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职高专文秘专业课堂构建中培养学生的发展性学力

来源 :考试·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z999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从更新观念、探索历程、基本模式三个方面谈谈在高职高专高职高专文秘专业课堂构建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发展性学力。
  【关键词】 课堂构建 学力 发展性学力 自我发展 主体意识
  【中图分类号】 G4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5(a)-0029-01
  “学力”在《现代汉语词典》中释为“在学问上达到的程度”,这一语义在教育界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它的丰富内涵。作为教育理论的基本概念,现在对它的理解可以说是多元化的,而在高职高专文秘专业教育中我认为钟启泉编著的《现代课程论》中的界定比较切合实际,他认为“学力”是以下几种要素的总体:A.兴趣、动机、态度;B.思维、判断、表达、技能;C.知识、理解。
  由此可见,在此意义上的“发展性学力”语义是:高职高专文秘专业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为了更好地适应迅速发展的新世纪所必须具备的自我发展的态度、能力和知识的三元结合。
  那么,在高职高专文秘专业课堂构建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发展性学力呢?
  1 更新观念
  在社会主义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知识更新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一名文秘人员的知识结构不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高职高专文秘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应该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这是培养发展性学力的前提。观念更新了,才会在学好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自觉地重视个性发展,强化自身的主体意识,重视发展兴趣爱好,充分发挥个体的潜能和价值,从而促进个性全面、自主地和谐发展。因而教师在高职高专文秘专业课堂构建中应积极引导学生主体不断向自身固有的观念挑战,冲破固有观念的束缚,实现观念上的革命性变革。
  2 探索历程
  2.1 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处理
  对教材已有知识经验进行有效的选择和重组是教材处理的实质。从宏观角度看,有两个因素制约着我们对教材的处理。一是科学标准,教材处理必须立足于教材本身、符合学科知识本身的固有逻辑和认识规律;二是价值标准,教材处理必须与高职高专文秘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并能熟练掌握现代文秘所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较快适应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能适应县级党政机关、中小型公司企事业单位、文化宣传部门及各类社会组织的需求,能从事文秘、公关、信息、宣传、营销、管理和服务等工作,具有较强职业能力的应用技能型专业人才)相结合。为了使教学达到预期目标,就应将两大标准有机地结合起来,就《秘书思维训练》这门课程而言,老一辈研究者给我们留下了浩瀚如海的成果,而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因而教师应将教材中的知识经验进行合理有序的处理,把知识系统化,创设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学习领域课程方案并将文秘工作与文秘思维的经典案例融入其中,使学生在掌握一定知识的同时,也能感悟和体验到各种思维方法在文秘工作中的运用,使教学具有了个体的发展价值。
  2.2 转变教学方法
  从我国传统的教育方式看,教师往往习惯于我讲你听、我写你记的模式,认为这样的课堂构建省时省力,课堂教学进展顺利。而这样的教学模式往往使学生逐渐养成一种闭合保守的被动式思维习惯,束缚了学生的思想,弱化了学生独立思考和敢于质疑的意识,限制了学生潜在思维积极性的发挥,对于培养学生的发展性学力是十分不利的。
  因此,教师在课堂构建中应该注意转变教学方法。就《秘书思维训练》这门课程的课堂构建而言,笔者采用得最多的是启发式教学,让学生探索性地学。首先,要根据所教学科内容的特点,预设好课堂提问,启发和引导学生全方位、多角度思考问题。其次,通过举一反三等方法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和技能,并逐渐引导学生利用发散思维通过学术研讨等方式从多角度切入问题。使学生在课堂上得到的知识能力富于张力,为今后的自我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 基本模式
  3.1 拓宽课堂空间
  每个学生都是在一个个具体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这些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极其深远。尤其是对职业院校的学生,教师的思想倾向、言行举止、课堂构建的方式等都会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给他们将来的职业生涯造成很大的影响。因而教师在课堂构建中应注重拓宽课堂空间,使学生感受到课堂上有其发挥自己潜能的广阔天地,令其个性在课堂上得到充分发展,从而达到预期目标。
  3.2 缩短心理距离
  常年以来,传统的课堂构建模式给学生一种距离感,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都存在距离隔阂,这就使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绪长期处于低落状态。可见,只有缩短三者之间的心理距离,才能促使学生以最佳状态主动投入、参与到教学中去,从而最终获得主动发展。因此,教师应以“一切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为总体要求,引导学生共同组织和参与教学,师生之间交流合作的机会多了,其间双方有了更多的投入,从而形成一种融洽的教学相长的合力。
  3.3 强化主体意识
  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他们通过不断超越自己而取得进步。主体意识强的学生每当实现了个体的理想状态,就会重新选择奋斗目标,开始走上新的奋斗历程。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不断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逐渐形成以发展的眼光看世界的同时也以发展的眼光看自己,不断地超越自我,不断地向自己提出挑战,从而使学生处于永不满足的状态,促使学生不断进取。
  3.4 融合学术信息
  在高职高专文秘专业课堂中,教师应充分展现高职高专文秘专业课堂构建的特点,将高职高专已有的灵活性和大专的学术性结合起来,融合高职高专课堂的重技能特长培养和大专课堂的大容量学术信息,取长补短,使高职高专文秘专业课堂的教学真正符合新世纪对高职高专发展性人才培养的需要。
  总之,在高职高专文秘专业课堂的构建中,教师应突出高职高专文秘专业课堂构建的特色,不断引导学生更新观念,为学生拓宽课堂空间,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全面发展学生的个性,为培养其发展性学力创设自由轻松的课堂氛围。
  参考文献
  [1] 《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商务印书馆,1998.
  [2] 钟启泉《现代课程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其他文献
一、引言当前,化学科学研究正处在从描述性向推理性,从宏观向微观,从定性到定量急剧转化的变革之中。在此过程中,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化学与数学、物理学、生物学等学科之间的
目的:分析维生素A应用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防治中的临床效果,并探究患儿免疫抗体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4月接受治疗的198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本次研究
【摘要】 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学校的德智体美劳等各育中,应以德育为先。新时期,面对90后中职学生所表现出的自身特质对德育工作的开展所提出的挑战,要求教师在认真分析、思考学生特点的基础上,探索出一条适应新形势、新对象的有效的德育路径。  【关键词】 90后中职学生 德育 理解 平等 共享  【中图分类号】 G4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目的:研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0年1月到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应用呼吸机患者130例,根据是否合并肺炎鲍氏不动杆菌感染将患者分为研究组
漳州新三和管桩有限公司创办于2002年,2002年3月开工建设,2003年4月投产。公司坐落于台商投资区角美镇锦宅村,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总投资2亿元,占地163亩,总建筑面积10372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的执行功能问题的发生状况,分析睡眠问题与儿童执行功能的关系。方法于2014年5月-2015年6月期间,对就读于马鞍山市91所幼儿园12 363名3~5岁学龄前儿童进行
陈旧性心肌梗塞心血池显像的左心功能参数测定及评价川玲,田嘉禾,刘宏彬,汪允干应用99mTc门电路心血池显像(MGBP)及定量方法,测定了70例陈旧性心肌梗塞(OMI)的心功能参数,并对其间关系进行评价.正常对
镇江市金西水厂在升级改造过程中先后发生渡槽后阶的快滤池进水渠道水毁和普通快滤池各滤池的流量分配不均的问题,对其成因进行水力学分析认为,后阶跌水消能形成的水流冲刷是
对3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进行心肌灌注断层显像的定位和定量分析,并与ECG的定位和定量分析进行对比.对靶心图存在的缩小和扩大病灶因素用左室模型进行校正后.靶心图所测梗塞面积百分比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单纯是让他们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掌握学习的方法和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主体参与模式是在现代教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