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屏障影响路边大气颗粒物分布机理及研究方法的进展

来源 :生态环境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810000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物屏障,一方面可以吸附沉降道路大气颗粒物,另一方面其特殊的立体结构却阻碍了颗粒物的扩散,由此导致人们对其在道路空气质量方面的影响莫衷一是。该文通过文献调研,深入分析树篱、灌木及行道树等植物屏障对路边大气颗粒物污染分布的影响机理及其研究方法,得出以下有实践指导价值的结论:(1)选择对特定环境生存力强、快速且极强滞尘的植物物种,综合考虑植物群落结构、街道形态、栽种空间等确定提高颗粒物沉降效率的绿化参数,并统一参数选择标准或标准化方法,更有利于提出普适的绿化滞尘方案;(2)基于峡谷型和开阔式道路各自流场特征及局部空间格局,同时兼顾污染防控的目标范围,确定改善污染扩散的植物群落配置及结构,才能积极引导大气颗粒物的动力学扩散过程;(3)在植物屏障调控颗粒物分布的效应评估中同时引入吸附沉降和改变扩散两种机制,并考虑微环境气象等单要素主导或多要素耦合的影响,才能使道路绿化降污策略更具实践性;(4)通过精细测算或表征动态交通排放、植物群落配置参数、微气象变量等来改进模拟方法,并发展灵活可靠且适合道路环境的立体观测技术,才能从研究方法上对植物屏障影响道路颗粒物动态过程的认识更趋真实。未来研究也亟需关注路旁植物屏障对周边大气颗粒物污染程度的响应机制,量化植物群落及与其他人工屏障的组合结构对改善周边环境污染的作用,以及考虑基于时间和空间的人群暴露评估来优化绿化配置策略。
其他文献
林国红老师在《高中数学教与学》2018年第10期文[1]中对圆锥曲线中两根不对称问题提供了四种常见处理方法.其中方法2"先消去x2再整体消去x1"的逐步消元法是对付这类问题的通性通法;而方法1"利用x1+x2与x1x2的线性相等关系转化"变不对称为对称的处理手段抓住了代数式的结构特征,需要学生具备相当好的结构洞察能力;方法3"利用椭圆方程消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仅适用于具有文中题目结构的情形;
期刊
讨论高分布式能源(DERs)渗透场景下,通过虚拟电厂(VPP)管理DERs的智能配电网供电可靠性问题。首先提出VPP可靠性管理策略,包括VPP运营管理和DERs分组优化模型。然后在信息物理融合框架下,设计可靠性评估方法,分析该管理策略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最后通过基于IEEE33节点的改进算例,验证提出的VPP可靠性管理策略和评估方法,得出VPP对DERs的分组协同优化可使系统在故障期间更经济可靠运
福建浦城,女子过中秋要穿行南浦桥,以求长寿。在建宁,中秋夜以挂灯为向月宫求子的吉兆。上杭县人过中秋,儿女多在拜月时请月姑。龙岩人吃月饼时,家长会在中央挖出直径二三寸的圆饼供长辈食用,意思是秘密事不能让晚辈知道。金门中秋拜月前要先拜天公。广东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习俗,主要是妇女和小孩,有"男不圆月,女不祭灶"的俗谚。晚上,皓月初升,
期刊
为了提高低渗透煤层增透效果,本文提出采用表面活性剂协同酸液的腐蚀煤体技术改进煤层传统水力压裂技术,利用腐蚀性压裂液增强压裂液在煤体中的破坏效果,揭示腐蚀煤体力学变化特性,并将基于压裂液腐蚀的煤体增透技术在煤矿现场进行工业化应用,考察煤层增透及瓦斯抽采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经过压裂液腐蚀的煤样破坏过程分为4个阶段:裂隙闭合阶段、弹性变形阶段、裂隙稳定扩展阶段及裂纹加速扩展阶段,腐蚀压裂液深入煤岩内部的
井下压裂技术是油田开发重要的增产措施,随着压裂规模的增大,压裂返排液产生量也逐年增多,压裂返排液处理技术的发展对于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提高油田开发效益、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油田常用的压裂返排液处理技术进行探讨,认为采用多种工艺组合法处理压裂返排液效果更好,符合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回收利用的发展趋势。
马华文学是世界华文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对大多数华文文学研究者而言,马华文学依然是比较陌生的领域,它处于“边缘之边缘”的状态。在对其进行研究时,以往的研究范式多受限于“离散书写”“身份认同”等理论话语形态,此种话语范式往往对“鲜活”的马华文学现场造成一定程度的遮蔽。因此,有必要廓清马华文学的历史流变,并对此研究领域业已形成惯习的“关键词”进行再辨析。
为保障1209工作面运输巷沿空留巷期间围岩的稳定,基于矿井锚网索支护下留巷的工程经验,采用COMSOL数值模拟软件进行水力致裂对留巷围岩的作用的模拟分析,根据模拟结果得出,水力致裂能够有效对留巷围岩进行卸压,并确定合理的水压值为22 MPa,合理的钻孔深度为30 m,结合留巷围岩特征,确定巷道采用锚网索+水力压裂+充填墙体+超前临时支护的支护方案,并对沿空留巷采用水力压裂前后围岩变形量进行分析。结
发轫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中国大陆场域的马华文学研究,其话语嬗变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中国文学框架内部展开的时代批评话语(1985—1994);2.世界华文文学整体观视野中展开的学科理论(1995—2004);3.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张力结构中展开的学术研究范式(2005—2020)。在宏观整合和微观聚焦的张力结构中交错发展的马华文学研究,一方面显示了华文文学研究从台港到海外再到整合世界的宏观视野
目的 建立全自动二维液相色谱法(2D-LC-UV)测定人血清中万古霉素浓度,并研究不同检测方法对万古霉素测定浓度的影响。方法 建立2D-LC-UV法测定万古霉素血药浓度,方法验证后应用于226份治疗药物监测(TDM)样品的测定,并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和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CMIA)测定结果进行对比。采用线性回归和Bland-Altman法分析不同检测方法测定万古霉素浓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