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和实施最基本的组成元素,是课程呈现的基石。如何合理高效的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对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是一个必须解决的基础问题。只有将所有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进行深入的探究和开发,才能真正的将城乡结合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补充的更为完善。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中国分类号】G420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所有课程设计及实施都是建立在课程资源的基础之上,而课程资源则指的是学校的课程设计和实施的条件总和。如何合理高效的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对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是一个必须解决的基础问题。总而言之,只有将所有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进行深入的探究和开发,才能真正的将城乡结合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补充的更为完善。
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类型与特点
课程资源即使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媒介,也是课程传播知识信息的载体。只有对多样化的课程资源进行合理的分类,才能更好的为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提供框架。
(一)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类型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基于自身经验并与生活和社会紧密相连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统称为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能够体现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表达和自主实践的能力。基于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及特点,我们将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获取途径分成三种:校内、校外及网络。
1、校内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应该先着眼于校内资源。校内的实验室、图书馆包括专用教室等,都是属于校内的课程资源。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可以从各个方面进行开展,从文艺演出、社团活动到体育比赛、典礼仪式等等,都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最佳方式,这些实践方式可以使学生在社会交往的适应过程中,掌握到更多元化的知识,养成健全的人格。
2、校外课程资源
校外课程资源可以对校内没有的资源进行补充完善,如何充分的利用和开发是活动实施的关键。校外课程资源的范围极为广泛,从学生家庭社区、科技馆、博物馆乃至工厂、农村都是学校课程资源获取的有效途径。文物古迹、风景名胜等也都属于校外的课程资源。充分的利用校外课程资源可以使得学生获取更多书本上所没有的的知识,也能让学生对于校外的环境得到更好的理解。
例如,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生活,了解社会,可以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适当开展研究的课题,如“如何避免废旧电池污染我们的环境”、“校园污染现状调查与解决方法”、“我市自行车违章情况与对策”、“压岁钱怎样用的更有意义”等等。开展课堂研究需要遵循这样的步骤:即提出问题——分析研究意义——收集课题材料——整理材料,写出结论——提出建议——形成小论文。
3、网络课程资源
在当今社会互联网发展急速的情况下,从网络上获取学习知识已经是不再是小众的学习途径了。网络课程资源也是时间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数据库的强大已经被众人所熟知,网络信息资源智能化、容量大等多种特点,使得现今许多条件较好的学校都配置了专门的网络自习室。网络资源的获取是其他课程资源所不能代替的,它对教学效果提高和教学规模的扩大有着极为关键耳钉作用。信息化课程的资源开发利用已经走上正轨,是目前最具有潜力的资源类型。
例如,为了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可以引导学生们通过互联网了解长江、黄河某流域的污染情况,通过大量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们认识到环保迫在眉睫,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了解环保的重要性,也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和要求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内容应该遵循着一定的要求和原则,其中包括课程内容的目标选择和实施过程等。
(一)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
1. 整合性原则
学生的生活并不仅仅只有两点一线,而是和成年人一样由社会、自然和个人等要素构成,这些要素相互交融。学生通过对世界的不断探究和对综合知识的获取形成了自身的个性发展,所以综合实践的探究应该利于学生自身健全的性格发展之上。
2. 针对性原则
综合实践的活动课程与其他课程不相同,综合实践活动是由国家等地区共同管理的特色课程,课程内容会根据不同地区的学生而改变,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也会有各种差异,主题不同内容也不同,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都具有一定的针对性。
(二)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基本要求
1. 依据课程目标
教师开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只有确立了课程目标,才能不让课程资源的开发出现随意性和盲目性。相同的课程目标具有多重的资源可以利用,这些资源需要进行筛选整合,才能更有针对性和典型性。教师授课的目标应该选择适合学生身心发展,吸引学生和成本合理的实践活动课程,这样的实践活动才能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良性的影响。课程资源从另一个方面而言也应该巨头多元化的价值,这点也是根据课程目标改变而进行挑选的。
2. 拓展资源范畴
教师可以根据实践活动所需的教育内容,对丰富的课程资源进行挑选。在开发课程资源的时候,需要根据课程对象和授课内容及内容范围和呈现方式进行挑选。从横向角度而言,拓展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能够开拓学生视野、发散学生的思维,从而让学生理解更多的内容,同时还能根据课程的呈现方式,使学生从其中探究到规律,掌握有实物的发展规律,实现具体实物抽象化的升华。从纵向角度而言,深入挖掘综合实践的课程资源才能揭示课程的深刻内涵,实现由表及里的探讨,是学生对知识有更为深入的体会。
三、总结
设计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宗旨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命运、社会问题、环境问题,关注社会需要并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服务于社会;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社会责任感,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需要、科技进步、学生生活以及社会生活的联系,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开发与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参考文献:
[1]吴刚平.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全球教育展望,2001,( 8) .
[2]范蔚.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J].教育科学研究,2002,(3).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中国分类号】G420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所有课程设计及实施都是建立在课程资源的基础之上,而课程资源则指的是学校的课程设计和实施的条件总和。如何合理高效的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对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是一个必须解决的基础问题。总而言之,只有将所有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进行深入的探究和开发,才能真正的将城乡结合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补充的更为完善。
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类型与特点
课程资源即使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媒介,也是课程传播知识信息的载体。只有对多样化的课程资源进行合理的分类,才能更好的为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提供框架。
(一)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类型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基于自身经验并与生活和社会紧密相连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统称为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能够体现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表达和自主实践的能力。基于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及特点,我们将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获取途径分成三种:校内、校外及网络。
1、校内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应该先着眼于校内资源。校内的实验室、图书馆包括专用教室等,都是属于校内的课程资源。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可以从各个方面进行开展,从文艺演出、社团活动到体育比赛、典礼仪式等等,都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最佳方式,这些实践方式可以使学生在社会交往的适应过程中,掌握到更多元化的知识,养成健全的人格。
2、校外课程资源
校外课程资源可以对校内没有的资源进行补充完善,如何充分的利用和开发是活动实施的关键。校外课程资源的范围极为广泛,从学生家庭社区、科技馆、博物馆乃至工厂、农村都是学校课程资源获取的有效途径。文物古迹、风景名胜等也都属于校外的课程资源。充分的利用校外课程资源可以使得学生获取更多书本上所没有的的知识,也能让学生对于校外的环境得到更好的理解。
例如,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生活,了解社会,可以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适当开展研究的课题,如“如何避免废旧电池污染我们的环境”、“校园污染现状调查与解决方法”、“我市自行车违章情况与对策”、“压岁钱怎样用的更有意义”等等。开展课堂研究需要遵循这样的步骤:即提出问题——分析研究意义——收集课题材料——整理材料,写出结论——提出建议——形成小论文。
3、网络课程资源
在当今社会互联网发展急速的情况下,从网络上获取学习知识已经是不再是小众的学习途径了。网络课程资源也是时间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数据库的强大已经被众人所熟知,网络信息资源智能化、容量大等多种特点,使得现今许多条件较好的学校都配置了专门的网络自习室。网络资源的获取是其他课程资源所不能代替的,它对教学效果提高和教学规模的扩大有着极为关键耳钉作用。信息化课程的资源开发利用已经走上正轨,是目前最具有潜力的资源类型。
例如,为了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可以引导学生们通过互联网了解长江、黄河某流域的污染情况,通过大量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们认识到环保迫在眉睫,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了解环保的重要性,也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和要求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内容应该遵循着一定的要求和原则,其中包括课程内容的目标选择和实施过程等。
(一)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
1. 整合性原则
学生的生活并不仅仅只有两点一线,而是和成年人一样由社会、自然和个人等要素构成,这些要素相互交融。学生通过对世界的不断探究和对综合知识的获取形成了自身的个性发展,所以综合实践的探究应该利于学生自身健全的性格发展之上。
2. 针对性原则
综合实践的活动课程与其他课程不相同,综合实践活动是由国家等地区共同管理的特色课程,课程内容会根据不同地区的学生而改变,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也会有各种差异,主题不同内容也不同,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都具有一定的针对性。
(二)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基本要求
1. 依据课程目标
教师开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只有确立了课程目标,才能不让课程资源的开发出现随意性和盲目性。相同的课程目标具有多重的资源可以利用,这些资源需要进行筛选整合,才能更有针对性和典型性。教师授课的目标应该选择适合学生身心发展,吸引学生和成本合理的实践活动课程,这样的实践活动才能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良性的影响。课程资源从另一个方面而言也应该巨头多元化的价值,这点也是根据课程目标改变而进行挑选的。
2. 拓展资源范畴
教师可以根据实践活动所需的教育内容,对丰富的课程资源进行挑选。在开发课程资源的时候,需要根据课程对象和授课内容及内容范围和呈现方式进行挑选。从横向角度而言,拓展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能够开拓学生视野、发散学生的思维,从而让学生理解更多的内容,同时还能根据课程的呈现方式,使学生从其中探究到规律,掌握有实物的发展规律,实现具体实物抽象化的升华。从纵向角度而言,深入挖掘综合实践的课程资源才能揭示课程的深刻内涵,实现由表及里的探讨,是学生对知识有更为深入的体会。
三、总结
设计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宗旨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命运、社会问题、环境问题,关注社会需要并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服务于社会;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社会责任感,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需要、科技进步、学生生活以及社会生活的联系,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开发与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参考文献:
[1]吴刚平.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全球教育展望,2001,( 8) .
[2]范蔚.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J].教育科学研究,2002,(3).