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保持文学翻译中的风格忠实

来源 :空中英语教室·科学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3625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风格的传达,是文学翻译中最敏感而最复杂的问题之一。每部文学作品都有其超乎寻常的语言特点,每一个作家都在创作过程中努力使自己的语言显示出超乎寻常的风格。文学翻译不仅要忠于原作的词和句,更要忠于原作的风格。风格是一个作家的标志,是需要译者考虑的要素之一。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尽最大努力,忠实地再现原作的风格。
  【关键词】文学翻译; 忠实; 风格
  
   文学风格是文学作品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的各种特点的综合表现,是作家的思想修养、审美意识、艺术情趣、艺术素养和语言特质构成的艺术个性在文学作品中的集中反映。风格的传达,是文学翻译中最敏感而最复杂的问题之一。在翻译过程中, 我们强调要做到“信”“达”, 即忠实原文意思, 准确表达原作者意思的同时, 还要保持原作的风格, 即作者的写作特色, 也就是译文“雅”的问题。从语言方面来说,风格就是文章的音韵节奏、选词造句、语域语体、篇章结构等语言使用上的特征。文学既然有表意传情之功效,其翻译就不能是从英语到汉语或从汉语到英语的简单转化,它还讲究内容美、形式美和意境美。因此, 文学翻译者,应尽最大努力在另一种语言里再现原文中独特的风格,让译作读者有机会像原作读者一样欣赏它。风格是一个作家的标志,是需要译者考虑的要素之一。这正如鲁迅所说“:凡是翻译,必须兼顾着两面,一当然力求其易解,一则保存着原作的风姿。”
  一、注重语言风格,保持作品的神韵。
  风格是和语言联系在一起的, 语言的不同, 必然会使 风格产生变化, 这就给翻译者带来不可克服的困难。语言文字是 承载风格的客观物质基础。风格的重要性要求译者必须尽可能 再现原作的风格。在翻译时仅将故事情节平平淡淡译出来,韵味尽失 ,意境全无,即使字面上意思没有出入,文字也算流畅,但因为不传神,就不能算是好的作品。为把原作的内容以及与之相关的语言特点与风格准确而完整地表达出来,译者应依据自己的了解、感应,运用各种翻译技巧,在翻译过程中进行再创造,将原作重新呈现。例如:An ideal marriage is one in which the wife is a treasure and the husband a treasury. (理想的婚姻在于妻子是宝贝儿, 丈夫是财神。) 如果我们将上例的treasure 译成“珍宝”、“金银”,treasury 分别相应译成“宝库”、“金库”, 虽能再现原文表层意思, 但在汉语语言习惯上显得过于牵强而不自然, 而且英语原句中那种诙谐、讽刺的深层意义也会因此荡然无存。因为treasure 在英语口语中就相当于my dear 之意, 用以称呼孩子、姑娘和妻子。将treasure 译成宝贝,treasury 译成财神,原文风格尽现。译文读者和原文读者得到了同样的审美愉悦。如果译成“宝库”、“金库”,是很忠实,但文学语言的美妙则丧失殆尽。所谓译者自己的风格,实际上是译者整体素质和修养、翻译水平的体现,不能与原文作者的创作风格混为一谈。从某种程度上讲,这比作者直接用母语创作更为艰巨。说翻译是再创作、是艺术,就是出于此理。译者在这种受约束、受限制、自我克制的条件下,去体现原作的风格,同时也反映了自己的真水平、真功夫。例如,有句拉丁美洲俗语“There’s no pot so ugly it can’t find a lid”,如果译成“罐儿再丑,配个盖儿不发愁(姑娘再丑,找个汉子不必忧)”,意韵合拍,风趣隽永。 “It was one clear and calm day in mid-January...”是一个很平常的句子,其中的“one clear and calm day”也是十分平常的词组,如译成“晴朗而平静的一天”,或译成“天气晴朗,无风无浪”,都显得不能传意,若译成“天朗气清,风平浪静”则把普通的字眼译得贴切、舒畅,既讲求了文字对称之美,读起来也朗朗上口,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技巧上要有硬功夫,真本事。王佐良教授说过:“译者的任务在于再现原作的面貌与精神:原作是细致说理的,译文也细致说理;原文高举想象之翼,译文也高举想象之翼。”译者能够尽职尽责履行这一条,就已经对得起原作了。
  二、注重文体风格,补充作品的神韵。
  文学翻译要注意措辞的文学性, 创造性, 具有文学色彩。译者必须心领神会原作的精神, 避免机 械地逐词翻译。译者应先捕捉原作的思想、感情、风格、神韵, 然后运用自己的匠心把它们表现在另一语言里。这就是说, 好的译者要在翻译前去理解原作, 努力把作者的思想感情、艺术风格、语言风格内化, 然后选择合适的译文译介给译入语读者。原作的风格各不相同, 译者应力求如实地加以表现。由于翻译是再现原 文的精神, 我们既要忠实于原作者的优美之处, 也要忠实于它的不足之处。译者的责任只是再现原作的内容与风格。还原作的本来面目——这应当是译者的最高追求。如果原文的意义是模糊不清的, 那么, 忠实的译文也就应该同样模糊不清。原文中省略部分, 除非绝对必要, 也不宜在译文中任意补充。译文的适应性还应体现在作家个人风格方面。不同作家的写作特色各异。这些差异除体现 在构思、选材等方面, 还表现在语言风格上。例如, 海明威的语言 通俗晓畅、简明洗练、而福克纳则艰深晦涩, 翻译中要充分考虑 作家的创作个性, 切忌千腔一调。只有这样, 才能使译文达意传神, 为广大读者所接受。
  一篇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感情神韵 ,必须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而保持了原作的形式 ,同时也就起到了传神的作用 ,就能达到形似神似浑然一体。
  原文:The pearl settled in to the lovely green water and dropped towards the bottom. The waving branches of the algae called to it and beckoned to it. The lights on it surface were green and lovely. It settled down to the sand bottom among the fern-like plants. Above, the surface of the water was a green mirror. And the pearl lay on the floor of the sea, and when it settled the pearl was gone
  译文:珍珠掉在晶莹可爱的水面,沉入海底。在水中摇曳的海藻 ,向它招手 ,向它呼唤。它,光芒四射,碧绿可爱。它,掉到一堆海底植物下面的沙滩上。上面 ,海底清澈晶莹 ,好似一面镜子。珍珠躺在海洋低部。一只螃蟹在海底匆匆游来,掀起一团细沙。细沙沉下来,珍珠就看不见了。在这段描述中 ,形似和神似达到了很好的融合。如the surface of the water was a green mirror就字面上讲可直接说“水的表面像是一面绿色的镜子一样”,意思同样是达到了 ,但是如果把 green 和 mirror 分开来译的话 ,效果就截然不同了。该篇文章运用了大量的比喻、联想,使得整篇文章清新秀气。
  再如王佐良先生翻译的培根的《论读书》大家都耳熟能详,将英汉文本进行对照,培根的原文句式对称、风格古朴,译文使用汉语古文句式,句式结构跟原文基本相符,遣词造句精当简练,原文的古朴语言风格基本保持。译文与原文传达了同样的信息或者说具有同样的内容,译文受众与原文受众达到了同样的理解。
  翻译是一门实践的学问, 译者只有通过大量的反复的实践, 才能较好地把握和传达原作的风格。风格离不开语言, 字、词、句是文章的基本要素,译作能否最大限度地再现原作风格,字词句的推敲非常重要。从语言、句法、文化背景、民族色彩、审美情趣等角度出发, 选择最能体现原作风姿的语言、形象, 最大限度地提高原著的可译幅度。要想使原文风格得到最大限度再现, 译文所采用的语言必须与原作在保持形式相同的前提下, 语言特色相一致。为了最大限度地再现原作风格,译者在翻译之前,应该对原作者有一个系统的了解,要反复通读原作,以求从整体上了解和把握原作的风格、神韵, 并努力抑制个性的融入。风格翻译的总的原则是和谐, 译者要自觉遵循和谐性原则, 在翻译过程中注意从整体上把 握原作的风格。文学作品的风格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 译者的所谓创造, 在一定意义上是在语义、审美等层次无法与原文在形式上求得对应而采取的种种变通手段。译者的创造要以不违背、不损害原作的意蕴、风貌为本, 尽量缩短译作风格与原作风格的距离, 尽可能求得两者的协调与和谐。所以对原文忠实,不仅是对表面的字义忠实,而且对情感、思想、风格、声音节奏等必同时忠实。只有这样,译者才可能在文学翻译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 罗新璋.翻译论集[C].北京:商务出版社,1984.
  [2] 范仲英.实用翻译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6.
  [3] 王健.文学翻译风格谈[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0. (1).
  [4] 崔永禄.文学翻译佳作对比赏析[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其他文献
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练习设计,要从有利于学生自我建构数学知识和丰富学生的生活出发,把练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进行超前分析。传统的数学练习设计理念将练习视为强化课堂教学的一个途径或工具,追求的是练习终结性的实效。新课程理念认为,小学数学练习是为了重建与提升小学数学课程的意义。多样化的练习将构成学生课内、课外、校外生活的重要生活时空。为此,我们的小学数学练习设计应是学生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的一种自觉的生活需
资源消耗和环境恶化问题是当今世界的热点问题。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如何降低资源消耗以及更好的进行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生产者延伸责任制度(Extend
【摘要】中学语文教学可谓是所有学科中最难的,要想学好它,非得下很大的工夫才行。孔子说过:“学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好语文的关键,首先在于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我通过不断地摸索和借鉴,总结出激发学生兴趣的一些方法:精心设计开场白,创最佳学习氛围;创设教学情景,活跃课堂气氛;创造成功机会,激发学习兴趣;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用老师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运用多媒体教学,
【摘要】为了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落实思政课教学专项检查的新要求,高职高专的思政课教学工作者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和改进课堂教学: 使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进课堂的同时,应提倡让典型人物的分析进课堂、让重大事件的辨析进课堂、让学生的真实情况进课堂、让学生的行动作业进课堂、让教师的人格魅力进课堂。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 方法 ; 思考    蔡丹阳结合“思想道德修养”课的实践,提出理论联系实际要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信息技术教育究竟怎样才能改变传统教学的弊端,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这是我们信息技术教师所面临的严峻课题。使信息技术课堂教学高效,在有限的时间的时间里,让学生有兴趣的学,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教师们在日常教学中努力实践着这一新的教学方式,但因各种不同的因素,在一些课堂教学中出现很多不良现象。从信息技术教师的角度上,如何通过自身努力来提高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关
【摘要】学生掌握知识的主要场所是课堂教学,没有课堂教学,学生难以学到知识。离开知识,能力就不能凭空形成。要学到知识,正如第师多惠所说,激励、唤醒、鼓舞。在教学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教学观念大转变,强调要以学生为主体,克服硬性灌输,包办代替等现象。打破旧的传统教学模式,做到师生互动,以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改革。  【关键词】知识;能力;传授;培养;人才;教学方法;师生互动      德国教育家第师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对新型人才的需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到曾经的教育方式对于人才的培养是相当不利的.因此近几年来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和学生们的上课方式也在进
【摘要】语文学科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由于语文学科的特点以及课程目标的要求,通过创设情境实现了语文知识与思想教育的统一。文章探讨了在语文教学中通过语言描绘,问题设疑,角色表演,使用多媒体以及通过实践活动等手段创设情境,使学生寓教于乐,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情感。  【关键词】 情境教学法; 问题情境; 角色表演 ;多媒体技术 ; 实践活动    情境教学法是实现素质教育的一种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