品牌认同度:以黄尾开始谈起,虽然之前请成龙当代言人,但是黄尾在台湾走的是平价餐酒路线,而且多为超市、大卖场通路,诚如上面提到的,这样的经营模式很明显的是在做冲量,而非质的提升,而这种模式已经深入人心,即使未来黄尾有非常好的酒推出,除非换个包装或是名称,否则稍高的价格将不被消费者认同。
  杰卡斯的酒质我个人认为,优于黄尾跟低价位的奔富,但是销售模式与黄尾相同。
  销售量:这几个牌子都有走超市量贩通路,所以销售量绝对是台湾澳洲酒进口前几名。但是奔富的高价酒款部分是走代理模式,而这些代理商的经营模式都是走比较高档的路线,一般消费者除了真正喜欢喝葡萄酒,否则不会去光顾。
  在台湾,尽管“懂得喝”葡萄酒的人非常多,但是市场销售还是以洋酒为主(白兰地、威士忌系列),所以喝葡萄酒的人变成了“小众市场”,而在小众市场里面,澳洲酒虽占了一席之地,但是各国各式各样的葡萄酒实在是有太多的选择,所以高价酒澳洲酒很难出头,这也正是为何这几家酒厂在台的营销策略是以低价量贩为主,要在台湾经营品牌除非真的很有名气,否则一定以亏本收场。
  总体而言,奔富还好,因为奔富有高价酒款;在台湾,黄尾跟杰卡斯出现的场合一般都是烤肉、聚餐,很难被真正的爱酒人士所青睐。
  
  
其他文献
借助新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的热播,四川宜宾红楼梦酒业又一次成了行业热点:继向央视黄酒时段投放广告之后,日前又与国内广告业巨头中航文化股份公司达成战略合作,欲借助新版电视剧《红楼梦》的效应自我提升。而关于红楼梦酒的未来,也再一次引起了酒行业的极大兴趣。行业专家分析,随着新版《红楼梦》的播出,红楼梦酒业的市场价值和品牌价值将得到更大的体现;质疑者则认为,红楼梦酒业本身问题积重难返,此次高调出击,有点
期刊
当地球不能承受之暖,终要来袭时,低碳不应该只是国家利益之争的一个筹码,抑或仅仅只是一个概念。迎接低碳时代的到来,应该是全民在行动。对于中国酒业,低碳酿造已经刻不容缓。    不管是否承认,低碳经济已经将企业推向一个不可逆转的世界里。尽管它还很陌生,让企业有点手足无措,但如果企业对它潜藏的商业机会视而不见,那么要想赢得未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作为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低碳经济有利
期刊
《夜宴》、《非诚勿扰》、《赤壁》、《唐山大地震》、《闯关东》、《走西口》、《乡村爱情》、春晚赵本山小品《捐助》……但凡知名的影视剧、小品,绝不会错过,只要喝酒、送礼,似乎自然而然就能植入酒水广告。与影视剧、小品一起热播的是酒企业的热情,可到最后大部分的酒企业都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尴尬的现实:植入营销效果不尽人意,甚至还有可能对品牌造成不小的伤害。最典型的莫过于在春晚《捐助》小品节目中花费1400万元
期刊
《酒世界》:为什么会引进阿根廷葡萄酒?  陈细顺:我个人在阿根廷定居十多年,本身对阿根廷葡萄酒非常迷恋;这几年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葡萄酒市场良好的发展势头,阿根廷葡萄酒口感又非常适合中国人。基于以上原因我决定回国创业,在中国推广阿根廷葡萄酒文化,让中国人了解阿根廷葡萄酒。  《酒世界》:如何解读中阿(厦门)进出口有限公司的营销“四性”战略?  陈细顺:选择商家的准确性:我们首先选择对阿根廷葡萄酒认
期刊
6月8日上午,2010中国国际酒业技术博览会(CIADE 2010)新闻发布会在北京皇家大饭店召开。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理事长王延才、秘书长王琦出席会议。  记者从现场了解到,2010中国国际酒业技术博览会将于2010年7月9日至11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老展馆)举行,7月9日下午于北京皇家大饭店同期举办“低碳发展 赢在未来”—— 中国酒业低碳发展高峰论坛。     2010中国国际酒业技术博览会
期刊
建国以来,白酒香型格局经历了两次历史性的转变。如果以时间为轴线,则是从建国至上世纪70年代以前,清香型白酒占据着市场的主导地位;70年代以后至今,浓香逐渐取代清香一统天下。然而,今日在浓香型大一统的格局下,白酒香型市场再度暗流涌动。伴随白酒行业越来越市场化的彰显,各种香型竟如雨后春笋般不可阻挡地蓬勃起来,大有突围破局之势。是谁动了白酒香型格局的奶酪?一切,又将以一种怎样的规则开始新一轮的博弈?  
期刊
概念营销,对于中国酒行业并不 稀奇。  在白酒行业,1998年的山西朔州假酒案经误解、误传,使消费者对山西酒和“勾兑”一词讳莫如深。此后,白酒的“纯粮酿造”概念营销风行一时:五粮液集团打造“五粮酿成,五粮醇酒”,1999年,贵州醇酒厂提出“天然美酒”进行推广;沱牌更是打出酿酒生态园区等概念进行营销。如今,年份酒、纪念酒、收藏酒、原浆酒……白酒概念层出不穷。同样对于葡萄酒行业,年份、产区、树龄、酒庄
期刊
有关白酒香型的讨论一直在行业内进行着,其发展动态牵动着每一家白酒企业的心。未来,白酒香型将走向何处?等待浓、酱、清的命运是什么?谁是中国白酒业的发展希望?谁会是黑马?谁可能失陷?这一连串的问题,带给我们无限猜想。  于是,笔者遍访行业各方人士,对白酒香型走势作出大胆猜想。需要提醒的是,猜想仅限于猜和想,实际到底如何,一切还是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猜想1:浓香继续称霸  实现概率:85%  理
期刊
在过去的30多年里,从观念创新、体制改革、技术提升到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白酒经历了跨越式发展,白酒香型也得到了空前繁荣,除了传统意义上的酱香型、浓香型、清香型、米香型外,又陆续增加了特香型、凤香型、兼香型、豉香型、老白干香型、芝麻香型、药香型、二锅头香型、馥郁香型等。近几年,白酒香型更是花样百出,古井酿造出淡雅型、四特推出四特型、孔府家谋求儒雅香型、洋河提出绵柔型、西凤喊出凤兼复合型……  越来越多
期刊
中国的葡萄酒市场已进入新发展阶段,资深葡萄酒爱好者逐渐增多,使得葡萄酒消费日益增加,市场竞争激烈。为增加市场份额,本地酿酒厂需要采取大胆方案。    —本文由艾利丹尼森公司提供    中国是世界增长最快的葡萄酒市场之一  目前葡萄酒在本地高档餐厅及西式餐馆随处可见,并成为传统家庭庆祝活动上不可缺少的环节,葡萄酒逐渐被人们视为身份、财富及高雅的象征。葡萄酒可在各大商场和超市购买,非常方便,且随着葡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