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评价机制和探索

来源 :未来英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zhou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数学小组合作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积极构建科学有效地“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同时还要对课堂教学中“合作交流学习”进行积极探索和思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小组合作学习的功效,才能打造出高效课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合作学习:评价机制:思考与探索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积极构建科学有效地“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同时还要对课堂教学中“合作交流学习”进行积极探索和思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小组合作学习的功效,才能打造出高效课堂。
  一、坚持以“学生”为本,构建科学的评价机制
  小组合作学习中由于孩子们个体发展水平的差异,学习的结果一定会五彩缤纷。因此我们的评价应注重将孩子们的学习结果和适应孩子们发展水平的数学知识相结合,更应注重合作的过程,而不单单是结果,应围绕着孩子们如何提问,如何运用信息,如何有效推理,如何解决问题等进行有效评价,不仅要关注孩子们的学习成绩,更要挖掘孩子们多方面的潜能,了解他们发展中的需求,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和建立自信,充分发挥评价的指导功能,促使孩子们在原有的基础上进步与提高。例如:在讲授梯形的面积时,我在新课开始,让孩子们通过小组合作猜一猜如何推导梯形的面积公式,有的小组认为是“转化成三角形”,有的认为是“转化成长方形”、“平行四边形”。这时,我又追问:“各小组是如何推论出来的?”孩子们回答:“以前学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就是先把它们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所以我们觉得梯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也不例外。”对于孩子们的回答,我们当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我们的評价对孩子们来说,无疑是一种正能量,能激发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能使每个孩子都能得到有效的发展。要使小组合作评价落到实处,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1、评价原则坚持多鼓励、多表扬,使孩子们享受成功的快乐。对孩子们的长进和独到见解,我们要明察秋毫,及时进行表扬,让孩子们享受成功的快乐,我们要求小组成员不要过多地在意的评价结果,也不要以某次评价来否定孩子们的学习成绩,以免他们因一次失误而引起的评价失真,挫伤孩子们小组合作的积极性。
  2、评价内容重点化,使孩子们有效反思学习的得失。指导孩子们学会正确对待他人评价,同时还要学会自评,学会自我反思,认识他们的潜力区和不足之处。同时还要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标准,例如知识掌握、思想品德、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个人情感等。
  3、评价方法多样化,使孩子们全方面了解自己。传统的小组合作教学评价重结果而轻过程,重共性而轻个性。这种传统的小组合作教学评价方法是急功近利的表现,不利于调动每个小组成员的潜能。要改变单一落后的评价方法,就要实现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方法的多元化。我们的具体方法是:
  第一、关注结果更重视过程。新课标明确指出我们要关注孩子们课堂教学的参与程度、合作交流与情感价值观的培养,同时也要重视培养孩子们的数学思维。我们要有效采用“延时”评价的方法,就是说不要轻易、草率地评价孩子们的作业和发言,而是要适当延长时间,或二次反馈后再进行评价,这样有利于孩子们产生创新思维。
  例如,讲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时,我们不能一看到各小组说出结果就急于作出评价,而要看各小组是否经历了探索公式的推理过程。孩子们是运用了学具,还是画了图形等等,再做出科学有效的评价。这样有利于引导孩子们重视知识的探究过程,并积极地投身于探究创新之中。
  第二、关注共性更重视个性。由于孩子们的家庭背景和思维方式的不同,他们的学习基础、能力、性格等存在着很大差异。同样的评价,对于这个孩子是合适的,而对于另一个孩子可能是不合适的。因此,我们既要关注孩子们的共性,更要关注他们的个性差异,实行统一评价和差异评价相结合,并坚持以差异评价为主。
  评价是对孩子们的一种肯定,一种鼓励。因此,我们要对每一个孩子的实际水平与课堂上在小组中的表现作出深入观察和科学有效的评价,对表现较好的小组和小组组长都要进行及时表扬和鼓励,让孩子们充分体验小组合作的乐趣,充分享受小组合作带来的快乐。这样就会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也能为小组合作注入了新的催化剂。
  二、小组合作学习探索后的思考
  1、处理好独立学习和合作交流学习的关系。孩子们合作交流的主要目的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每一个孩子的发展,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因此,我们要处理好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要让孩子们先独立思考,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了初步想法后再进行合作探究,有效解决问题。这样就能够有效提高孩子们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2、处理好形式和目标的关系。任何课堂组织形式都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孩子们的全面发展也要通过这些教学组织形式来实现。我们的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们个性的全面发展。小组合作学习除了让孩子们掌握数学知识、培养学习能力外,还要培养孩子们探究创新能力、科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我们要培养小组成员建立一种平等、和谐、互助的关系,使他们对小组学习任务建立一种责任感,以保证小组合学习流于形式。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学方法,绝不是一种简单的教学形式,而是一个内部需要的过程。因此,只有有效地鼓励孩子们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每一个孩子解决问题的探究性和创造性才能得到最有效的发挥,这样的小组合作与交流学习才会更有实效、更有意义。
  总之,小学数学小组合作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积极构建科学有效地“小组合作学习”方法与评价机制;同时还要对课堂教学中“合作交流学习”进行积极探索与思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小组合作学习的功效,才能打造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其他文献
二○○三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以《没有字的故事》为书题,将良友图书印刷公司一九三三年出版的、比利时木刻画家麦绥莱勒(Frans Masereel,1889—1972)的三套木刻连环画重新翻印出版,并收入郁达夫、鲁迅、叶灵凤分别为这三套画所作的序。其实,一九三三年良友版的麦绥莱勒木刻画共有四册,分别由鲁迅、郁达夫、叶灵凤、赵家璧四人编译并作序。据参与者之一的叶灵凤事后回忆:“一九三三年夏,我在
目的 分析人性化护理在门诊输液室护理中应用的效果及满意度.方法 选择的研究对象均来自2018年11月~2020年11月期间我院门诊输液室中收治的患者88例,将其分成人性组和常规组,
在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至70年代的时间段,因为国家正处于脱贫阶段,将重点置于各种四化建设当中,以至于很多居住区只能拥有非常简单的硬件配置,包括自来水、暖气管道等,并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