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间与血行性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来源 :中国医学创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che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CVC)留置时间与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CRBSI)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0年2月-2014年2月本院1086例使用过CVC的患者资料,分析CVC留置1~7 d、7~14 d、14~21 d、21~28 d和≥28 d几个不同时间段CRBSI的发病率,并对CRBSI患者不同年龄段、性别、CVC留置时间和CVC置管处皮肤细菌数做统计学分析。结果:1086例使用过CVC的患者中共发生了352例CRBSI,CVC留置1~7 d、7~14 d、14~21 d、21~28 d和≥28 d CRBSI的发病数分别为65例(5.98%)、69例(8.84%)、143例(13.17%)、198例(18.23%)和352例(32.41%)。CVC留置≤3 d比3~7 d CRBSI发病率有显著性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8 d比3~28 d CRBSI发病率也有显著性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另外患者年龄≥60岁、CVC经皮穿刺置管和CVC置管处皮肤细菌数≥100 CFU/10 cm2也是导致CRBSI的重要因素。结论:CVC留置的前3天和后28天是CRBSI发生的高峰时间,CRBSI的发生与患者年龄大和置管处皮肤细菌数多有关。
其他文献
本文根据档案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性,分析了档案规范化建设道路上存在的问题和阻碍,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的措施,以期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档案管理规范化建设。
目的:探讨Hedgehog信号通路分子Gli1、Hip、PDGFRα、Smo和Su(Fu)基因在食道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胸外科201
通过对一个住宅小区基础设计进行分析,介绍了灌注桩、预应力管桩、筏板基础在多层、高层建筑中使用的情况,比较了多层建筑中预应力管桩与平板式筏板基础、地下室中平板式筏形
某水电站地处西北高原寒冷地区,且位于高山峡谷之中,综合考虑坝址区地质地形条件、水文气象特征、水工枢纽建筑物特点、导流建筑物布置、主体工程施工等因素,采用隧洞导流、
在自然保护地体系建立的背景下探讨了风景名胜区的定位转变,认为其由于自然、文化资源的综合性特征成为自然保护地体系中的特色内容,并结合政策要求提出了具体整合策略。以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