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和MRI在成人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对比分析

来源 :医学食疗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_634275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比较CT和MRI诊断成人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1月于我院经手术治疗证实为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54例,均行CT和MRI检查,观察CT和MRI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准确率、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CT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准确率、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48%、66.67%和84.44%,MRI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准确率、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6.30%、92.31%和97.56%。统计学比较后,MRI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准确率、敏感度和特异度均明显高于CT(p<0.05)。结论:MRI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准确率、敏感度和特异度优于CT,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关键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CT;MRI;诊断
  [中图分类号]R816.8;R44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15-0228-01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外伤、酗酒、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因素导致的骨和骨髓细胞成分坏死,以外伤骨折愈合不良为最常见的原因,患者单侧或双侧髋部出现疼痛、压痛和活动受限等症状。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虽骨髓细胞已经出现了缺血病变,但股骨头形态尚未发生改变,患者骨密度的差别较小,是临床治疗的最佳时机,而中晚期股骨头的形态会发生不可逆转的改变,加大了治疗难度,故早期、有效的诊断极为重要。CT和MRI均为无创、可重复的检测方法,是当前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主要手段,为了对比二者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价值,笔者进行了如下研究: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2月-2019年1月于我院经手术治疗证实为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54例,均符合2006年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关节外科组提出的相关诊断标准,年龄>18岁,伴有髋关节疼痛、压痛和放射痛等症状,且托马氏征阳性,并排除合并心脑严重疾病、肝肾功能严重障碍、系统性疾病的患者及妊娠期和哺乳期女性。
  54例患者中男性和女性分别为34例和20例;平均年龄(49.51±5.67)岁;平均病程(1.12±0.26)年;单侧和双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分别为例31和23例;既往史:酗酒史、吸烟史和股骨颈或髋臼骨折史分别为7例、16例和8例。
  1.2检查方法:所有患者均行CT和MRI检查。
  CT检查:嘱患者取仰卧位,应用16层螺旋CT检测扫描仪对患者髋臼上段至股骨头下段的范围进行连续扫描,设置参数:电流220~300mAs、电压120kv、层厚10mm。之后给予患者2mL/kg的碘海醇静脉注射以行CT增强扫描。
  MRI检查:应用GE Signa Creator 1.5T核磁共振扫描机先对患者髂前上棘至耻骨联合连线中点下2cm处进行扫描,扫描序列依次为OAXT2fsFSE shim、OAX T2FSE、OAXTlFSE、OCor IDEAL、OCor T1FSE。
  1.3观察指标:观察CT和MRI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准确率、敏感度和特异度。
  以国际骨循环协会推荐的ARCO分期方法为依据,对CT和MRI的检测结果进行评估:骨髓活检结果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诊断标准一致、其他检测项目均为正常为0期;患者股骨头形态未见异常,CT检查未见异常或显示骨小梁稀疏,但MRI检查患者T1WI像可见局限性斑点状或线条状非均匀信号为I期;患者股骨头形态和关节面均未见异常,但CT和MRI均可见局部硬化或囊变等征象为II期;患者股骨头形态发生改变,但关节腔内未见异常,CT检查可见股骨头塌陷和骨皮质断裂,并在Ⅱ期病变基础上出现了新月征为lll期;患者骨关节发炎、软骨损坏,CT检查可见股骨头严重变形、关节间隙明显狭窄,MRI检查的T1WI像在IⅡ期病變基础上出现了退行性骨关节病为Ⅶ期。II期级以内患者均为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1.4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22.0软件处理数据。p<0.05,差异明显。
  2.结果
  2.1CT和MRI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准确率、敏感度和特异度:CT诊断的结果见表1,CT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准确率、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48%、66.67%和84.44%;MRI诊断的结果见表2,MRI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准确率、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6.30%、92.31%和97.56%。统计学比较后,MRI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准确率、敏感度和特异度均明显高于CT(p<0.05)。
  3.讨论
  CT可清晰显示骨小梁和骨硬化结构及细胞病变,有助于明确骨组织解剖关系及检测软组织病变,预测股骨坏死后塌陷程度的价值较高,但需出现骨化或骨吸收等病变才可检测出,这个过程的发展需40~60天,多数患者的病情已进入下一阶段,错失了最佳治疗时机。本次研究中,CT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准确率、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48%、66.67%和84.44%。
  MRI检测主要是根据皮下脂肪组织的信号轻度对股骨头缺血坏死程度、骨髓水肿和关节积液等股骨病变进行诊断,且MRI可直接检测到骨髓细胞坏死的信号,可检测出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有助于患者早期治疗。本次研究中,MRI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准确率、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6.30%、92.31%和97.56%,均明显高于CT(p<0.05)。
  综上所述,MRI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准确率、敏感度和特异度优于CT,临床应用价值更高,但需要注意的是安装起搏器等金属物质的患者不宜进行MRI检查。
其他文献
随着交通工具的高速发展,人类对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合法性要求越来越强烈。因为交通问题越来越多,所以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要想使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正>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重要的微血管病变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是终末期肾衰竭的首要原因[1]。临床上早期可表现为肾小球滤过率减少
期刊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我国温室大棚的建设数量呈迅猛增长的趋势。但是其中的温室大棚有大部分都是农户自己建造的简易性温室大棚,这种自建温室大棚具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